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建军:教师要从失败感中解脱出来

2011-12-29

中国德育 2011年12期

  我接触过很多高校思政课老师,总的印象是好的。但是,也隐约感觉到似乎许多人都有一种失败感:个人成功体验不足,心情有些压抑,胸中常有不平之气,张口就发牢骚:学生素质差,不爱听思政课,教学效果不理想;学校不重视,科研不成功,职称不如意,等等。这反映出相当一部分思政课教师精神状态不佳,甚至可以说是被一种失败感笼罩着。
  教师的精神状态问题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思政课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我们对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十分关注,但是对于他们的精神状态却关注不够。他们对工作是否满意?是否怀有信心?是否有成功的体验和持续工作的动力?一句话,他们工作和生活得是否快乐?这样的话似乎没有人问过。其实,据我观察,相当多的思政课教师并不快乐。老师如果不快乐,怎么能感染学生呢?如果大家都不快乐,怎么能有幸福感呢?又怎么能完成“教”和“学”的任务并达到更高的要求呢?
  许多思政课教师之所以不够快乐,当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我认为,就最根本的原因来说,则是出自对思政课教学效果的不满意,出自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对党、国家的未来的忧患意识。这体现了我们的教师对党和国家的高度责任感,他们常怀忧国之心,是政治素质高的表现,是值得称赞的。他们深刻意识到了高校思政课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性,真心实意地想把思政课教好,使其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但他们又确实感觉到力不从心,教学的实效性与这一目标存在很大差距。很多教师始终处在教学效果不佳的纠结之中。可以说“效果不佳”成为教师心中解不开的心结,也使他们常常心情沉重、愁眉不展。忧国忧民当然是好的,比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好得多,但如果思政课教师整日苦着脸工作和生活,好不好呢?也并不好。对自己不好,对学生更不见得好。
  说到教学效果,其实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实际效果究竟如何,二是如何看待和评价这一实际效果。对广大思政课教师来说,一方面,确实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实际效果的问题,而且大家也正在努力;另一方面,也有一个如何评价自己的工作效果,如何评价效果佳与不佳之标准的问题。依我之见,大家通常的评价标准偏高甚至过高了。而在过高的标准面前,除了少数出类拔萃的人以外,多数人都是“失败”的。以前我们见到一些宣传法轮功的人,他们兴高采烈,认为自己宣传得特别成功。其实,只要仔细看一下就会发现,真正听了他们蛊惑而跟他们走的人微乎其微。老实说,他们的效果与我们思政课的效果相比差得远了,但他们却觉得自己是成功者,而我们虽能影响大多数同学,但却自我认定是失败者。这是一种很不正确的自我认同。
  当然,思政课特有的重要性使人们对其有很高的期待,党和国家对此也有很高的要求并提出要让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这是对的,应该提出这样高的要求和目标。可是,最高的目标并不应直接成为衡量多数教师工作成效的标准。大家知道,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是不容易的。尽管“05新方案”实施以来,由于多方面采取了较大力度的措施,教学效果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但实际效果相对于“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目标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不少教师以及社会上不少人以这样的高标准来要求和评价教师的工作,对思政课实际效果忧心忡忡。其实,我们心里要明白,就任何时期的现实来说,让所有的学生都“真心喜爱”思政课是不可能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让尽可能多的同学“真心喜爱”。这就意味着,当现实中确实有一些同学并不“真心喜爱”时,我们要承认和接受这个现实,把这看作是合理的。只要我们尽心尽力了,我们就可以坦然面对。尽管不是所有的效果都那么圆满,思政课教师也不必整日愁眉苦脸,应该快乐地、自信地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改进工作,逐步改善教学效果。我相信,只要思政课教师更快乐一些,更阳光一些,学生们也会受到更积极的感染和影响。
  思政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对目标和现实之间保持一个模糊度和弹性的空间。打个比方,假如齐白石的画展出时标价10万元,而真正出售时可能只卖了5万元。10万和5万这两个价格都是真实的,二者之间存在的差价空间也是合理的。我们不能因为卖了5万就要求标价只能标5万,否则就贬低了齐白石书画的艺术价值;也不能因为标价10万就真卖10万,这样很可能是有价无市。
  就思政课的课时数来说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就我所知,许多学校并没有完全按照规定的课时数安排教学。换句话说,是它们私自压缩了思政课的课时。思政课教师当然会有意见,此事也确实反映出有的学校对思政课不够重视。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这里面是否也有一个合理的差距空间的问题?课时数具有二重性,它既是教学的一个指标,同时又是政治地位的象征。从政治上说,思政课的课时必须多一些,比如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规定6学分,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极端重要性,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但从实际教学上看,这么多的学分或课时数很不容易安排,不太符合教学需要,这也是实情。于是,有些学校就直接或变相地减少了部分课时,比如削减到了4学分甚至更少。从一定意义上说,规定课时与实际课时的差距也有一定合理性。一方面,不能因为大家达不到这个学时数就取消文件的规定,否则就贬低了该课程政治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不必因为只能如此的规定,就一定在教学实践中完全照搬。
  评价思政课效果也应这样来考虑。一方面,“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目标要求,从政治上来说是正确的,是必要的。如果降低了这个目标要求,就不符合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性质和思政课教师的神圣职责;但另一方面,现实的教学效果并未达到这样的目标也是真实的情况,确实有一些同学并不“真心喜爱”思政课,我们不能掩盖这一事实。因此,当目标与现实之间就有了差距,我们当然要尽力缩小这个差距,但更要始终承认和面对这个差距,把这个差距的存在看作是合理的。这个差距的存在不是思政课的错,也不是广大教师的错,甚至并不是任何人的错。这是社会现实,是合理存在的现实。反过来说,假如学生们把思政课教师的话当圣旨,你说一句,他们就百分之百地相信这一句,那才是真正可怕呢!如果是那样,恐怕老师们谁也不敢对学生讲话了。
  总之,我是真心希望广大的思政课教师能够快乐。这不只是他们个人的幸福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思政课能否对学生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我们要实事求是,想得开、放得下,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只有这样,思政课教师才能从失败感和失望中解脱出来,才能更多地看到成绩和希望,才能真正快乐起来。
  
