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校长的专业化发展
2011-12-29刘重善
中国教师 2011年12期
现代校长不是行政官员,而是具有专业技术的管理人员。“术业有专攻”,现代校长与医生、律师一样,有其自己的专业。校长资格证的取得,只是校长职业的准入证,并不表明一名校长具备了胜任校长工作的专业技术。校长的职业生涯,就是校长个体专业持续发展的过程。现代校长的专业化,既需满足职业的标准,又要满足专业标准。笔者认为,现代校长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内涵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
一、现代校长要有深厚的教育管理知识
校长的专业化发展,必须依靠校长不断地学习、吸收新的信息和专业知识,才能应对日益复杂的学校管理工作。校长的专业知识,不仅包括原理、规律等书本知识,而且包括富有价值、情感、审美等因素的“个人特征”知识。现代校长应该是一专多能的通才,应当构建以教育管理专业知识为核心的通才型知识结构。校长的教育管理知识,不仅涉及学科知识与管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涉及教育管理的实践性知识。
校长的专业化发展不像教师和医生那样起始于系统的学历教育,而是更多地依赖自己的经验和反思。但经验和反思往往又是琐碎和浅显的,所以,科学、系统的校长专业知识培训是校长专业化发展的捷径。
同时,学习是校长实现专业化的必由之路。校长都有一定的教育实践经验,这是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但还需要深入学习,尽快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力争成为一名有思考力、有创造力的校长。专业化校长应该是教育专家,应该有专业、广博的知识结构,应该树立敏而好学的学者形象。
专业化校长要成为学校文化的引领者,不仅自身要有完善的知识结构,而且要促进学校领导群体构建系统、优化的知识结构,将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
二、现代校长要具备高超的教育管理能力
现代校长,最基本的专业能力是管理人、财、物的能力,更高的要求则是具备独特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智慧。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现代校长必须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潜心提升自己的素养,努力锤炼自己的教育管理能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领导,首先是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校长不能只用权力去管理、调控学校,而要用思想来影响、引领学校。人们常说,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思想有多大,我们的舞台就有多大。校长最重要的是提出思想,把握好教育思想的领导权、教育改革的发言权、教育教学的指导权,并将校长鲜活的思想及时转化为师生不竭的精神动力,转化为师生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
A7J/kX5qVCKY0TPaH0gKuA==专业化校长履行管理职能,是与人打交道,尤其需要高超的管理智慧。专业化校长最基本的管理智慧,就是要淡化管理,强化服务;淡化检查,强化引导;淡化批评,强化激励;淡化刚性管理,强化人文关怀。专业化校长要有超乎寻常的亲和力、凝聚力和辐射力,通过自身的行为,努力去建设有活力的教师队伍、有个性的学生群体以及有文化内涵的校园。一位有思想、有智慧的校长,一所想有所作为的学校,无不以培育优秀校园文化和成就“顶天立地”的人为基础。
三、现代校长要有高尚的教育专业情意
校长的专业情意,主要包括校长专业情感、专业精神、专业品性等内容。其中,校长的品性对于学校管理乃至一所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现代校长要以清新完美的形象、高尚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带领师生,建设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学校。
现代教育以人的发展和解放为最高使命,这就要求专业化校长必须有深刻的人文理性和深切的人文关怀。现代校长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可能地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提升人的价值,促进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师的生命发展。专业化校长应该具有“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思想,从具体的事务管理转向利用规章制度来管理、依靠学校文化来影响,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提高行政执行力。
总之,现代校长应具有教育家的头脑、思想家的眼光、企业家的胆略、学者的见识、宣传家的技巧、外交家的风度。现代校长的专业化发展,不是一个静态的终极结果,而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现代校长的专业化发展,不是校长个体自然而然地生长,而是由校长、教师、学生和学校所组成的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其中,校长在自我定位、创新学习、教育反思中形成的内在发展需求,是校长专业化发展的原动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李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