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职场幸福的源泉

2011-12-29刘惊铎

中国德育 2011年5期

  [摘要]教师的职场幸福感基于其生存状态,经历内心感动、文化道德创新和精神享用的过程。本文深入探讨当代教师体验职场幸福的源泉:自觉享用职场幸福;体验师生共同成长;欣赏千姿百态的生命样态;构建魅力德育模式等。提出当代教师要不仅欢呼职场幸福,而且要以满腔的热情积极投身到创造和享用职场幸福的过程之中,践行师生人道主义,溢流师生生命灵动与健康丰满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教师职场幸福;生命样态;魅力德育模式
  [作者简介]刘惊铎,中央教科所,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一定时代的教师,其职场满足感和生活幸福感是基于其基本生存状态的,经历精神自觉、文化道德创新和精神享用的原生态体验过程。扫瞄当代教师的日常生活现象,其物质生活水平加速提升,而精神生活则存在不平衡或滞后,并在多元、多向价值观叠加的情形下弥漫。面对时代变迁,教师既要积极投身于教育改革一线,又要直面职场和生活双重考验。而在其职场创造的鲜活实践中,同步建构和生成着崭新的“道德教师”和“幸福教师”的圆熟品格与集群形象。
  一、自觉享用职场幸福
  教师自觉享用职场幸福,首先要大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一个负责任的教师,他的每一个教育改革行动,都首先要找到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思想观念上的支撑,否则便会迟疑不决,左顾右盼,贻误发展时机。换言之,教育改革所倡导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生,是以教师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大前提的。
  教师要想持续享用职场幸福,就要善于超越千年惯性,谋求与时俱进之改革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透视教育史上每一种成功的德育和教学改革探索,无不是一定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反映。过去,有些教师在教育思想观念上模糊不清,或陈旧落后,只有等待同行教师做出了改革和创新,自己才跟在后边去向人家学习。这实际上是毛泽东当年曾批评过的“裹脚女人”的患得患失行为。这种囿于“小我”藩篱的人,即使去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理解起来也会存在理念隔膜,行动起来则会疑虑重重,或者出现画虎成猫的蹩脚现象。当代教育不仅要传递人类已有的文化知识,还要承载变革社会的使命,不断创造新文化。邓小平多次提出要“打破习惯势力的束缚和主观偏见,使主观符合客观”。[1]《教育规划纲要》在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中明确强调: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引起行为方式的改变,重要的是要和学生共同建构并生成新知识、新文化,师生共同成为人类新文化的重要创造者,新生活的自觉享用者。当代思想观念新转变最直接地表现为对“好学生”评价标准的改变,其次表现为对“好教师”评价标准的改变。而实质是教育本质观、教育价值观和教育过程观的根本改变,进而导致对教育质量标准的改变。由约束走向激励,由知识走向发展,师生互动发展,共同体验成长,自觉享用学习快乐和职场幸福,日渐成为时代脉动。
  教师自觉享用职场幸福的实践着力点,必须有向每一个学生生命开放的气度和胸怀。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生存体验,自觉倾听和感受不同学生的生命律动,捕捉学生身上所迸发出来的新道德和新文化的火花,汇聚广大学生的协作意志、生命热情与创新精神。当代教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可以有效激越学生的生命清泉,凝聚并滋养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这也是新世纪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新起点。
  二、体验师生共同成长
  在马克思全面发展人的思想框架下认识、理解与实践教育,洞开教育新视角,意味着臻于师生共同成长境界。21世纪,网络世界引起了人们生存方式的巨大变革,青少年学生从网络中获取的信息和资源,不仅数量大,而且多渠道、多形态。新时代需要的人才规格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以往的知识型、顺应型转变到智能型、创新型人才,教育本身也在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须超越单纯授知范式,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正思维,自觉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体验师生共同成长应成为当代教师追求的教育新境界。克罗韦尔深刻指出,现在“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式,去建立新的思想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2]”其实中国人不是没有能力,而是缺少一种鼓励和支持创新人才的成长氛围和社会制度环境。习惯于约束防范和后顾检讨的教育观是阻碍创新型人才的深层阻源。
  体验师生共同成长的意蕴是什么呢?我以为至少有以下三点意涵值得反复领悟。
  其一,发展的主体既有学生,也有教师。可以说,师生是在主体间性下互动发展,共同成长的。20世纪,杜威重点发展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布鲁纳发展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结构的能力,赞柯夫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学生道德信念的发展等。与此相应,却变相忽略了教师自身的发展。“反哺文化”观揭示,学生在许多新知识、新观念、新行为方式等方面常常是成人的导师。保罗·弗雷尔在《不平常的教育思想》中提出:在传统的驯化教育实践中,教师是学生的教师,学生是教师的学生。在新的解放教育实践中,教师作为学生的教师必须“死去”,以便作为学生的学生重新“诞生”。同时,他有责任向学生建议:学生作为教师的学生应当“死去”,以便作为教师的教师而“重生”。新教师应自觉摆脱以挑剔的目光看待学生的传统教育观念,而学会欣赏和引导学生的新思想、新行为方式。[3]
  其二,确立可持续发展观。采取延长教师工作时间和加大学生学习数量的传统做法,是一种掠夺式使用其智力和体力资源的方式,同时意味着剥夺了师生的生活权利和个性发展机会,虽取得一时的高升学率,但对师生的健康幸福生活却造成潜在的隐患,会形成教育的低位徘徊或恶性循环。要跳出竭泽而渔的传统做法,回归至《学记》所倡导的“藏息相辅”的“放水养鱼”式教育战略举措。注重教师的终身学习,把其在职理论学习和“行动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师的德育和教学理论水平,锻炼能力并提升生活品位,使教师学会边工作,边发展,边享用职场幸福的智慧。
  第三,欣赏千姿百态的生命样态。学生的生命世界能不能呈现出千姿百态呢?关键在于教师秉持怎样的学生观,采取怎样的教育行为方式。这里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有独立思想感情和个性的人。当学生的思想感情和个性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时,他会放弃消极抵触情绪并欣然刻苦努力地去学习。实例证明,同一个学生在较多压制、惩罚他的教师的课堂上,显示出思维迟钝,学习效果低下;而在关爱、鼓励他的教师的课堂上,学生则显出思维活跃,举手积极,发言踊跃,作业认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的效率高、质量高。即使是平时学习较差的学生,因某种偶然的机会,得到了教师的关注、关爱和鼓励,从此以后,其学习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在学习其他各个方面的进步也会出乎意外的快。这从当代学生学习实践领域,证实了“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Effect)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
  进而言之,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当代学生只要身体健康、智力基本正常,都存在巨大的发展潜能,需要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去开发,以使其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能。人类脑科学研究对于脑潜能的新发现和马斯洛等人关于人的潜能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后进生”的态度是检验正确学生观的试纸。魏书生对张军同学的教育转化,不仅鼓励,而且引导他发现学习的乐趣,甚至请张军同学经常再现自己读书以来最辉煌的时间。教师以互助组的形式,有效转化了身边的后进生。在传统学生观下教师“呕心沥血”达不到的教育目标,在一种新的学生观下,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教育实效。
  
