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幸福德育观:基于国外文献的解读与思考
2011-12-29谢春风
中国德育 2011年5期
[摘要]幸福教育日益受到关注。把握幸福教育研究中的观念类型,有利于幸福教育的科学发展。本文提出了幸福方法论、幸福现实论、积极幸福论、幸福科学论、幸福生命论和幸福教育论等六种观念形态,认为幸福教育关注儿童青少年的人生长远发展和生涯规划,尊重学生的生命状态和幸福体验,这是对急功近利教育价值观的冲击,有利于我国基础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关键词]幸福论;方法;科学;生命;教育
[作者简介]谢春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2010年春节团拜会时,温家宝总理提出,要让中国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再次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温总理关于尊严、幸福的讲话,代表了广大民众追求幸福生活的心声。
幸福的含义很丰富,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对幸福的衡量,有共性标准,也有个性差异。幸福更多是一种理想追求,因为现实生活中往往有许多不如意,也有不少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非常熟悉的一句歌词是,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
十几年以来,幸福、幸福教育在国内外学术界、教育界得到持续关注,幸福理念对中小学的影响日益强烈。朱小蔓(2003)指出,这些年来,国内外教育改革的状况和趋势越来越表明了人的情感向度上的突出地位,我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各门课程都概无例外地明确强调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这在建国以来亦属首次。情感的发展与人的道德人格的成长、审美品质的养成、创造力的显现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一种不重视甚至忽视人的情感层面的教育,在教育活动中没有洋溢积极情感的教育,是一种不适合人的成长、与我们的办学宗旨相违背的教育。
当前,在学校教育中,青少年“要幸福”和“被幸福”的冲突,值得关注。我们一方面发现,现实中儿童青少年课业负担日益沉重,幸福感体验日益降低;另一方面也发现,青少年的幸福感问题日益被重视,幸福教育开始在许多中小学成为教学探索实践。理性对待幸福和幸福教育,有利于为青少年人生幸福奠定扎实的基础,确定正确的方向,并服务于社会的幸福目标。而学习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厘清幸福教育研究的思路,才能获得幸福教育的美好前景。
一、幸福教育的观念演进
(一)幸福方法论:每个人都有机会拥有幸福和快乐,关键是如何认知和寻找适合自己的幸福方式
哈佛大学泰勒·本-沙哈尔博士关于幸福方法的理论,为科学理解幸福问题奠定了理论和教学实践基础。他开设的积极心理学和领袖心理学课程,被哈佛大学学生连续数年推选为最受欢迎率排名第一和第三的课程,他也被学生们誉为“最受欢迎的人生导师”。《幸福的方法》(HAPPIER)被《纽约时报》评为图书排行榜第一名畅销书,被翻译成16多种文字,畅销26个国家和地区,还被清华大学MBA积极心理学课程作为指定教材;第一个提出建立幸福城市理念的江苏省江阴市,也将本书列为幸福城市教育的普及读物。泰勒·本-沙哈尔博士(2011)发现,人的幸福感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遗传基因、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以及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有人只追求眼前的享乐,不关心未来的幸福;有人历经坎坷,抱怨世态炎凉,放弃了寻找幸福;有人拥有财富、地位和名望,但内心仍然感受不到幸福;有人奔波劳碌,把快乐的期望放在未来,却无法享受当下的幸福。今天,从西方到东方,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许多人却精神迷失;郁闷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我们身边的郁抑症患者急剧增加;多少无助的心灵在痛苦中徘徊和挣扎。绝大多数人追求的生命不仅是要幸福的,而且还要是完美的——而这正是大多数人不幸福的原因。每一个人都希望可以活得更幸福,但是往往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却忽视了幸福本身的含义和追求的最终目的。泰勒·本-沙哈尔博士指出,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拥有幸福和快乐,关键是如何认知和寻找适合自己的幸福方式。我们要反思自己的内心渴求,学习接纳自己并归纳过去的成功经验,让自己成为幸福的主宰者。
(二)幸福现实论:幸福生活就在当下,就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完美不是幸福,最优化选择才是幸福
2011年,泰勒·本-沙哈尔博士在幸福方法论基础上,出版了《幸福超越完美》新著。泰勒博士区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完美主义”和“最优主义”,提倡克服完美主义,重构幸福圆满的人生,并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应对完美主义。他指出,“完美主义”和“最优主义”在每个人身上都同时存在:完美主义者认为人生道路应该是一条笔直的直线;最优主义者则把人生看作不规则的、螺旋式上升的曲线。完美主义者恐惧失败;最优主义者把挫折和失败看做最好的自我成长反馈。完美主义者教条、苛责、防备心强;最优主义者具有适应力、宽容、乐于接纳意见。完美主义者只关注“结果”,以致他们热衷于设定过高、甚至不切实际的目标;最优主义者在奔向“目标”的同时,还会享受“过程”中美好的一切。
