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南部地区高等教育及其与中国的教育交流
2011-12-29魏礼庆
世界教育信息 2011年11期
一、美国南部地区高等教育概况
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馆管辖范围覆盖美国南部地区(Southern United states,American South,简称“美南地区”)8个州(包括得克萨斯州、佛罗里达州、佐治亚州、路易斯安那州、亚拉巴马州、俄克拉荷马州、阿肯色州、密西西比州)和1个联邦领地波多黎各。其中,得克萨斯州是资源和教育大州,佛罗里达州和佐治亚州经济较为活跃,教育也比较发达。休斯敦一达拉斯一奥斯汀三角地带坐落着得州医学中心、莱斯大学、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南卫理公会大学和得州农工大学:亚特兰大地区汇集着艾莫蕾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佐治亚大学、佐治亚州立大学、美国国家疾病预控中心、美国南部大学联盟等高校和研究机构。
美国《高等教育周刊》2008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馆领区所辖地区共有高校839所,其中得克萨斯州214所,佛罗里达州174所,佐治亚州134所,路易斯安那州86所,亚拉巴马州65所,俄克拉荷马州57所,阿肯色州49所,密西西比州41所,波多黎各19所。
根据2010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大学排行榜,进入美国大学排名的197所大学中,有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馆领区大学30所,依次为莱斯大学(17位)、艾莫蕾大学(20位)、佐治亚理工学院(35位)、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45位)、迈阿密大学(47位)、杜兰大学(5l位)、佛罗里达大学(53位)、南卫理公会大学(56位)、佐治亚大学(56位)、得州农工大学(63位)、贝勒大学/亚拉巴马大学(79位)、奥本大学(85位)、陶萨大学(93位)、得州基督教大学(99位)、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萨姆佛德大学(104位)、俄克拉荷马大学(11l位)、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124位)、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阿肯色大学(132位)、密西西比大学/得州大学达拉斯分校(143位)、密西西比州立大学/亚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151位)、佛罗里达理工学院/得州理工大学(159位)、中佛罗里达大学/亚拉巴马大学亨茨维尔分校(179位)、南佛罗里达大学(183位)。
美南地区多所大学都在全美大学专业排行中领先,如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在化工、土木工程、环境与卫生、教育管理与监督等30余个专业中名列全美前10名,其中石油工程、财会、档案与遗产专业名列全美排名第一:佐治亚理工大学有生物医学、航天航空、环境与卫生等十余个专业名列全美专业排名前10名,其中工程与制造专业全美排名第一;得州农业大学有石油工程、工业与制造、航空航天等近十个专业进入全美专业排名前10名。
设在休斯敦的得州医学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医学联合体,其中得州大学安德森肿瘤中心、得州大学休斯敦健康科学中心、贝勒医学院等都是享誉世界的医学研究机构。得州医学中心的许多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都处在世界领先地位,如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心血管内外科、神经学、分子生物学儿科等。这里诞生了许多美国和世界第一:美国和世界首例心脏移植手术分别于1 968年和1969年在这里完成;世界上第一个空中急救中心在这里诞生,目前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空中急救中心;钻-60系统开创了放疗的先河。
二、美南地区与中国的教育合作与交流
美南地区大多为石油化工和农业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和稳定,泡沫经济较少。该地区与中国的教育合作与交流也呈现出注重实效和相对稳定的特点。尤其是较为开放的得克萨斯州、佛罗里达州和佐治亚州,与中国开展的教育合作与交流比较活跃。
1.美南地区与中国的主要教育合作项目
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门户开放》最新数据统计,2009-2010年度,在美国持F-I签证(全时学习的外籍学生的非移民签证)的中国学生为127628名,其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馆领区有中国学生17580名,约占1/7。领区中国学生在各州的分布如下:得克萨斯州7132名,佛罗里达州3358名,佐治亚州2590名,亚拉巴马州1446名,路易斯安那州1175名,俄克拉荷马州947名,密西西比州537名,阿肯色州395名。
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馆领区大多数高校与中国院校建立并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如杜兰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开展地湿地研究,莱斯大学与南开大学合作成立中美环发中心,佐治亚理工学院、艾莫雷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建工学院,俄克拉荷马大学与云南大学合作,密西西比大学与青岛大学合作开展语言培训项目等。其中,合作时间长、涉及领域广和投入力度较大的有以下几所大学。
(1)莱斯大学
莱斯大学与南开大学合作成立的中美环境修复与可持续发展中心(简称“中美环发中心”)于2007年3月在莱斯大学正式成立;2008年3月,中美环发中心在南开大学成立。作为中美两国政府有关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工业、企业之间联系和交流的平台,中美环发中心成立以来,在中美两国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双方合作申请课题和项目10余项,双方互派访问学者和交换学生十几人。
莱斯大学与浙江大学合作成立浙江大学量子物质国际合作中心。2006年10月,美国菜斯大学与浙江大学在杭州联合召开量子物质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年7月,双方校长在杭州签署合作成立杭州量子物质国际合作中心备忘录;2008年10月,浙江大学量子物质国际合作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是一个以增强国际学术交流为主要目标的学术机构,每年资助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科学家在浙江大学进行科研工作,开展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2)佐治亚理工学院
佐治亚理工学院/艾莫雷大学与北京大学合作建立工学院。2006年2月,北京大学与佐治亚理工学院在亚特兰大签署了合作共建北京大学工学院的意向书;同年底,佐治亚理工与艾莫雷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与成立不久的北大生物医学工程系举办联席教授会议,商讨建立生物医学工程系的意向;2009年8月,佐治亚理工学院纳米材料系与北京大学商讨建立纳米材料系的意向。2009年秋季入学时,两地三校的生物医学工程系有10名学生同时开始攻读三校的联合博士学位。
