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在入文交流和公共外交中作用积极\\贡献重大

2011-12-29张明

世界教育信息 2011年11期

  张明,外交部办公厅主任。曾在外交部西亚北非司、中国驻前民主也门使馆、中国驻阿曼使馆等机構任职,先后任中国驻以色列使馆政务参赞、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中国驻肯尼亚特命全权大使兼常驻联合国环境署代表、中国常驻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代表、外交部非洲司司长。
  很高兴出席今天的座谈会。首先,我代表外交部对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成立30周年表示衷心的祝贺!对从事教育外事工作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30年前,教育部会同外交部报请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以半官方和民间的形式,同外国相应机構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各项工作蓬勃发展,成果丰硕。协会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家半官方机構和民间组织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开展民间教育交流与合作,不仅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推动我国的公共外交和对外人文交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是根据国家外交工作的总体要求,交流协会承办了一批政治敏感度高、政策性强的中外高层人文交流项目,如“美中友好志愿者”项目和美国“艾森豪威尔基金会”学者项目等。二是发挥协会的独特优势,参与我国与有关国家国家年、语言年、交流年的相关活动,巩固和发展了与有关国家的友好关系。三是通过开展民间教育交流,促进了与日本、韩国和东盟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关系的建立和改善。例如,早在中韩建立外交关系前,协会便与韩国开展民间教育交流:在中日两国政治关系处于低潮时,协会连续举办全国性日语演讲比赛,为两国关系的改善创造了舆论环境。四是交流协会取得了“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并积极参加非政府组织国际论坛,在国际舞台上代表中国教育界阐释我国的主张和立场,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形势正发生着复杂深刻的变化。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上升,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正加速与世界融合。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央提出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坚持自己和平发展的同时,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积极促进共同发展。前不久,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再次向世界郑重宣告,和平发展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富民强国、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的战略抉择。
  在这样的国际国内背景下,我国各领域对外交流互动更加频繁,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使命更加光荣,需要各方面、各行业、各领域通力合作,利用各种资源,发挥各自优势,不断开拓外交外事工作新局面。这其中,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是一支重要力量。我们期待并相信,已走过30年光辉历程的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将有更广的舞台,更大的作为。
  首先,交流协会应在民间外交中发挥更大作用。随着我国外交格局不断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方向发展,民间外交的作用日益凸显。作为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联系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桥梁和纽带,民间外交工作受到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关心和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民间团体对外交往,增进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并指出“在当今世界上,民间外交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民间外交,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有利于促进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合作,有利于为国家关系的发展奠定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实践证明,开展民间外交不仅有利于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感情,也可以巩固与各国的战略互惠关系,丰富战略伙伴关系的实质内涵。交流协会拥有规模较大的民间和半官方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网络,搭建了一系列重要的民间交流合作平台,联系着数千家国内外教育机構和民间组织,这些都是我们开展民间外交的宝贵资源。
  其次,交流协会应在公共外交中大显身手。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指出,公共外交作为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开拓方向。胡总书记的讲话第一次把公共外交提升到外交全局的战略高度。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走向海外的步伐加快,我们要面对和化解的外部矛盾和摩擦正在增多。如何让世界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加深与各国的了解与互信,争取一个有利于国内建设的国际舆论环境,是中国由大国走向强国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实现“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的目标,需要我们大力开展公共外交。交流协会在加强与国际非官方教育组织的对话与合作、参与和影响非政府层面教育领域的决议和规则制订、开展教育领域公共外交方面有很大的施展空间。
  最后,交流协会应切实维护好国家利益和安全。当今世界,各类非政府组织发展迅速,一些受到政府资助的国外反华组织,利用其民间身份对我施加影响和进行“渗透”。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能更有力地进行反“渗透”斗争、更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交流协会在教育部和外交部的领导下承办的“美中友好志愿者”项目、美国“艾森豪威尔基金会”交流项目等都是有效配合政府间交流机制、发挥民间优势进行涉外斗争的成功范例。
  各位领导,同志们,站在2l世纪第二个10年的起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发生历史性的大变化,中国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我相信,在教育部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将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为我国的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作出更大的贡献。外交部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各项工作,支持民间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支持国家的教育外事工作。最后,预祝交流协会更好地发挥中外民间教育交流合作的桥梁作用,在新时期取得更大的成绩!
  谢谢大家。
  (文章为外交部办公厅主任张明2011年9月28日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编辑: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