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成“一个转变

2011-12-29

中国德育 2011年12期

  李辽宁:完成“一个转变”,凸显“三大功能”
  
  思政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政课要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必须完成“一个转变”,凸显“三大功能”。
  
  完成“一个转变”:从关注单一价值主体
  向关注多元价值主体转变
  
  思政课的主要目标,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思想和理论武器;二是要教育学生学会运用这一思想和理论武器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自觉为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做贡献。这一目标的充分实现,需要厘清思政课的不同价值主体及其内在张力,特别是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价值诉求。
  所谓价值主体,指的是与客体存在价值关系的各种主体的总和。既包括个体的人,也包括以个体的名义结合起来的共同体,如国家、政党或组织等。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其主体通常是指教育者(施教主体)和受教育者(接收主体,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亦即“双主体”。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是学校教师以及相应的教育部门;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则包括学校、家庭、企业、军队、社区、农村等,教育者的含义也更为广阔。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凡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价值关系的个体或者群体,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主体。这些价值主体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和方法。换句话说,一定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价值取向是由该时期所涉及的不同价值主体的价值取向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这里,我们是从狭义上来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以高校思政课为主。
  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主体可以概括为四个:国家、执政党、社会和个体。国家的价值诉求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地位;执政党的价值诉求是维护其执政地位;社会的价值诉求是维护社会稳定有序与文明进步;个体的价值诉求是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在我国,国家和执政党的价值诉求是统一的,即都是为了维护党的执政地位、促进国家的稳定发展。就个体和社会来说,其价值诉求是千差万别的。长期以来,思政课关注更多的是国家和执政党层面的价值诉求,对于个体和社会层面的价值诉求考虑不够。在很多大学生的心目中,思政课主要是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辩护,仅仅关注执政党这一个价值主体的诉求,这是导致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必须从关注一元价值主体向关注多元价值主体转变,特别是从教育者的需要向受教育者的需要转变。
  毫无疑问,在多个价值主体并存的情况下,需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这种价值主导不是别的,就是政治方向的主导,以国家意识形态作为标尺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与国家意识形态是完全一致的,坚持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就是要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总结提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各种社会思潮。在思政课中,这种主导性必须得到充分的体现。但是,主导不是代替,更不是压制,它包含着对不同价值主体诉求的尊重和包容。就社会和个体价值主体的诉求来说,只要不存在政治方向上的问题,无论其价值观念多么千差万别,都应该受到尊重,在一元政治主导与多样价值共存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就思政课而言,无论是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确定上,还是在教学途径和方法的选择上,都要充分考虑不同价值主体的利益诉求,特别是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利益诉求。
  
  凸显“三大功能”:解释、减压和提升
  
  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具有众多的社会功能,比如引导功能、激励功能等。在这些功能中,与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利益诉求联系最为密切的主要是三个:解释功能、减压功能和提升功能。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需要从凸显这三大功能着手。
  解释功能。思政课的内容必须能够对当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做出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很多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这些课程与现实状况存在较大差距,用课本知识难以解释现实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特别是一些热点前沿问题。因此,思政课教师要自觉跟踪和深入分析现实生活中随时出现的热点现象。比如,美国的“占领华尔街”,媒体仅报道了事件过程,对于事件的本质也只是从美国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从思政课的角度讲,这种分析是不够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待这个现象,提升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的解释力和批判力。再比如,对于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为何突出以及如何看待的问题,学生经过讨论认识到,我国现代化道路不长,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一百年甚至更长时期才能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必须面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一百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消除的矛盾和问题。有了这样的历史视角,学生对当前我国社会问题增加了一份理解和宽容,也提升了学习思政课的信心和兴趣。
  减压功能。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所面临的各种压力也越来越大,学习压力、竞争压力、生活压力、就业压力、恋爱压力、人际交往压力、来自家庭的压力等,这些压力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尽管在高校有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但是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愿意走进心理辅导机构,更多的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心理压力的严重程度。一些网络语言的流行,如“鸭梨(压力)大”、“伤不起”等,成为学生缓解压力的一种娱乐方式。考试不及格、失恋、人际关系紧张等导致的校园惨剧也时常见诸媒体。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承担着“育人”的重任。面对大学生心理压力过重的现象,更不能袖手旁观。我认为,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途径,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在教学理念上,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在教学内容上,围绕大学生成长需要,建立大学生心理需要状况监测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聆听和收集大学生的呼声,把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思想问题和日常生活问题作为思政课的课堂和课外教学的重要内容,拓展大学生宣泄情感的渠道;在教学途径和方法上,更加凸显隐性教育。
  提升功能。通过思政课的学习,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一方面是增加学生相关的知识储备。比如,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学习,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及其立场、观点和方法,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情和史情;等等。这些都是从知识层面来提升素质,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通过对思政课的系统学习,改进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其独立思维、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从目的和意义上讲,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提升,它对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更为重要。为此,在具体的教学方式上要更加体现艺术性。除了课堂讲授的方法以外,还要探讨和运用社会调查、专题讨论、情景模拟、专题辩论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参与到备课、讲授、反馈等教学过程中来,分享其中的艰难和乐趣。只有这样,大学生才会对思政课“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
  
  杨锦:我们需要你
  
  在我看来,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思政课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培养我们的主人翁地位和社会责任感。也有部分学生从情感上采取拒绝、冷漠、反对等否定性的态度。同样的教师、同样的教室、同样的教学内容,态度何以相差如此之大?由于受到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的头脑中都有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和观念,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当自己的思想“底板”和思政课的内容相碰撞时,自然反应各不相同。
  
