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努力探索和实践为了幸福的德育

2011-12-29程方平

中国德育 2011年5期

  [摘要]幸福是一种内心的体验,幸福的德育是一种真正适合每一个学生内在追求与发展的德育。探索和实践为了幸福的德育,需要对现行学校德育进行反思和整体设计。
  [关键词]幸福;德育;反思;整体设计
  [作者简介]程方平,中央教科所,研究员
  
  幸福,是目前全社会都在关注和讨论的概念和话题,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者越来越明确的追求目标。大家之所以都在讨论和关注德育与幸福的话题,是渴望探究一种真正适合每一个学生内在追求与发展的德育之路。什么样的德育可以引领和帮助学生通向幸福?在我看来,首先是要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内在需求,即要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好地“因材施教”,而不是幻想对受教育者而言有统一的标准。对于性格、身体、心理、家庭背景等方面有差异的学生,学校应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道德方面的培养,而不是简单地重复一个模式。其次,各项德育工作都要入心,即教师或家长所进行的教育要关注学生内心追求的幸福目标,并与之相切合。作为学校、教师和家长而言,我们所讲的道理首先要能说服自己,然后才会让学生们觉得可信,我们所引导的幸福目标才会让学生有真实感受。就为了幸福的德育话题,我想谈几点不成熟、不系统的看法,与教育界同行交流。
  一、现行的德育需要反思
  传统德育是丰富而多层次的,不但强调道德的实践和学习,而且还注重对德育的反思,所以不应轻易地否定传统德育的价值。近代以来,班级授课制的出现虽对提高教育效率很有好处,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这种机械化、大规模的培养模式往往对学生个性的关注不够。这些年不少人都感受到,我们的现代教育就像制砖机一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统一的模式。舆论对教育的批评也不仅是停留在智育层面,在德育方面看到的问题更多更深入。人们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教育应把学生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来尊重,而非与物交流。其实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把德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只是其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我们应挖掘传统德育中成功的经验与做法,挖掘适合国人、适合本土的传统,并使之成为今天的德育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提到我们国家德育的现状,有几个方面的关系问题特别值得关注:
  1.大德和小德的关系问题。中国传统德育中值得学习的地方首先是注重德育的层次,讲求从低到高。《大学》中提到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对德育层次的明确描述。而我们的学校德育,一开始就讲共产主义大道理,到了大学阶段才讲基本的行为规范,这样的德育层次是混乱的,势必也会影响德育效果。
  2.说教和体验的关系问题。现实的德育往往说教多于体验。很多学生为了应付政治考试会把答题写得天花乱坠,但内心却缺少道德的认同与体验。在我看来,美好的道德应是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且应受到鼓励,要让学生自己体会到,有了德育的素养,会给自身的发展带来帮助。
  3.身教和言教的关系问题。作为教师、家长和社会,言教往往多于身教,用不了多久,学生就会对成人的道德说教产生抵触和怀疑,德育的效果也会面临严峻的质疑和挑战。而注重身教的教师和家长,他们的德育工作会事半功倍,因为学生看在眼里的成人行为无疑是最好的教育。
  4.言与行的关系问题。现在学生们都会说一些漂亮的、让家长、老师爱听的话,但在学校不愿做公益的事,在家连自己的袜子都不洗。教育者要充分地意识到,没有落实到行动的德育是蹩脚的,缺少实际体验的,也是很难入心的。
  以上这些关系在德育中应相辅相成、互相配合,安排得当方能达到好的效果。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写过一本名为《教育诗》的小说,叙述了教养院中的流浪青少年如何从不遵纪守法的乌合之众逐渐转变为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其中有个情节至今令教育界感到困惑:校长最初在与这个问题群体对峙时,因极度气愤而打了学生头一个耳光,结果这个学生非但没有对打,还挡住了冲上来要打校长的问题学生。此后,这个学生发生了很大转变,并带领其他问题学生遵守学校的规范要求。这个故事在教育界一直被当做道育的公案,为什么校长打学生的错误行为还能产生积极和正向的效果。对此我的解读是:首先,被打的学生被校长的“过激”行为所震慑,而其他的教育方式已经难以触动其内心;其次,这个学生能感受到校长的真心与无奈的隐痛。这一巴掌出于真情使然的下意识,而非问题学生习以为常的倚强凌弱。可见,非常规的教育行为必然会引发非常规的教育效果。今天,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我们的家长和教师已能有充分的智慧和方法,运用多种教育形式对待学生的问题,打人的现象已被公认为不符合教育的基本原则,甚至违背法律。但《教育诗》给我们的启示仍还有价值,即我们的德育工作要让学生感觉到真诚,要用最适宜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而不能完全按照书本,死板、僵化、不带情感、不注重学生内心感受地、消极地完成任务。只要教师和家长用真心和诚意去对待学生,哪怕学生当时不理解,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在日后的反思和生活中,他们也一定会感受到家长和教师的那份真诚,甚至能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
  此外,我们的中小学德育还需要经常、认真地反思,既要反思当下的问题,又要通过做学生的追踪研究、通过对一些成功或失败者的访谈,从更加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中审视德育工作的问题和误区,而不能光看当下和表面的现象。
  二、幸福是一种内心的体验
  幸福是一个特定的体验,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它所包容的内容非常丰富,也有明显的差异,对此要做整体的把握,也要做个性化的分析。我认为,幸福首先是一种内心的美好体验或感受,来自于外部或内心的良性刺激,外部的刺激或是物欲的满足、或是社会认可的获取;而内心刺激则是以往的知识、经验给予自身情感体验的良性支持。这就给我们着眼于幸福的德育提供了心理学、教育学等重要依据。
  为此,我们既要通过适宜的道德说教、良好的学校和家庭文化、正确的评价导向等,去挖掘、激活学生的道德情感,让学生获得幸福的体验;又应该更多地唤醒学生内心对幸福追求的内在动机与潜能,让学生在自主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帮助、启发和教育,而不是一味地运用乏味的说教、消极的惩罚和僵化的约束,来强化其消极和反向的感受。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真正体验和认识到什么是幸福,自然生长出积极主动的道德学习、道德体验的动力和能力。
  尽管我们已经认识到,德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首要工作,并在不断通过制度建设加以优化和保障。但还必须意识到,德育工作绝不是通过单一渠道、单一方式就可圆满完成的。目前,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的修订特别关注了以下三个方面:
  1.课程德育:包括学校的专项德育工作,如政治课、主题班会、团队工作等德育目标比较明确的学校工作;也包括德育在各个学科的渗透,即通过各学科对人类社会、自然界基本规律的介绍和基本方法的传授,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到社会所制定的道德规范是符合人类发展规律和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要使学生真正意识到,社会和学校的道德规范并不只是消极的对人行为的约束,更多的是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包括法律、政策和制度等更好的基本保障与空间。学校要在德育的各个过程与环节中,让学生更多地感受、体验并意识到这些积极作用,而只有这种积极作用的体现,才能使学生在内心体验到成就感和幸福感,而不是被德育,被幸福。
  2.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的硬件建设、环境建设、班级建设和学校的学风、教风和校风等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品质等有着重要的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的实践与探索空间巨大,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感受和认同学校的文化建设,并在其中找到自我表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空间。
  
