《Excel综合运用》教学案例
2011-12-29李晓梅薛馨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12期
《Excel综合运用》是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7单元《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内容。本课主要复习Excel软件的基础知识、公式、部分函数的应用和图表的制作,引导学生综合、灵活运用Excel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全面掌握Excel基础知识、学会数据处理;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函数处理实际问题;学会通过图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竞赛、自主探究,能在自主探索中思考发现、归纳总结,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自身消费数据的处理,在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中感悟生活、感恩父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Excel公式、函数,学会图表分析。
难点:函数的灵活应用。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完Office办公软件,具备了较好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养成了在任务驱动和合作探究教学方法下学习的习惯,具备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为他们学习本节课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教师展示某学生消费的小动画,让学生观察思考画面里的学生遇到了什么问题、该怎样解决。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
设计意图:Excel是初中阶段信息技术学习的重点、难点内容,但对学生而言,Excel比较枯燥和难以理解。以一段学生喜爱的动画开场,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引出学习内容。
2.寓教于乐激情高效
教师宣布竞赛规则:每组基础分10分;回答正确加10分;思考时间20秒;答题期间小组成员可以补充,但修改机会只有一次,如不正确,其他小组可抢答。
(1)教师宣布竞赛题,共6题,每题10分(如图1)。

设计意图:把竞赛搬进课堂,寓教于乐,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Excel软件的优势,实现在线图形化显示成绩,增强竞赛成绩的直观性。为增加游戏的真实性和刺激性,教师还设计了倒计时20秒的嵌入式动画计时器,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3.任务驱动启发引导
(1)教师布置4个任务,难度依次增加,学生要综合运用公式、函数进行计算和统计。难度较大的任务图形下面隐藏着提示,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完成后可通过成绩工作表实时查看成绩。
(2)教师利用Excel图表统计得分情况,表扬胜出的小组,鼓励落后的小组。
(3)学生填写本节课的自评和互评表(如图3)。

设计意图:设置循序渐进的任务,引导学生在探索中进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能力不同,所以特别注意设置了分层次任务,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收获和成功的喜悦。
4.分享感受 评价反馈
(1)教师布置第5个任务(如图4)。
(2)学生分析图表、谈感受。学生的切身感悟和充满纯真的话语令听者动情。教师适时启发,调动学生情绪。
(3)教师展示《学生综合运用成绩在线汇总表》(如图5)、《学生评价在线汇总表》(如图6),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评、互评情况。

设计意图:本课前4项任务仅仅是计算数据,学生体会不到其用途。任务五即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自己绘制的图表,体验父母的关爱,心存感恩之情,真切地牵动了学生的情感,有效地落实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整节课得到了升华。充分利用Excel软件强大的VB编译功能,使评价渗透到每一个环节,自评、他评、师评不再流于形式。根据学情反馈及时查漏补缺,答疑解惑,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5.思维导学 提纲挈领
教师展示“单元学习思维导图”(如图7),引导学生梳理知识,掌握复习技巧,总结、回顾本课内容。
设计意图: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使学生在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提高学习效率。利用E xcel软件中的“组织结构图”,制作成思维导图并将其植入课堂,使学生对Excel软件产生更大的兴趣。

6.温故知新 创新实践
复习排序与筛选等本节课没有复习到的知识,并让学生设计一个月的消费计划表。
教学反思
对这节课的前期准备,教师付出了大量心血,技术含量较高。课堂设计巧妙,节奏有张有弛。虽然课堂容量较大,知识点多,重、难点多,但整个教学过程较流畅,任务创设较成功,反馈手段恰当,评价模式新颖。从最后任务的完成情况看,学生掌握了基本操作,解决了重、难点问题,且进行了合作、沟通,具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生自评、互评的情况看,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比较满意,都有所收获。从对图表的理解来看,学生懂得了教师的良苦用心。虽然本课教学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但也有美中不足之处。一是本课的竞赛环节,虽然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了思考,但是敢举手发言的不多;二是内容多,时间紧,一旦出现突发问题,就可能造成后面的环节无法顺利进行。教师在设计的时候应综合考虑课时、知识点以及课堂的完整性等因素。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市电化教育馆
山东青岛市第二十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