  我大学的同学多是“80后”,就业问题是我们常聊的话题。从我刚进大学,就听说了“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就业的问题也变成我们一入学就要考虑的问题。有些人认为学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对将来找工作的作用不大。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他们认为只有能提高自身技能的课程才“有用”,如英语、计算机等。他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脱离社会、脱离市场经济,没有实用。还有人认为思政课的学习对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帮助不大,甚至认为有些理论内容与现实根本不符,对思政课缺乏学习兴趣。上课点不点名考试划不划重点成为了我们最关心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大学生生活阅历较少,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主要以书本的间接经验为主,我们的价值评判标准都是理想化的,以这样的标准去看待现实丰富多彩的世界,不可避免地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很难看到问题的本质,容易产生错误的理想、信念甚至世界观。
  思政课何以拯救“迷失”的我们?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音乐、文字、言语、图片和动作结合在一起时,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大脑。如果思政课能够及时关注热点,注意与社会热点问题的结合,教师及时拓展理论前沿思想,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将一些时政热点事件引入课堂,展开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探讨,通过讨论、辩论等形式,让我们在自主活动中体验、交流。通过“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才能激起火花”,我们希望思政课老师在课堂中更多地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有些理论由我们自己讲出来,远远比老师讲出来更能记忆深刻,也更容易被同学理解和接受。
  思政课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思索,学会辨别,更要学会创新。成功的思政课,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以科学的态度看待社会问题,力求学生能够与自己阐述的思想达成共鸣,从而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有时候,学生缺乏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要么过分夸大自己的优点,要么过分低估自己的能力。也有些同学心理承受力较差,不能从容面对学习、生活和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造成心态失衡,从而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希望思政课老师能够多和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及时解决学生生活上、学习上、心理上的问题,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是引导者。一堂课的成功与否,除了老师自身的因素,更多的在于学生自己。现今社会网络这么发达,有些知识和信息老师也不一定了解,然而学生对于新事物总是充满着好奇心,希望在每一节的课堂上都能接收到一些新信息、新知识。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矛盾,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师生才能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6qrfgCr1palmZM4BjPbSLUjv2n+NjzEbLsTIdEoZjWc= 刘亚琼: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争宠”
  
  谈到思政课,我认为影响学生课程感受的因素是多样的,也许可以从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程和老师这点说开去。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程?
  
  我认为,实用性、现实性和新颖性是三个重要因素。实用性就是学习这门课对学生来说有无用处,能否掌握技艺、实现升学、增加见闻和心灵指导。现实性就是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能解释和指导现实。新颖性可以表现为观点的新颖,也可以是案例或证明方式的新颖。拿哲学来说,看似飘在天上,“不食人间烟火”,可却与人生有密切的关系。多数学生面对看似冰冷的哲学原理,可能只有枯燥无味的感觉。哲学对于生活的作用,需要老师来引导和点拨。2006年,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听课人数达到850人,超过了王牌的经济学导论课。而在我国,近年来《百家讲坛》长盛不衰。可见,生存工具不是学生的唯一需要,精神需求也非常重要。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首先,希望老师是专业的。课堂上,老师能够做到将理论知识系统地、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们讲解并得到基本的认同。但是,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学生们受到各种思想的冲击,会对很多理论和现实的问题产生疑惑,比如“共产主义到底是否可以实现”,“中国是不是越来越像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多党竞争到底哪个更适合中国”,等等。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我也经常会被其他学院的同学问到这些问题,他们想听一听正统的观点是否有说服力,听一听我们的心声是什么。不是每个问题我都可以答好,让别人心服口服地接受。所以,我更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能够将这些敏感问题和现实问题剖析清楚,我也可以借此告知他们。倘若我们被问到这些命题的时候,避而不谈或者谈得不透,都可能对老师的专业性、理论的正确性和现实性产生怀疑。因此,解决学生们的现实困惑对老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其次,希望老师的观点是可靠的。老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还是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或是仅仅照本宣科、没有自己的任何见解,学生们是可以感受到的。如果老师对马克思主义没有坚定的信仰,学生们则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如果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描述学生的心理,就是——你自己都不信还要让我信?相反,如果老师的见解源自真心并且对社会上的非主流观点分析深刻透彻、批驳有力,学生们就会心悦诚服。
  然而,我认为过度乐观描述我国当前国情是不妥的。如果书本的宣传和老师的教导与学生的亲身实践是冲突的,就会衍生出更深的怀疑。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学生就很难再信服这门课的任何说教。这种不信任感甚至还会泛化。比如,在介绍我国当前的民主制度时,如果一味宣传中国当前的民主是最高级、最完美的民主,它代表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而学生会发现,参加人大代表选举时,并不知道候选人长什么样,对候选人的经历和政见不了解,并不认同候选人可以完全代表自己的利益,也没有感受到民主的完善,这样就可能会引起对老师观点、理论内容的质疑。这无疑会影响到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也不利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反倒不如在课堂上对我国民主进程的发展性和阶段性直言不讳,效果或许更好。
  再次,希望老师是有吸引力的。良好的仪表体态、言谈举止,幽默风趣、亲和力强,老师的个人魅力依然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中国人民大学有位老师,他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上的激情澎湃如同演讲,有时还会朗诵毛主席的诗词或唱几句歌,深受学生喜爱;在思想道德修养课堂上,有位老师温文尔雅、风度翩翩,讲授时娓娓道来却发人深省,给学生许多丰富的人生启迪。
  总之,思政课并不是天生就不受“宠爱”,只要了解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程和老师,就能“俘获”学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