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性作业: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节点

2011-12-29高建君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12期

  作业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巩固、拓展知识与技能的主要手段,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获取学生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的重要途径。发展性作业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作业的主体,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能动的、创造性的作业活动中获得发展。
  信息技术作业主要以课堂上机作业为主,因而,设计有效的发展性作业,让学生利用电脑主动地、认真地完成作业,并获得信息素养的提升,对于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作业设计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1.作业内容以模仿操作为主
  课堂上,教师示范操作后,留给学生的作业往往是模仿、再现教师的操作。这种作业不仅是“定向”的,还是“定过程”的。学生做什么、怎么做都被事先规定好了。一道题目有无其他操作方法、这种操作与前面所学的操作有何联系、解决这个问题的操作方法还可迁移到哪些新问题的解决中……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并没有给学生提供思考的平台,学生对作业缺乏探索、创新的兴趣和动力,容易产生消极心态。
  2.作业目的以训练技能为主
  在教学中,比较多的作业是制作作品,且一般每节课只能完成作品的某一部分,如小报的某一部分、网页中的某一页、某种类型动画的片段等,这些作业多以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为主,教师忽视了巩固学科概念或原理的作业设计,忽视了对学生信息决策能力的培养。
  3.作业反馈以报告成绩为主
  教师调阅学生作业后,只给学生打一个分数,甚至仅记录一下作业有无上交。至于作业中,对或好在哪里,错或劣在哪里,如何改进,学生都不是很清楚。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缺少方向感和目的性。
  发展性作业的功能
  学习的本质实际上是学生与外界的交互行为以及学生内部的认知加工过程。作业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技能的巩固、体验的内化、能力的增强。其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巩固功能
  促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
  发展功能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操作能力等。
  反馈功能
  反馈教与学的效果,进一步明确学习方向。除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复习所学的知识以外,发展性作业还要发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功能。
  “做中学”功能
  信息技术作业需要在电脑上完成,是典型的“做中学”。学生仅仅记得概念、术语,是完成不了作业的。
  “自主学习”功能学会利用信息手段独立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是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有机会利用各种自主学习的模式与策略,如“帮助”信息、学件资源等,进行真正的自主学习。
  “自我反馈”功能
  传统作业的信息反馈必须等到教师批改完作业才能实现。信息技术作业则可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使学生在完成某些作业时实现自我反馈,及时调整学习方向。
  发展性作业的案例研究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以技术工具的学习为主,但不是对工具的机械操作和简单模仿。信息技术活动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的体验、理解、决策、评价等认知活动为基础,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根据作业对学生发展所起的作用,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
  1.理解概念型作业
  发展性作业注重引导学生对概念和原理的深入理解,即不仅仅停留在对课本中概念和原理的字面理解上,更强调理解概念和原理后学生形成的信息能力。
  作业示例1:从树木年轮的图片中获得信息
  设计意图:课本上给出的“信息”概念为“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核心概念,教师引导学生从刚开始根据圈数获取树木的年龄,到获取更多的信息,如根据树叶的疏密情况确定南北方向、能分析出每圈年轮所对应年份的气候特点、能辨别树种等。甚至有学生还谈到:“如果把自己比做一棵小树,那么要长成这样的参天大树还需要经历风雨、战胜困难”。这无疑是学生挖掘出了更深层次的信息。
  通过这项作业,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再也不会停留在满足于获取“今天的温度是多少”这个层面上了。作业给学生的启示是:获取信息的多少与自身敏锐的观察力和知识水平有关,我们不缺乏信息,我们缺乏的是发现信息的眼睛,我们缺乏的是获取信息的能力,而这正是信息素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素养。
  作业示例2:辨别图片类型
  
