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好教育在天成

2011-12-29李奇志

中国教师 2011年12期

  编者按:
  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天成学校(简称天成)是2010年暑期才落成的一所九年一贯制社区配套学校。2010年11月,天成的一位教师在判期中考试作文时忍不住违规私拆了密封卷,想看看作者究竟是不是自己的学生。结果发现并不是,但那位教师还是为之赞叹、自豪不已。这段作文是这样写的:“小学时,我打架、喝酒、抽烟、欺负比我弱小的同学。到了天成我才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我相信,有一天我也可以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这并非什么惊人之语,那位教师为什么如此激动呢?
  校长唐文红说:“这份自豪和激动,换了哪一位天成教师都可能这样。从建校到现在我们为‘美好教育’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现在终于和学生初步领略到这份幸福。”何为“美好教育”?哪位教育家用过这一词语?
  
  唐文红
  中学地理高级教师、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常务理事、教育部课题研究先进个人、广东省优秀地理教师、深圳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深圳市兼职督学。从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天成学校2010年7月建校起任该校校长,曾作为深圳市骨干教师到美国纽约市圣文森山大学访学,参与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课件制作工作,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研究并获奖,发表教育论文30余篇并出版教育论著1部。
  
  为“美好教育”的理想而来
  
  不仅记者觉得“美好教育”这词有些新潮,从教多年的天成教师盛中华也觉得这个概念很新鲜,她在网上搜了个遍,但一无所获。在开学不久的一次校本培训会上,唐文红向全体教师道出了“美好教育”的含义。
  作为唐文红履新天成后首创的学校文化核心理念,“美好教育”其实是她多年以来就有的梦想。她在上大学时对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番话印象深刻:“培养美好情感和品质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学校要培养孩子们对美好事物永不止息的向往。”在母校湖南师范大学老校长张楚廷先生的《课程与教育哲学》中,她读到了类似的表述:“切望我们的教学更美好,我们的课程更美好;盼望接受过教育的人们确实因教育而变得更美好。”后来,在历经其他中学建校工作的磨炼和赴中国香港、美国的教育考察之后,“美好教9f2dbf4ffb06114766c96791469eb177育”这个概念逐渐在她头脑中清晰起来,她越来越希望有一天能把自己的教育理想付诸实践,圆了这个多年的梦。于是,当天成这所新校急需有人来开创一片新天地时,她怀揣“美好教育”的理想,风尘仆仆,一路奔来。
  七月的流火炙烤着尚未完全竣工的建筑工地,烈日炎炎下尘土飞扬。空荡荡的校园里站立着的,除了正在装修的教学楼,还有一支5人的“拓荒队”,为首的就是显得有些纤弱的唐文红。她的腿站肿了,脚磨出了血泡,但她仍然马不停蹄,用3天时间将基建规划定下来,随后两个月不分昼夜的加班加点、多方奔走。一个暑假的奋战终于换来了天成的绿茵、花香、书声和笑脸。2010年9月1日,在嘹亮的国歌声中,新学期开学升旗仪式在修葺一新的操场上如期举行,唐文红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微笑,“美好教育”的梦想将从这一天落地生根。
  唐文红心目中的“美好校园”是什么样子?学地理专业的她对校园景观设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和规划,“一环、两亭、三楼、四馆、五廊、六园”。当然,短短不到一年的建设时间,天成还无法把这些“硬件”全部变成现实。但“教育理想如诗,校园风景如画,师生教育生活幸福如歌”的“美好教育”文化,正按照唐校长及其团队的设计加紧量身打造,初显雏形。
  唐文红认为,其实很容易理解,“美好”离不开真、善、美的价值追求,“美好教育”的本质就是“本真、向善、唯美”。她为天成提出了“教育,让生命更美好”的办学理念,正所谓“天赋潜能、成人之美”。她希望天成的教师和学生都做美好的人:教师要做“有高远志向、有博雅情怀、有创造智慧”的“三有教师”;学生要成为“会友好相处、会智慧学习、会优雅生活”的“三会学生”。
  