佐治亚理工学院与上海交通大学于2006年5月合作开设双硕士学位教育合作项目。此项目面向上海交大在读硕士生和拟申请上海交大研究生的学生,对专业没有要求。在满足上海交大与佐治亚理工学院学位要求后,学生将获得上海交大的硕士学位与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工业工程专业(物流方向)硕士学位。另外,佐治亚理工学院与上海交大合作举办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双硕士研究生项目2010年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每期招收50名学生。
(3)杜兰大学
杜兰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进行湿地研究。2008年12月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期间,中美两国政府签署了《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下的绿色合作伙伴计划框架》,双方七对绿色合作伙伴签署了《关于建立绿色合作伙伴关系的意向书》。华东师范大学与杜兰大学的湿地研究是其中之一,两校的合作被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称作中美合作的范例。
1997年,杜兰大学与清华大学合作成立美中能源环境技术中心,该中心由美国能源部、环境保护署和中国科技部资助。中心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美国清洁能源技术的竞争力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并通过这种技术的应用来保护地区和全球的环境,尤其是发电、输电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清洁煤技术,它通过高效的、负责任的能源生产和应用来促进环境的改善,减少中国持续而快速的经济增长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并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
(4)佐治亚大学
佐治亚大学与无锡疾病预控中心合建公共卫生国际合作中心。2008年12月,佐治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无锡疾病预控中心双方负责人就教育培训、科研合作等事宜进行磋商,并签订了合作意向书。2009年10月,该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开始互派专业人员,开展科研合作。
此外,得州农工大学中美关系研讨会于2003年由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发起,现在已经举办四届,每届都有上百名政府官员、高校、企业及军事部门的领导出席,为两国的相互了解、友谊与合作,乃至中美关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由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一莱斯大学领导高级研修班于2007年在莱斯大学举办。该班25名成员都是中国“985工程”大学的校长、副校长和国内有关部局的领导。中美双方围绕大学的使命、定位、发展战略、校长的职能、师资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以及资金筹措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在许多领域达成了共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除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外,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馆领
区不少中学也与中国建立了联系。休斯敦与北京海淀区
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其中包括休斯敦最有名的私立圣约
翰高中和公立布莱尔高中。休斯敦的拉玛高中与大连二
十四中建立并保持着二十几年的交流关系。休斯敦的西
界高中与黑龙江省建立了合作关系。俄克拉荷马与四川
的6所中学建立了姊妹关系。四川与休斯敦国际友人组
织建立了中学生交流关系,四川每年选派300多名初高
中学生赴美进行三周的夏令营活动。
2010年,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馆领区十几位美国大学校长访华,其中包括佐治亚理工学院校长彼得森、艾莫蕾大学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刘易斯、杜兰大学前任校长柯利、佐治亚州立大学校长贝克、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校长罗森博格、休斯敦大学校长科特尔。
2.汉语教学与孔子学院建设
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馆领区已经有孔子学院11所,依建立先后分别是俄克拉荷马大学、中阿肯色大学、得州大学达拉斯分校、南佛罗里达大学、特洛伊大学、得州农工大学、亚特兰大、肯尼索州立大学、得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达德学院和佐治亚州立大学孔子学院。杜兰大学、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美国南部大学联盟、厄尔帕索大学、北佛罗里达大学已经申报孔子学院。
在今年举办的第九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和第三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馆领区推荐的选手魏柯和沙若龙均获得各比赛一等奖。
四、美南地区与中国教育合作交流
面临的挑战建设
1.面临的挑战
随着中美关系的深化、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国地位的提升,美南地区对中国的了解、理解和合作愿望都在加强,也可以说掀起了一股“中国热”。
然而,美南地区和中国的教育交流还存在一些困难。由于传统和地缘因素,有些州或者说有些院校仍然对文化传统有依赖关系的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交流比较积极和活跃,如佛罗里达州与古巴的交流,得克萨斯州与墨西哥的交流,路易斯安那州与法国的交流;美国政府也在逐步加大在教育中的参与力度,利用交流合作项目推动与中东、南美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交流,弥补自身的不足,寻求一种平衡,在某种程度上制衡中国的发展:另外,有些地方院校只关心学校与区域的发展与联系,对国际交流和外界不关心。
2.对中美教育合作交流的建议
中国逐步从一个教育输出国转变为教育输入国,我们应当未雨绸缪,作好准备,加强宣传力度,吸引美国学生来华留学。在中美教育合作与交流方面,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在与美国的高等教育合作交流方面,美国的特色是小政府、大社会,美国的大学本身就是—个社会,与国内和国外甚至国际机构都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和联系,也是一些机构投资和发展的舞台。我们建议,根据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专长,拨出专款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院校与美国高校建立长期合作项目,以项目带动学科发展,提升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
第二.在与美国的基础教育合作交流方面,美国中小学教育近年来借鉴中国和亚洲等国的长处,对数学和科学教育进行了一些列课程和师资改革;美国的著名私立院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办学理念和方式,是培养美国精英的摇篮。我们建议设立中小学项目基金,重点支持国内中小学跟国外著名中小学建立长期合作项目,提升我国的中小学办学理念和方式;同时,鼓励有能力的中,_、学到国外办学或办双语学校。
(作者单位:中国驻休斯顿总领事馆教育组)
编辑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