  3.社会实践:包括相关的校内外活动,如社会服务实践、社团活动、学生自主的研究性学习与调查等,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来印证道德教育、道德学习的正确与否,能自觉地用道德学习的结果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并使道德品质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完善。
  以上三方面,第一种途径意识明确,后两种则经常处于无意识、下意识状态,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丰富多彩的德育,学生可以运用多重感受体验道德的价值,并建构与丰富个体和群体的道德规范,其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三、学校德育需要整体设计
  为了完善德育工作,我们的学校和教师究竟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工夫,这是当下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应该说,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首先,学校作为一个专门的教育机构,应该在总体上为学生的发展进行整体和适宜的德育规划,包括主渠道、学科渗透和各种相关课外活动的安排等。其次,要能协调学校、社会和家庭,使之形成合力。要充分意识到,学校德育如不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很好地协调配合,就会直接影响德育的效果,各种努力都会被严重地消耗。第三,学校德育要从环境、制度、评价导向、文化风气等方面进行整体的设计和建设,并要为学生和教师的自主道德实践和道德学习留有充分的空间。
  对于老师来讲,首先是班主任,是学生最主要、最直接的德育引领者,因而要先行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性格特点、家庭背景、以往的道德学习和经历等,重点做好与家庭的协调工作。要通过个性化的、因材施教的方式找到适宜的、符合学生特点的德育途径和方法,也可以通过班集体建设和班级文化风气的优化,来影响个体和群体学生的发展,并要特别注意从人生发展的角度,为学生考虑适宜的发展道路,给学生更生活化、更人性化的人生指点。
  其次是科任老师,他们可以通过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学科智慧和学科规范潜移默化地把人类的道德准则与精神传递给学生,而不是单纯、狭隘地讲知识,讲技法。比如,数学的教学强调对逻辑、规范等的把握,本身就有很多可以顺理成章地迁移到人类规范的内容与途径,包括对学生思维、感受等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是建构德育的重要基础;而音体美等学科,表面上似乎与德育距离较远,但其对学生感受、体验、意志品质等的培养反而更直接,其中不少美学感受、个体体验与德育目标的追求和幸福感的产生息息相关。如果各科教师有这方面的意识和探索,学科渗透的效果会很理想。
  此外,还要在学校内外形成全员德育、生活德育、学习型德育的意识和氛围。即便在党团队工作、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只讲高深道理和高远人生目标,而要特别注重把高远的社会发展目标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相结合,在具体的德育学习与实践中给学生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总之,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整体设计、适时安排、贴近实际,对成功、有效的德育方式方法,以及在德育方面有探索精神和成功经验积累的教师,都应给予鼓励,对那些在德育体验、德育实践、德育学习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也应有积极和适宜的激励。久而久之,德育就会在学校内外变成许多能潜移默化、能对学生施加整体影响的文化生活。其中,配合着制度建设、校长和教师的人格影响,就会形成系统、完整、全面有效的德育框架整体,为德育工作的充分开展搭建一个与各方面都能产生良性关联的大德育平台。如这方面的探索得到实质性的推进,中国的德育工作就会得到整体的改善,成功和适宜的经验、思想与模式也会不断涌现,为逐步实现理想的、使人心悦诚服的、符合学生个性发展和充满幸福感的德育做出积极、有益的探索。
  
  责任编辑/闫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