  刘世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有提升空间
  
  大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学识水平较高,对社会其他群体有重要影响和示范作用。因此,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点群体,这也决定了高校思政课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中的重要地位。2008年7月8日,刘延东同志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讲话中提出,争取再用四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状况明显改善的目标。现在看来,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教材建设进一步规范、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学方法进一步改进、学科建设进一步推进、齐抓共管格局进一步形成,都标志着重视和加强的力度很大。但是,我感觉在改进和完善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
  一、对认同度的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分析,数量虽上去了,质量还有待提高。北京高校做了一个《北京市师生思想状况调查》,30岁以上群体对主流价值体系的认同不如30岁以下群体。数据表明,学生的认同度比教师的还高。这和全国其他高校的调查相吻合,也反映出了实际情况,因为30岁以下教师的成长没有受到改革开放之初自由化思潮的冲击。但是,通过以访谈和回答主观题为主的质性研究结果发现,学生的这种认同质量并不高,不是真的信服,而是一种低层次的认同,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都没有达到。这种现状,距离“用‘一面旗帜’凝聚新一代、用‘一条道路’引领新一代,用‘一个理论体系’武装新一代”的要求还有差距。曾经有一个专家去学校讲座,问学生:“谁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结果整个礼堂没一个人说话。专家不悦地说:“党和国家对你们这么关心,期望这么大,你们却不关心国家大事。”有个学生不干了,站起来说:“国家对我们的期望大,我们也信任党和国家,我们都信任到不过问了还不行么?”这就反映出学生认同的质量不高。
  