  
  教师给出两张足球图片,一张为矢量图,一张为位图,让学生归纳它们各自的特点。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在了解矢量图和位图的概念后,能否想到通过拉伸图片来观察图片的变化,真正掌握两类图形的概念和特点。
  作业示例3:执行病毒文件
  让每位学生运行教师提供的病毒文件。
  设计意图:教师以往在教学中只是阐述病毒的概念、特点,学生并无切身体会。这项作业是利用学生电脑系统具备还原性的特点,让学生执行若干个小病毒文件,观察病毒发作后的现象,如“文件夹被隐藏”、“文件自我复制”、“ExE文件被伪装成Excel图标”等,这种体验是真实的、深刻的,提升了学生辨别信息的能力。
  2.巩固技能型作业
  发展性作业注重考查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技能去解决问题。
  作业示例4:学会使用看图软件ACDSee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能否熟练地通过旋转图形、调整亮度和对比度、缩放等操作解决问题。这项作业不仅考查了学生的操作技能,更考查了学生应用技能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作业示例5:当回小编辑
  教师提供一篇Word文档,请学生修改、调整,达到最佳编排效果。最后由教师组织互评。
  设计意图:很显然,这是一道开放式作业题。它能照顾到学生的水平差异,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产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情绪。这项作业表面上是让学生评价已有word文档的排版水平,实际上是综合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word文档编辑水平。每位学生在全面分析教师所提供文稿的基础上,既要能提出编辑修改意见,又要能实施编排技能,包括修改错别字,改变字体、字号、字色,调整字距、行距,调整页面设置,增加修饰内容等。最后,教师组织作业的互评,为学生提供互相启发、开拓眼界的平台,真正提高每位学生的文档编辑水平和文档审美水平。
  作业示例6:小组合作完成配乐录音作品
  要求:(1)小组成员共同商定作品的主题、风格。(2)确立每位组员承担的作品内容。(3)组内的每位组员先自行研究“Goldwave”的操作,完成自己所承担内容的录音、编辑,并存成声音文件。(4)组长合并每位组员的录音,并对合并后的声音进行编辑加工。(5)小组成员共同选取合适的背景音乐文件,并进行片段截取或音量等的调整。(6)将背景音乐与录音进行混音,并对作品再次编辑调整。(7)在全班播放各组的作品,请学生从技术应用和效果两方面给出评价。
  设计意图:我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组,每组4-5人。把作业设计成小组合作的形式,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考查学生获取和加工声音的各项技能,包括录音、合并、剪辑、混音、特效等。在全班交流评比环节,有的小组是配乐诗朗诵,有的小组是新年祝福“串串烧”,有的小组是歌曲连唱,有的小组是母亲节的问候,有的小组是世博园的场馆导游……大家对各组的作品进行技术应用和效果评价。
  3.参与决策型作业
  发展性作业注重提升学生的决策能力。决策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一种行为,是决策者在把握、整理和鉴别信息后,进行选择、判断、推理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这类作业是借助虚拟平台设计的创新应用型作业,让学生担当决策者,决策对象是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虚拟平台能有效拓展课堂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模拟真实的体验环境,能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真实的环境中解决问题。
  作业示例7:组装电脑
  登录“中国数字科技馆”,在“电脑组装科学体验区”中体验电脑组装的过程。
  设计意图:组装电脑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决策活动。学校还不具备让每位学生都亲手组装电脑的条件。通过网站提供的智能平台,学生既认识了各种硬件,又在虚拟环境中学习了正确装机的方法。当遇到困难时,学生还能及时得到网页上的帮助信息。更有利的是,虚拟平台能对学生的装机过程现场打分,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竞争性。教师对装机得到满分的学生提出表扬,并请他们谈装机中的注意事项,如“内存条的方向性”、“CPU的针脚方向”等。没有拿到满分的学生可以重装一次,这样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作业示例8:选配电脑
  登录“虚拟自助装机平台”(http://mydiy.peonline.com.cn)。要求:(1)先查阅主要配件的性能与价格,做到心中有数。(2)查阅专家对已有方案的点评,对相关配件的性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为自己下一步的选择做好准备。(3)利用网页提供的空白方案表,选择电脑配件。(4)检查方案,调整完善,并简要阐述自己的选配理由。
  设计意图:选配电脑是在明确配机目的、熟悉配件性能、了解最新行情的基础上的决策活动。电脑配件的行情每天都在变化,专业网站提供了新鲜而及时的教学资源,既弥补了教师在这方面专业知识的不足,又让学生在真实市场行情下设计选机方案。在阐述理由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关注配机的目的和性能。
  4.过程自主评价型作业
  发展性作业注重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反馈信息主要是通过评价发出的,评价不是为了给学生分等级、贴标签,而是力求和教学水乳交融。
  作业示例9:自动生成成绩单
  
  Excel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作业,都采取由学生按不同任务的评价标准打出过程自评分(如右图),最后自动生成“今天的成绩”总评成绩单的方式。成绩单是在采集了各个任务自评分的基础上自动算出总分的,同时Excel根据总分自动给出评语,包括“很棒,继续保持”、“争取更好”、“再加把油”等。
  设计意图:将Excel既作为学习的内容,又作为完成作业的平台。在作业中明确提出作业要求和评分标准,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利用Excel自动计算数据的功能,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及时给出总得分和评语,让学生及时得到个性化的成绩单。
  作业示例10:期末学习态度自评
  设计意图: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习质量的保证。让学生通过作业自我评价一个学期中的“课堂情况”和“作业情况”,有利于督促学生今后更认真地投入学习。
  发展性作业的设计原则
  发展性作业的设计原则应立足于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作业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多维目标整合原则。发展性作业的设计应体现多维目标的整合。任何一个维度目标的缺失,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发展。但这并不是说教师设计的每一次作业都必须包含多维目标的整合,而是应从整体和长远上把握多维目标的整合。
  预设与生成相融合的原则。有些作业属于封闭性的,学生只需模仿教师的操作或按教师给出的步骤完成。完成作业的过程会显得机械化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挑战。应该说,预设对作业会有一个引导作用,但要给学生完成作业留有生成的空间,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在设计作业时,应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为学生搭建创造性生成的平台。
  学以致用的原则。通过作业,能帮助学生掌握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并逐渐积累必要的技术应用经验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经验。学以致用既是信息技术学科应用性特征的体现,也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价值所在。因此,作业的设计要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中的“用”相结合,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资源,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真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发展性作业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节点。抓住了这个节点,教师就能在作业中更好地落实课程目标,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性作业不仅是课程的需要,更是学生获得快乐和成功的需要。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十三中科利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