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绘就朝阳区教育信息化发展蓝图
2011-12-29本刊编辑部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12期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第一年。立足过往成绩,北京市朝阳区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上将会有哪些整体谋划和部署安排?未来五年朝阳教育信息化将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和格局?
带着这些问题,本刊编辑部的编辑们走进朝阳区现代教育技术信息网络中心,与中心的各位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和交流。以下文字根据现场座谈内容整理而成。
本刊编辑部:很高兴责中心能接受本刊采访。进入“十二五”后,人们都在热议规划。我们不妨就从规划谈起吧。据了解,《朝阳区教育信息化五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即将出台。可以预料,这必将掀起朝阳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新一轮高潮,令人期待。现在能否透露一下《规划》中朝阳区教育信息化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内容呢?
朝阳区教育信息网络中心:是的,《规划》即将正式发布。我们很愿意在这个时刻跟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对《规划》的一些系统思考。《规划》的总体目标是:紧紧围绕朝阳区教育“三化、四区、一体系”的整体发展战略,以全面落实国家《纲要》的总体部署为核心,以推动科教结合为重点,以“统筹规划、分布实施、多方参与、协调发展、示范引导、绩效导向”为工作原则,加强顶层设计,狠抓工作落实。到2015年,完成朝阳教育城域网优化和升级改造;建设朝阳教育第二机房、朝阳教育应急指挥系统等基础设施,实现示范校无线网络全覆盖、朝阳教育安防监控系统全覆盖;建设完成朝阳教育应用整合平台系统(包括教育门户、教育政务协作平台、教师发展平台、学生成长平台等)、跨区域校际协作系统;持续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和朝阳教育应用“星火计划”支持项目;建设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博物馆,丰富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建立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和教育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建成网络全覆盖、安防监控全覆盖、资源全覆盖和服务全覆盖的朝阳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力争使朝阳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为保证《规划》的落实,我们从优质、均衡、特色和保障等方面,确立了十大信息化发展重点项目。分别是:全面推进朝阳教育专网建设工程、加速朝阳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和应用、朝阳教育城域网优化与升级改造工程、建设区域教育应急指挥系统、加速普及学校数字化校园应用、持续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星火计划、实现教委机关信息化建设、尝试推动数字图书馆及数字博物馆建设、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工程、教育安防监控系统全覆盖工程。
本刊编辑部:《规划》的目标听起来让人非常振奋,它为朝阳教育信息化未来五年的发展绘制了一幅宏伟蓝图。那么,朝阳区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做出这一整体规划的呢?
朝阳区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十二五”期间,朝阳区“新四区”建设总体目标和朝阳教育“均衡化、品牌化、特色化”的发展新需求为朝阳教育信息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教育信息化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朝阳教育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定位相适应。教育信息化作为朝阳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辅助手段,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第二,教育教学改革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严峻挑战。尤其目前网络教研和课程整合等已成为朝阳教育、教学和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对教育信息化提出的新要求,需深入研究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和实现手段,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加快转变传统教育模式。
第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远程教育手段,为师资力量较弱的地区提供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和优质的课程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才能在短期内显著提高我区的教育公平程度。
第四,电子政务成为建设服务型教育行政的重要形式。电子政务能够为社会提供高效率的信息平台,推进教育管理现代化,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信息与公众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五,终身教育和个性化学习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目标。要满足社会的这一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便捷的学习环境,必须借助信息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完成知识的传播与辐射。这也是朝阳区打造“世界城市的试验区”的必然要求。
本刊编辑部:朝阳区“十一五”期间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上的探索,为未来五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奠定了哪些基础?
朝阳区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回顾朝阳区“十一五”期间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应该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先后实施的朝阳教育城域网工程、教育安防监控建设工程、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教育应用整合平台建设工程,使朝阳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信息资源初具规模,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从“解决有无”、“普及覆盖”进入“性能提升”阶段。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现已全部完成校园网建设。2007年就建成了910千米的朝阳教育城域网,接入该网的教育教学单位达350多个,学校接入带宽45M,高标准完成了“校校通”工程。2008年,又建成覆盖全区各学校的朝阳教育安防监控系统,能同时满足区教委和区公安分局对重大事件的指挥保障,并向全区所有教育单位提供无差别的服务接入、远程技术支持、定期巡检和应急抢修等服务。
在教育资源建设方面,从教育资源的“有无”、“能用”向“好用”方向发展。我区陆续建成朝阳区教师研修网、课程网、科研网、教研网、教育资源网,实现了网上教研和网上师训,促进了全区教师的工作交流、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我区还形成了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创新机制,构建了与市级教育资源共享交换、区内精品教育资源共享和学校优质校本资源推送的良性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资源的使用效益,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在教育信息化应用方面,已从“单个应用建设”发展到应用整合的“互联互通”。我区以数字化校园试点建设和星火计划应用推广等为切入点,开展基层信息化应用及推广。现已建成3 2所数字化校园,星火计划项目支持了80多所学校近百个信息化应用项目,促进了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2010年,我区又启动教育应用系统整合建设项目,整合全区教育核心应用系统的信息资源,为管理与决策服务。
在队伍建设上,通过专家引领、反思教学、经验交流、专题培训等途径,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反思与评价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并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网管教师队伍。在标准化建设上,逐步建立起具有我区特色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对信息化建设起到良好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目前,朝阳教育信息化正紧随朝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迈向“流程再造”的发展新阶段。
本刊编辑部:朝阳教育信息化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什么?