  二、对课时的分析表明,我们在重视和加强上做得很好,但是在科学性上还应更严谨。重视就增加课时,越多越好吗?多少为宜?开设的课时数能否反映出对教育体系的深化,能否说明对教育规律的认知程度和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这个问题需要论证。我们总问课时够不够,没人问多了没有。事实上,有些课的课时确实多了。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目前是每周四个学时,这四个学时是不能连着的,因此任课老师每周要与学生见两次面,效果可想而之。这是一种尴尬,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我个人认为,这个课每周有三个学时就够了。为了满足课时数量,各高校也有自己的对策。有的安排大班课,有的安排在晚上。总之,提起思政课的课时,同行教师都心照不宣。
  三、思政课内容体系的时代性、创新性值得称道,但是稳定性应该加强。我们已经加强了统编教材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集中编写中,科学性和针对性都有了突出的体现,形式和体例方面有所创新,逻辑结构更加严谨,具有导向性和权威性,但是稳定性不够。一线的教师发现,教材每年都在变,我们的公共理论课体系虽然已经稳定下来了,但是一些原理的表述依然每年都改,并不完全是充实新内容的原因。比如,我们增加了党的新文件精神和代表大会的内容,这是理所当然,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和创新成果是体现在党的代表大会上的,这个完全可以跟学生讲清楚。那么我们讲不清楚的是什么呢?是这几个理论形成的背景在变、表述在变,这就不应该了。我们可以充实新内容,但是稳定的内容应该是经典的,表述不应该经常变。我有一个不成熟的观点,为什么宗教这么多年依然保有生命力?因为它有一个大家共同遵守的简明的教义,这个内容是稳定的。为什么我们改革开放之前,虽然物质生活贫乏,但是精神却依然充实呢?因为那时候人人都有一本《毛主席语录》,使用的是同一种话语体系和价值标准。我们希望现在的思政课体系也能够稳定下来,甚至连基本原理的表述都不要变。要充实新内容当然可以,但是体系原理应该是大家共同遵守的。我们没有必要把政策在这个课堂上讲得那么细,概论就是概论。
  四、教学方法规范化进展较大,但是思想理论课学科化、评价量化的倾向还大量存在。我们已经注意到启发式、研究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但是学生自觉参与和体验太少,双主体教学、从研究学情开始备课仍然不够,真正改革起来老师需要下大工夫。我认为,通过比较的方式更能使学生信服——一个是纵向比较,原理之后讲故事是一种好方法,讲身边事,讲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一种是横向比较,我们以前经常和周边不如我们的国家比,不敢和发达国家比,特别是现在的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悲观情绪,盲目地崇洋媚外,觉得我们和国外的差距很大。我觉得完全不用,张维为的《中国震撼》就是很好的教材,如果拿这本书出去讲课,学生一定心服口服。书中将中国与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做了客观的比较,优点就是优点,不足就是不足。结论是:套用西方模式建立的非西方国家没有一个是成功的。有人说,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我想问,有多少人真正去过非洲?非洲90%的农村是没有电的,中国又有几个看不到电的农村?我们要理直气壮地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看数据,看事实。你到纽约看一看,到华盛顿看一看,机场是破旧不堪的,地铁到处锈迹斑斑,为什么?因为美国是竞争性的多党制,在竞选的过程中劳民伤财,政府只管自己任期内的事情,很少做长期规划。而我们国家是多党合作性质的,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中长期规划。我原来以为,我们只有走到周边国家才感觉中国自豪,现在走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看一看,中国依然自豪!现在再反思纽约和伦敦的骚乱,这个感触就更深了。这种比较,让人心服口服。所以说,课堂生动有趣了,学生的心自然就回来了。
  五、考核方式强调改革较多,而对考核的测量评价的效度、信度以及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有所忽视。当前我们强调如何考试改革,如何从客观考试里面走出来,但是没有控制另外一头,考试改革有些失控。有的为了改革而改革,为了完成任务而改革;有的为了取悦学生评教而改革,结果基本的内容考核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几个人弄出一篇论文或者下载资料整合整合就完成了。学生学完思政课应知应会的基本内容都没有掌握,社会主义性质是什么,什么是立国之本,什么是立党之本,统统都不知道。有的大学生在网上调侃道,现在连高考前复习过的一些内容都答不出来了。
  与此同时,精彩一课、精品课件的建设,要想真正进入课堂、符合一线实际需要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一线的教师还在期盼。
  瑕不掩瑜,高校思政课只要从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战略高度,沿着高举旗帜、遵循规律、改革创新、强化基础的思路,就一定能够破解难题,取得成效。
  卿素兰:解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症结
  