  教师还要认识到学生有个性,更会有创造性。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远程教学的广泛应用,为每个学生包括“出格者”的不同能力、兴趣和特长的发展奠定了科学技术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应当培养人的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将之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我们应尽可能提供多种型号的“鞋子”来适应当代学生们不同的脚丫,让包括韩寒在内的出格类学生有发展空间,而不要让创新型拔尖人才削足适履。奥斯本等人的研究发现,越是有个性的学生,越是有创造性。历史上那些让教师感到奇异的学生如爱迪生等,后来往往做出了惊人的发明创造的事实,值得深思。
  三、构建魅力德育模式
  魅力德育可以为教学提供方向感、动力源和智慧支持。但是,我国的德育仍然缺乏针对性、实效性。《教育规划纲要》要求从根本上扭转这一现状,在战略主题中强调要坚持德育为先,要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教师必须善于构建魅力德育模式,并将其作为体验职场幸福的重要实践抓手。给德育赋予受人欢迎和内在尊重的实践形象与文化气质,才能从根本上脱离强迫受教育者简单接受或行为就范的尴尬处境。魅力德育实践的法则,是高度关注人的生命感受和心灵体验,让人自觉采取道德行动。为此,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形成“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品色,是提高德育实效、走向效能德育的必由之路。
  有一种德育模式叫作“生态体验”,它通过体验式干预设计,创设富有意义生成和经验开悟的生态体验之境,从根本上解构枯燥说教模式,显现德育文化的原生态人本吸引力和感染力。它在实践层面有效融通师生、生生、亲子关系和三重生态关系,探索出丰富多彩的课堂形态和体验活动,诱发体验者和导引者的生命感动,唤醒生命中的美善因子,在价值层面显示出整体提升人格境界。其实践展开直面体验者生命发育和人生发展的真问题,着力开启教育和成长环境中的三重生态因子,挖掘和凸显其中和谐美善因子并使之融通整合。体验者以和谐美善心态对话分享,迸发涌流和绽放在体验场中的是谐美生命元素,总体看,体验者的身心状态发生着向善、向美的一系列深层变化,生态德性显著提升。
  作为一种有魅力的实践模式,生态体验德育的逻辑线索是亲验活动、体验在先,反思性表达分享,智慧领悟与理论提升在后的流程。通过探索震撼心灵、感动生命的多样形态,在课堂教学和主题活动中进行师生、亲子生态位的调整、优化和资源创新。模式意义上的生态体验,是一种臻于和谐美善境界的魅力化育形态,其实施原则是回归生活世界,唤醒生态阅历。其实施的过程超越个人道德有限视界,借助群集智慧陶养生态人格;全脑贯通,激发生命潜能、洞开复杂思维;切合核心认知、体认核心价值观、注重基础品格陶冶;引导师生身心合一、多样性分享;扎根文化土壤,汲取学校、社会和民族文化沃壤的滋养。
  “生态体验德育”模式的实践路径是全息沉浸、互动体验、群集共生、摄能穿行,其操作方法一是营造生态体验场、全息沉浸;二是撬动俗常关系、洞开生命感觉之门;三是开放式对话、动情运思;四是汇聚融通、群集超越。[4]解构枯燥说教,彰显德育实践的亲近感和文化魅力。我们所做的“生态课堂”实验,较之传统课堂起点不再是单纯知识传授,教育目标瞄准的不再是学生单方面的文化课考试成绩,而在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与幸福体验。生态课堂是师生学习和生命成长的三重生态场,是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学会做人的生命舒展时空,在师生主体间关系的优化调整中,实现学生主动、师生互动。围绕学生的生命成长把各种生态因子有机整合与协调运动,师生、同伴间共同参与、互相激发、质疑探究,在浓郁的生成性幸福体验氛围中学习,不知不觉地实现了从文化到精神的“潜滋暗长”,深度激发生命潜能,全方位洞开智慧之门,师生共同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生态体验德育在较为广阔的实践领域展开系统深入的实验研究。