朝阳区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第一,现有信息化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教育信息化应用需求。随着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的上线推广,在远程教学、远程教研、远程视频会议、远程视频点播、教育安防监控系统等方面的大流量多媒体应用需求不断提升,当前的朝阳教育城域网从带宽上已不能满足这~需求;朝阳区教育核心机房现有空间和设计容量难以承担不断增长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数字化校园推广过程中,学校师生对覆盖全校的无线网络需求日益强烈。
第二,教育资源的建设、共享与深化应用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名校和薄弱校在教育资源的建设、共享和交换上仍待加强。信息化手段对优质教育资源校际流动和共享的支撑能力并未得到有效体现。区域内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虚拟实验室等优质教育资源内容有待丰富。
第三,全面有效的评价机制亟待建设。目前的信息化评价指标主要关注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师生的基本应用程度,在信息化应用水平与效益等方面的评价上缺少指标。缺乏科学的教育信息化评价与激励机制,教育信息化评估尚未纳入督导范围,尚未将信息化能力和成绩纳入学校各级领导的绩效评估指标,部分学校领导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需进一步加强。
第四,网管教师队伍兼职、流动现象严重。网管教师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要素,由于缺乏合适的编制与评价标准,网管教师目前地位低、负担重,兼职、离岗现象严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校园网络与应用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阻碍了教育信息化在应用融合与深化提高方面的提升。
本刊编辑部:在《规划》的十大信息化发展重点项目中,我们注意到有些项目,如数字化校园、星火计划等已经做出了特色。尤其是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朝阳区一直走在北京市的前面,起到了引领的作用。我们很感兴趣的是,这些项目延续到“十二五”后,工作侧重点将发生哪些变化?
朝阳区教育信息网络中心:是的。数字化校园依旧是未来五年朝阳区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内容。它代表了我国校园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对于数字化校园应用,我们所用的关键词是“加速普及”。目标是到2015年底,在全区建成100所数字化校园,其中窗口示范校10所,推广校90所,基本形成覆盖全区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增进学校与社会、家长的沟通,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对于星火计划项目,我们使用的关键词是“持续推进”。星火计划将从支持单一学校信息化应用向支持信息化成果在学区整体联动和协作发展,从信息化应用建设向科研课题发展,从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向教育资源应用推广发展。将通过推广项目、申报项目、课题项目三种支持形式相结合,有力推进朝阳区特色信息化应用的试点与推广,促进优质资源的引入,从而推动朝阳教育均衡化、优质化、特色化发展。
本刊编辑部:除了上述项目,十大重点项目中还有2个项目是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将它们列为重点项目主要基于怎样的考虑,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朝阳区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前面已经提到,朝阳区目前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教育信息化应用需求。为此,我们将在未来五年启动朝阳教育城域网优化与升级改造工程,包括设备升级和带宽扩容,建设完成后所有普通学校100M带宽、示范校和其他重点单位500M带宽接入教育城域网,以利于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
为满足师生随时随地的上网需求,促进数字化校园在教育、教学和科研中的应用,我们将在原有校园网络基础上构建朝阳教育无线网络,实现对学校教学楼、办公楼、室外公共区域的全面覆盖,并实现校园内有线、无线网络的无缝融合。通过统一的硬件平台、统一的网络管理、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应用安全,为校园用户提供安全的无线接入。力争到2015年,实现朝阳区70址市级示范校无线网络全覆盖,到2020年,100%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让全区师生体验到更快捷、更便利的无线上网服务,更好地服务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
本刊编辑部:《纲要》中重点指出,要“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请具体谈谈朝阳区在这两方面将有哪些新的探索和尝试。
朝阳区教育信息网络中心:我们将在现有朝阳区教育资源网的基础上,围绕中小学教育,以共建、共享、强化应用为原则,打造朝阳教育优质资源建设和运行体系。加强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应用工程建设,方便区内各学校教师、学生及家庭获得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区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保证教育公平与效率,为学生绿色上网撑起洁净的网络天空。
重点是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为不断提高青少年的阅读兴趣,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在区域内建设10个数字化图书馆,并建设标准、规范的数字图书馆系统,逐渐形成一套面向对象的、分布式的、与平台无关的数字化资源集合。通过图书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为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公众提供数字阅览等服务,有效引导青少年抵御不良信息,避免沉溺网络。第二,结合学校教育办学特点并深入挖掘校本课程资源,运用数字、网络技术建设10个各具教育特色的数字博物馆。通过朝阳教育城域网,借助数字博物馆技术为全区师生提供交互式远程教学和单项式远程教学的课堂,促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加强科普教育和文化教育。
本刊编辑部:非常感谢,衷心祝愿朝阳教育信息化在《规划》的指引下,在“十二五”期间取得更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