  为了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认为“两课”教学内容针对性强的仅占6.2%,而认为教学内容一般的达43.1%,认为针对性不强的占20%;53.1%的高校领导认为“两课”教学的主要方法是灌输,采用互动式、研讨教学方式的只占23.1%”。学生期待教学内容“观点新颖,内容充实,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大部分大学生希望思政课能够对社会问题正确思考,关注国际社会发展的态势,他们喜欢多媒体教学、电影教学、实践考察、生活实践,社会调查、演讲论坛等授课方式。自中央16号文件发布以后,中宣部、教育部发布了相关文件,采取了系列措施,以期促进高校思政课的有效性,尽管有了较大改观,但是大学生逃课现象依然严重,实效性不强。那么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如何解开症结?这就需要我们深刻思考和创新行动。
  
  大学生的单向性认知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三山实验”,证明了儿童的“自我中心”和“我向思维”方式,即只能从自身所处的角度看问题,不能从他人的“观察”角度看待,不管环境如何改变,儿童总是以自己为中心,以为自己看到的,一定也是他人看到的,很难理解他人的认知视角所建构的观点。
  这种现象在大学生群体身上依然存在。对于复杂事物的看法,他们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对“眼见为实”的过分肯定,尤其在缺乏知识背景和理论思维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认知单向性倾向,导致难以去理解和深刻分析不同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下的事实和事件。高校思政课难上,一方面源于现在的信息传播媒体增多(如网络、电视、电影、社会经历),学生容易获得国际形势与现实社会事件等各种庞杂信息,另一方面源于大学生的认知单向性,他们更加坚信自己亲身感受到的或者说先入为主的观念和理念,认为自己所见所闻的现象和观点是充分正确的,足以否认他人包括教师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甚至对教材内容持怀疑、漠然、无所谓的态度。
  大学生本质上还处于青年初期,他们在人格、心理、思想方面仍然不够成熟,他们对一些社会事件的看法还比较片面,对自己和关于世界的观点还没有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认识和评价,尤其是对复杂环境中多样化信息的认知和处理,缺乏综合的逻辑分析和思维决策能力。例如,在思政课的学习中,往往存在许多偏激观点和行为方式,问题的实质在于学生认知的单向性或是从众心理,他们缺乏多向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很难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决策。因此,思政课教师除了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存在认知局限性的客观实在外,关键还要在教学中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对历史的、现实的事件进行展示,剖析历史事件和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有争议的难点问题,这样一方面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背景知识,锻炼学生理性的思维分析能力和运用历史背景知识理解和综合看待历史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认识力和判断力,揭示大学生的认知偏差点及其产生偏差的原因,从而让学生自觉自愿、自立自为去改变思维方式中的认知单向倾向。
  
  
  思政课教师的教育力和影响力
  
  在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中,已经拥有了一批理论水平深、态度认真、教学精彩、富有吸引力、受到学生喜爱和欢迎的优秀教师,如安徽师范大学的房玫老师、大连海事大学的贾凤姿老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李晓娥老师、北京理工大学的崔建霞老师等;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还存在思想上不重视甚至逃课等诸多问题,其症结在于教师的教育力和影响力还不足,那么到底如何提升呢?
  教师学问钻研必须“真”。只有真,才能发掘出富有哲理的东西,从而启迪和影响学生,才会受到学生欢迎。大连海事大学思政课教师贾凤姿老师说:“只要学问钻研得‘真’、课堂付出得‘真’、对待学生感情用得‘真’,思政课一样可以成为启迪思想、感化心灵的热门课,能够成为讲得精彩、学生真心喜爱的“招牌课”。然而学问的精深,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尤其是现阶段有一大批年轻教师,经验和学问的深度都存在局限性,因此教师需要真正钻研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才能提高课程的感染力。
  加强人格与政治修养。教师要有带头示范作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不仅要求思政课教师学识渊博,更要求他们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马克思主义政治修养,具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坚定不移的个人信仰,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特征,发挥人格魅力的巨大影响力。复旦大学学生对年轻教师陈果的评价是:老师把课讲得这么美,当她的学生很幸福!这样的思政课才会入耳入心,让学生终身受益。
  优化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师资力量,吸纳优质教育资源,是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上海师范大学充分挖掘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资源,打破了思政课教学原有的“围墙”,引进哲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学科的专家、教授,形成“大思政”格局和教学的“项链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思政课专职教师把握课程主线,把其他学科专家像“珍珠”和“钻石”一样镶嵌在思政课这条项链上,进行专题讲座,实现资源整合。可见,智慧地引进和创造性使用精品课程资源,有利于提升思政课程的深度、宽度和吸引力。
  创新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单一古板,照本宣科,严重影响思政课的实效性。只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晓娥老师提出了“讲授法 + 演讲赛 + 辩论会+ 答记者问 + 专题报告 + 疑难辅导+ 调查访问”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讲授”侧重理论的系统性,“演讲”激发学生的热情,“辩论”活跃学生的思维,“答记者问”消除学生的疑虑,“专题报告”突出重点问题,“疑难辅导”解决难点问题,“调查访问”使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才是学生喜爱的,同时可以引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坚定信仰并着力提高演讲水平。缜密的逻辑论证和激情燃烧的演讲,常常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演讲表达技能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课堂演讲水平,以坚定的信仰、充满激情的演讲,引领大学生的情感认同、价值观认同,从而真正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育力和影响力。
  