我们在北京、上海、深圳、江苏、浙江、黑龙江、湖北、湖南、河南、广西、陕西、贵州、新疆、山西、四川、内蒙古等省市的区域和大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了持续的德育观察和干预实验,汇聚出了如“生态体验场”、“生态课堂”、“生态学校”、“体验课堂”、“体验式学习”、“亲子体验园”、“生态体验式培训”等有趣有益可鉴的特色德育模式。如此,积极回应师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和社会诉求,有效引导师生及亲子共同臻于和谐美善境界,促进德育去枯返魅,提升德育效能。生态体验式培训使得一个区域或学校的教师群落发生震撼心灵的整体性根本改变,大面积促成一种崭新的育人文化,持续实现德育和教学的生态化增效效应。
  当代教师深度体验职场幸福,需要一种崭新的德育载体作为抓手,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实践证明,经过教育叙事加工,汇聚广大师生生命感动而研制开发的《生态体验例话》、《动物福利教育例话》,既作为校本德育的重要成果,又涵容着一系列震撼心灵的体验活动,体现出届际循环、螺旋穿越的特点。解剖“例话”,发现它以学生为体验主体,师生在愉悦的教育和成长过程中共同积累生命故事与现场图文、音像资料,反过来通过“例话”的使用反馈,使往届学生生命感动和智慧博弈的优质资源滋养本届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而本届学生在现有“例话”线索诱发下生成的新的生命感动与智慧探索,又将汇聚成下届学生体验活动的鲜活资源。师生据此获得顺利达至三重生态圆融互摄境界的有效文化资源载体。实验现场观察发现,生态体验德育资源有效诱发唤醒体验者的生态阅历,超越狭隘的人格状态,从过客人格到主人人格,注入新的生命活力,眼前豁然出现“半亩方塘一鉴开”的生命成长效应。
  深度分析发现,生态体验德育模式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过程与方法,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相互渗透融合,陶养体验者健康向上的心态,提高思想觉悟。当全社会开始倡导中小学生“减负”的时候,同时也应引导、帮助教师“减负”。真正回归日常生活世界的时候,不仅其工作和学习效果会大幅度提高,而且才能够享受到一种久被遗忘的世间乐趣。这样才能师生一起感受到在某些发达国家备受推崇的“生态休闲生活”,臻于“诗意栖居”的幸福生活境界。
  生态体验理念主张生命关怀应惠及师生双方。当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解锢除蔽”、开放自我,去自觉地亲近自然、亲近多样性人群、亲近心灵世界,即逐步臻于生态体验之境的时候,他就在把德育和教学不再当成传授既定知识的“谋生手段”,而是提升到诱发师生、亲子的生命感动,溢流美善和谐的生命情怀、促发敞亮靓丽的人格境界的事业。[5]如此,中国教育改革的实践领地变得气象万千,为祖国下一代健康成长而群集创造的教育家群茁壮成长,祖国教育之河两岸的生命绿野既沃其壤而一派葱茏繁茂,又顺其势而尽显区域特色,吐露个性芳华。[6]
  ————————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40-153.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 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33-134.
  [3] 刘惊铎. 道德体验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93.
  [4] 刘惊铎. 生态体验德育的实践形态[J]. 教育研究,2010,(12).
  [5] 刘惊铎. 构建教育新文化和教师新道德[N]. 中国教育报,2006,(12).
  [6] 刘惊铎. 生态体验像一条河流[DB/OL]. http://www. stty. net. cn
  
  责任编辑/李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