泰勒博士认为,完美主义和最优主义两种类型的区分带给我们很多启发。如果我们能摒弃完美主义者“全有或全无”的极端思维,像最优主义者那样更善于接受和适应变化和不确定性,那么我们将学会悦纳不完美和失败,过上更幸福的生活。我们总是按照社会和他人的期许,在每个领域中无休止地追求完美——看起来更年轻、赚更多钱、每时每刻都力求快乐。苛求完美恰恰是人们寻求幸福最大的障碍!完美主义对个人成功与幸福构成了危害与破坏;最优主义是战胜失败和走向成功的最佳方式。
(三)积极幸福论:快乐的人更幸福,真正的幸福来源于人对自身所拥有的优势的辨别和运用,来源于你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追求
美国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教授从积极心理学视角诠释了幸福的含义,指出了幸福生活的实现路径。他的名著《真实的幸福》奠定了积极心理学的学科基础。马丁·塞利格曼对心理学长期过于关注人类心理问题和负面情绪进行了批评,指出,心理学应该善于发现和激发人内在的积极性,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他说,过去50年,心理学只关心一件事——心理疾病,而且做得不错,因为现在我们可以测量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酗酒等过去认为是很模糊的概念,并能做出相当精准的描绘。目前已知道这些问题是怎么发展出来的,包括它们的遗传因子、生物化学性以及心理成因,最重要的是知道该怎么去治疗这些疾病。根据统计,在几十种心理疾病中,已经有14种可以用药物及心理治疗方法来进行有效医治(两种可以完全治愈)。但是这种进步的代价很高:为了要摆脱问题状态,我们会变得更痛苦,甚至还不如以前。人不只是要改正错误或缺点,还希望找出自己的优势和生活的意义。马丁·塞利格曼(2010)说:“人都不愿意糊里糊涂过一生。你可能会像我一样,午夜梦回,躺在床上想自己的生活是如何越变越幸福,而不是一天天减少痛苦。假如你真像我一样,你可能会对心理学有点失望。但是现在,它终于走到了解积极情绪,建构优势和美德(strengthandvirtue),为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美好人生提供指引的时候了。真正的快乐来源于你对自身所拥有的优势的辨别和运用,来源于你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追求,它是可控的。改变对过去的消极看法,重视当下的积极体验以及对未来的积极期望。乐观的人能在逆境中更好地成长,也更容易走上一条绝妙无比的成功之路!乐观是一种可以掌握的技巧!”
马丁·塞利格曼教授还对父母提出了忠告,要用积极的教育策略教导出具有积极品质的孩子,乐观的孩子更加幸福。塞利格曼博士用亲身的实践和经历,为家长们提供了培养孩子积极品质的捷径。比如,当孩子犯错时,对他的批评应恰如其分,要让孩子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当孩子有了某种问题而需要改变时,不要把这些问题夸大成为一种永久性的问题。因为,批评和改变都是一种技术,它们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不当的批评很可能会影响孩子成年后的人格特征——悲观或是乐观。
(四)幸福科学论:幸福是一门科学,不仅与遗传基因有关,也与后天环境和个人努力有关。要用可持续的方式促进个体和群体幸福的增长
费莉莎·胡帕特女士(FeliciaAHuppert)是英国剑桥大学幸福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是英国政府幸福教育项目负责人。她从个体和群体积极心理健康视角对幸福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主编的《幸福的科学》一书,涉及进化与人的发展、生理学和神经科学、幸福心理学、文化视角和社会与经济考虑等五个方面,对世界各国幸福教育研究最新成果进行了总结,是幸福教育的宝贵文献,奠定了幸福教育的科学基础。
费莉莎·胡帕特教授对幸福教育的研究在欧洲学术界很有影响。她指出,幸福存在个体差异。一个人的情感类型能够影响他的状态,或对其状态产生影响,而一个人的状态却不能影响其情感类型。她给幸福设定了三个评价维度,即很幸福、中度幸福和不幸福。她研究发现,高强度情绪反应时,人的幸福维度偏低,情绪表现丰富、变化高频率。低情绪反应时,人的幸福维度很高,但情绪表现很简单,变化频次低。在积极生活变化时,人幸福维度在平均值以上,消极生活变化时,人的幸福维度在平均值以下。费莉莎·胡帕特还论述了人的性格与后天养育和幸福的相关性。她指出,我们的基因将发挥主导作用,除非我们有特定的经历;同时,环境也将发挥主导作用,除非我们有特定的基因类型。她指出,我们应该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来促进幸福的增长。积极的情感会带来积极的变化,积极的变化也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幸福与积极情绪之间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1]
