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切实坚持德育为先
2011-12-29王文湛
中国德育 2011年5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最大亮点是提高质量,而加强德育则是提高质量的重要方面。《教育规划纲要》在战略主题中提出“三个坚持”(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了最前面、最重要的位置。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这些论述为我们加强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要高度重视德育
之所以要高度重视德育,是因为:
(一)各国为了迎接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的挑战,都把教育改革作为突破口。而在教育改革中,无论何种意识形态、无论何种社会制度的国家,都在加强德育,无一例外。当然叫的名称不尽一致,我们叫德育,而有的国家叫道德教育,有的国家则叫公民教育。1992年,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后,进行了教育改革,共有五项内容,其中第四项就是加强德育。连资本主义国家都要加强德育,更何况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呢?
(二)人的成长发育有个关键期。科学研究发现,人学语言的关键期是0—6岁,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是幼儿园、小学阶段,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关键期是中学、大学阶段,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关键期是青少年阶段,发展身心健康的关键期也是青少年阶段。这就是说,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良好思想品德、掌握必要科学技术知识、发展身心健康的关键期。如果中小学生在这些方面被忽视了,将造成终身的遗憾。
(三)根据最新统计,我国现有小学生10070万,初中生5440万,高中生2430万,幼儿园的孩子2658万,中职生2206万。这就是说,现在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学生已达到2.28亿。再过10年,又将有2亿多青少年进入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接受教育。再过20年,这4亿多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素质将决定我们劳动大军的素质,进而将决定我们的民族素质。如果不加强德育,我们的未来堪忧。
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加强中小学校(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正因为这样,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就曾强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今年还将召开中小学德育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就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锻炼、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探索课程德育等问题展开研讨。
这说明,德育是首位,德育是方向,德育是灵魂;德育是教育之本,德育是教育之基,德育是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德育,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二、要把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要探究课程德育
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共上课9522节,由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毕业共上课13000节,这说明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加强德育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要将德育渗透到课堂和课程之中。加强德育与搞好课堂教育教学改革是盐和水的关系。因为有水,盐才溶解融化,无形无痕;因为有盐,水才有滋有味。我们要建立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过去,我们上课往往就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现在,我们要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一起通过课堂来教给学生。这是新课程、新教材的灵魂,我们要通过课堂和课程达到学知、立德、做人三个目的。
(二)要加强社会实践锻炼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与过去的教育方针相比,它增加了“为人民服务”和“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特别强调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问题,这是我们加强德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中国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
加强社会实践锻炼,要做好一系列工作。
其一,升降国旗要做好,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国旗下讲话。
其二,要过好团日、队日,开好班会。要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准备充分,给学生留下长期印象。
其三,要请英模人物给学生作报告,要用英模人物亲身的经历、感人的事迹、无私的风格,有血有肉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全国劳动模范许振超曾给青岛高中生作报告,他用他在青岛港工作30年,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事迹,用他从一个初中生,成长为一名掌握现代技术的“桥吊专家”的经历,用他带领他的桥吊队两次刷新集装箱单船装卸作业效率世界纪录的壮举,告诉学生: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可以没有知识;一个人可以没有进入高等学府,但不可以不学习;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事业。学生听了,内心震撼很大。
其四,要搞些参观活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城里有条件的学校,每年要组织学生参观一个农村,参观一个社区,参观一个工厂。
加强社会实践锻炼,意义重大。其一,有助于中小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理解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主义意识。其二,有助于中小学生了解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绩,更加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其三,有助于中小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和他人、个人和集体、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这正是独生子女所欠缺的能力。其四,有助于中小学生开阔眼界,增长才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三)要改进思想品德课与思想政治课
思想品德课与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这两门课要改革,要加强建设。首先,要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传统精神、革命传统精神作为有机的内容融入课程。其次,两门课的目的是传授知识,陶冶情操,养成习惯,这三者是有机的整体,不能只是传授知识。再次,授课内容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群体实际,要喜闻乐见,通俗易懂,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还有,要采取参与式、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最后,要综合考核,改变过去单纯笔试,单纯考知识的做法。
(四)要改进操行评定,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其一,由写给家长改为写给学生,由第三人称改为现在第二人称,就是由过去写给家长的“该生……”改为现在写给学生的“你……”。其二,由主要是对学习成绩的评价,改为对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其三,由粗糙的、枯燥的、雷同的语言(不看名字听不出来是说谁的)改为色彩斑斓的、突出学生个性的语言(不看名字也能听出来是说谁的)。其四是由终结式的评语改为形成性的评语,要把学生的发展进步变化写出来,主要是和他的过去比。
山东烟台一位老师给学生写下了如下操行评语:
小家伙,你的画画得棒极了!教师节时你送给老师的礼物,我至今还挂在书桌前,每当看到它,就似乎看到了你天真的大眼睛。每天中午,我总是默默地观看你分饭时那不太熟练的动作,那认真的表情,那穿梭于食堂与班级的忙碌的身影。你总是最后一个吃完饭。一个学期过去了,孩子,你辛苦了。老师多么希望你在学习上也能像画画一样专心,成绩也能像画画一样出色,对待学习也能像分饭一样认真,那你远在日本的父母和养育你多年的祖父母将多高兴啊。
家长对老师的评语又写了评语:
班主任对学生的评语写得何等好啊!这篇评语没有一丝的说教,完全以平等谈心的方式成文。读来亲切感人,并充满着老师对学生的浓浓温情。这篇评语,是在老师仔细观察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写成的。文中通过分饭与画画两件事,把学生的特点写得生动、具体、准确,一个活生生的形象跃然纸上。评语中因材施教,教他以自己之所长,克服自己之所短,鼓励中有希望,希望中有要求,一字一句浸透着老师的心血,字里行间饱含着老师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如果没有总是默默地观察的高度责任心,无论如何是写不出如此切合实际的评语的。评语点燃了孩子心灵的火花,必将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放出光彩。
(五)全员育人
学校德育工作不仅是班主任、德育课老师的事情,也是全体教师的事情,是全体员工的事情,全体教职员工都要负责。
三、要创新德育
(一)按照德育总的要求开展工作
德育总的要求,是“四个做起”和“四个统一”。“四个做起”即从增强社会主义情感做起,从树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的总的要求。“四个统一”即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根据上述精神,教育部构建了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系统工程,分学段、按年级确定德育内容的重点要求。小学要着重进行“五爱”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初中要着重进行国情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品格修养教育和青春期教育;高中要进行初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毛泽东思想教育,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
(二)根据四个原则改进工作
德育要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坚持培养“四有”新人;二是坚持“三贴近”,即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群体实际;三是坚持知行一致,把学习理论和投身实践统一起来;四是坚持教育和管理相结合。
根据这些原则,要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注重针对性、故事性、实效性,克服形式主义倾向;要针对新形势下中小学生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品格修养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要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要加强团队和学生会工作,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建设,在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要学习借鉴国外开展德育特别是养成教育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实际,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
(三)德育要为学生幸福奠基
德育工作要使学生生活得幸福,充满阳光。德育是在学生的交往和活动中开展的,学生在德育中成长发展,德育要紧紧和学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要紧紧和学生的发展、未来联系在一起,为他们终身幸福、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德育,要使学生有理想,有朝气,生活充实,幸福愉快,健康成长。总之,德育要让学生积极向上,人格健全,要让学生生活充满欢乐,洒满阳光。
【王文湛,教育部原副总督学、原基础教育司司长】
责任编辑/刘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