  郁树廷:将博雅教育理念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
  
  今年是我国《教育规划纲要》落实年,也是思政课建设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2004年重要批示的第7个年头。在充分肯定高校思政课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们距离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思政课应是主渠道,思政课教师应是主力军。在思政课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既要反思传统教育的弊端,更要吸收世界各国教育的先进理念与经验。
  
  一、博雅教育理念及其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
  现实意义
  
  博雅教育也称文雅教育或自由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1828耶鲁报告》博雅教育理念核心内容是: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完整的教育;致力于奠定学生广博的知识结构;致力于训练和装备学生的心灵,也就是说用知识充实心灵并使之力量扩增。19世纪中叶,英国大教育家纽曼在出任校长时指出:“真正的大学教育是什么?不是专业教育,不是技术灌输,而是博雅教育。大学的理想在于把每个学生的精神与品行升华到博雅的高度。这样的人首先在精神上就是健康的。”博雅教育理念主要针对现代大学教育中的实用主义、工具主义、功利主义的弊端,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
  我国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不是专门培养学生的某项技能和专业知识,而是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培养和引导,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其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博雅教育的目标则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和人文精神,从而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处事。从目标来看,二者具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政课教学的功能体现在启迪思想、转化意识、塑造人格和指导行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具有一定的哲学素养,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自觉增强道德情感和信念等。而博雅教育的功能在于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欣赏品位和增强人性修养,培养学生的高雅气质和人文精神;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自觉追求高尚的审美理想,塑造完美的人格;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正视挑战、参与竞争,应付艰难的考验;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能够总结过去、探索未来、开辟美好的前程等。由此而论,思政课教学的功能与博雅教育的功能是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博雅教育理念是可行的,也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二、融入博雅教育理念,
  增强思政课功效
  
  第一,加强思政课与博雅教育课程的内容融合。思政课教学内容涉及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学、美学等多门学科,而博雅教育涵盖面包括了哲学、历史学、文学、艺术、语言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二者有许多共融之处。我国思政课内容所涉及的相关学科是一个庞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群,与博雅教育有相当高的契合性。因此,我们可在思政课中引入博雅教育的相关内容,这不仅可以大大丰富思政课教学,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思政课的功效。另外,我们也可将博雅教育中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内容纳入思政课的实践课程环节,比如可通过“我爱祖国”摄影比赛、歌唱比赛,“中外历史人物与社会价值”的大讨论等活动,将思政课教学与博雅教育内容有机融合起来,实现二者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第二,借鉴博雅教育的方法,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思政课和博雅教育各有特色,其成功经验是可以相互借鉴的。博雅教育对我国高校思政课具有借鉴作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渗透性。博雅教育课程侧重培养大学生的人格魅力,注重在多个方面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人格;我国思政课比较注重从正面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有明确的政治方向,注重阵地建设。鉴于此,思政课教育教学也可渗透到学生主题辩论或演讲、作品展示、宿舍文化创建及其他学生课外活动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二是多样性。博雅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具有很大灵活性和多样性,广泛采用了经典阅读、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思政课则比较注重理论灌输。博雅教育这种多样性的方式方法也可以为思政课教学所借鉴。三是互动性。博雅教育比较强调教学的互动性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博雅教育的这种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在思政课教学中得以应用,将会大大提升教学的感染力。当然,我们的思政课必须坚持正面导向,在涉及意识形态方面的相关内容时必须敢于进行正面教育,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第三,建设以思政课为核心的博雅选修课体系。博雅教育要求大学以“学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