(五)幸福生命论:关注师生的生命状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叶澜教授对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生命状态进行了深刻阐释,这种关注课堂教学里学生生命状态的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幸福哲学,是对幸福生命论的诠释。叶澜(1997)提出,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因此,要改变现有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的局面,必须研究影响课堂教学师生状态的众多因素,研究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的全部丰富性,研究如何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叶澜提出,要进行课堂前的教学设计,充分顾及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学生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发现课堂教学生成性的特征。她强调,要把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定在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教学才不只是与科学,而且是与哲学、艺术相关,才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2]
(六)幸福教育论:把受健全的教育看作人的权利,学校教育应当教学生以健全合理的幸福观,并使学生得到幸福的感受
刘次林《幸福教育论》,是近年以来我国关于幸福教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对幸福教育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他以综合、系统性思维考察幸福问题,提出一种哲学认识论意义上的教育幸福观。刘次林(2003)认为,“幸福是人性得到肯定时的主观感受”,[3]教育是面临并走进全面人性的事业,而不仅仅作用于人的社会伦理层面。幸福情感产生于主客体的内在统一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主体通过主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而不断扩展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重新理解并解释教育过程中的知情关系、身心关系和人己关系,从而建构起幸福教育的理论构架。正如朱小蔓教授(2003)所说,我们这些年来提出的情感教育思想和主张,倡导的情感教育实验,从不放弃对人的认知层面的重视。相反,我们始终认为,情绪、情感虽然有其相对独立的生理运行机制,有其在文化作用方式上的特殊性,但人的情感只有不断地吸纳认知加工的成果,才能成为“人的”情感。没有这一幸福情感产生并积淀于个体的精神世界之中,个体的生活将是不幸的;没有这一幸福情感出现并持续存在于教育过程之中,其教育便是不健全的教育,便是必然要制造出病态和畸形的人的教育。我也热忱地期待有更多的学者和青年学子对情感教育、道德教育产生兴趣并加入我们和谐而愉快的研究共同体。总之,刘次林博士的幸福教育论,拉近了幸福理论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距离,促进了我国中小学幸福教育实践进程。
二、关于幸福教育的思考
(一)幸福教育的实质
幸福已经成为热门话题,幸福教育正在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变革大潮中的一朵美丽浪花。幸福教育是社会幸福价值观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反映,幸福教育必将成为我国中小学实践探索的一个新方向。特别是,幸福教育关注儿童青少年的人生长远发展和生涯规划,尊重学生的生命状态和幸福体验,这是对急功近利教育价值观的冲击,有利于我国基础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生涯教育和幸福教育的互相促进,将使素质教育回归到师生幸福生活中。
(二)幸福教育要预防种种陷阱
一哄而起、赶潮追风是我们社会中的一种弊病,也对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幸福教育的实施,切忌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和“幸福秀”。我们要预防幸福教育中可能出现的陷阱。要警惕应试教育驱动下师生的假幸福、真痛苦问题;要注意急功近利状态下痛苦的教师与幸福的学生二者间的矛盾;要注意焦虑的父母与快乐的孩子之间的冲突;要谨防师生被幸福和要幸福之间的尴尬。应试教育的沙滩上建立不起幸福教育的大厦,唯有改变急功近利的教育价值观,才能使幸福教育回归学校的热土。
(三)幸福教育如何迈上坦途
要让幸福教育迈上坦途,必须处理好以下五个问题。要营造和谐宽松包容开放的社会环境,培育淡定从容感恩知足的人生态度;要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使家长成为幸福教育实践的实施者和幸福成果的分享者;要创设幸福乐观的学校文化,关注师生的生命状态,尊重师生的幸福体验,以职业兴趣和学习兴趣为核心,打造幸福教育的基石;要提升教育行政伦理的自主性和正当性,教育行政决策要尊重师生生命状态和幸福感,一切政策服务于师生的尊严和幸福;要解决教师中存在的职业枯竭和职业倦怠问题,关注教师福利和教学环境,关注师德建设,提升教师教育境界;特别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青少年的好奇心和自信心,这是幸福教育的起点,也是幸福教育的归宿。
————————
参考文献:
[1]Huppert,F.A.,Baylis,N.&Keverne,B.(2007).The Science of Well-be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pp.307—359.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3-8.
[3]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2.
责任编辑/闫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