  誓词写在墙上,更镌刻在教师心中
  
  在天成的信念墙上有这样一篇《教师誓词》,每一位天成教师都曾庄严地宣誓:天成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以自己是天成人而感到自豪,我将把整个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用高尚的人格来维护师德的圣洁,用博大的爱心呵护每个孩子的成长,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育人为本,敬业爱生,传承文明,启智求真,为学生构筑走向美好的基座。
  这篇主要出自唐文红之手的“誓词”或可视为她“美好教育”理念的直观表达。但是,是否所有教师都会认同校长说的“美好”就是真正的“美好”?他们是否相信“美好”目标终会来临,自己会过上真正的,充满诗意的、幸福的教育生活?
  开学前,吕月清老师在面对一份由高到低排列的全区小学毕业成绩统计表时,内心被深深刺痛了:天成被排在最后一行。开学第一天,见到的不仅有留着长发、趿拉着拖鞋、不穿校服穿背心,在校园里旁若无人闲逛的男生,还有穿着拖鞋,在第一次家长会上旁若无人地打着手机,跟校长讲话“比音量”的家长。学生走了,学校厕所的门都被踹烂了,校园里到处是垃圾……她心里感到有些无奈甚至悲凉。有这种感受的应该不止吕老师一个人。
  唐文红心里很清楚:仅凭校长一个人的理想和目标,如果没有全体教师的认同和践行,再美好的愿望和目标也是空中楼阁。天成在全区同类学校中占地面积最小,生源质量最差,师资参差不齐,说是初中,教师队伍中还有小学甚至幼儿园的教师。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从何入手?
  唐文红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成就一所好学校可能与学校的场地与设施无关,最关键的还要看全体员工的情感。什么能够影响员工的情感?精神文化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品位,影响着员工的职业幸福感。于是,建设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文化立校成为唐文红的核心办学策略:要让精神文化的光辉照进教师的心灵,融入每个教师的血脉之中。天成是一所新校,没有厚重的校园文化和历史积淀,没有成功的办学模式。对此,唐文红反倒很乐观:一所新学校就像一张白纸,没有各种因素的羁绊和束缚,完全可以自由地去描绘和书写崭新的文化篇章。
  为此,在文化建设上,唐文红提出了“四高”:高引领、高关怀、高参与、高绩效,她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高引领”。什么是高引领?就是校长提出的办学理念必须得到绝大多数教师的价值认同和真心拥护。天成“本真、向善、唯美”的学校精神有3个含义:一是遵循规律,追求教育本质的本真精神;二是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向善精神;三是崇尚高雅、追求卓越、拒绝平庸的唯美精神。唐文红认为,教师是否能够认同和践行这些精神,决定了教师如何正确对待自己、如何正确对待学生和同事、如何正确对待学校。如果他认同,他就会积极向上,追求卓越而不苟且,所以他有高远志向;如果他认同,他就会爱生视同己出、与同事相处和睦而不霸道,所以他有师德、有博雅情怀;如果他认同,他就会遵循教育规律,努力做到极致而不掠夺学生健康,所以他有创造智慧。这“三有”正是“美好教育”文化的精神涵养所在,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真正源泉。
  当然,光喊口号没有用。唐文红认为,对教师员工的价值引领要讲究方式方法,要见诸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这不在于表面上的条款入册上墙,大会小会宣传,而在于让员工真正入目、入耳、入脑、入心。她的做法是先放手请员工自己制定制度、让每个员工提出自己的价值观,每人至少写一条,再经过讨论、挑选、梳理,最后建立共同的愿景和契约,让大家普遍认同的价值观成为日常行动指南。这样,涵盖人事、教学、教务、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安全、总务后勤的7大类制度,实际上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例如,《天成教师宣言》和“天成价值观”在制定中征集了全校教师上百条意见,通过讨论梳理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同: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有巨大的潜能,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细微进步;教育应该在轻松、有趣的气氛中进行;实现教育利益的最大化就是实现学生利益的最大化;努力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我们有激情有能力成就学生的美好未来,让天成成为人人向上的美好家园。
  校本培训手册《让我们从新开始》,天成教师都人手一册,那是唐文红带着教师在开学前一周加班加点完成的,内容包括校长论道、他山之石、名师面对面、规则在我心中等6个章节,共100多页。据冯淑玲老师说,每个章节的内容、每页的版式设计、封面封底设计唐校长都仔细审阅、反复修改过,就连最后的装订工作也是唐校长和她及曹婷老师一起完成的。不知内情的人很难相信这是自己手工完成的,因为手册装帧精美的程度不亚于专业制作。冯教师还透露了一个小插曲。本来,她们将所有材料戳齐,用装订机一订就算完成一本,又快又省事。唐校长一看,说:“装订线露在外面,这样不够美,老师们看了会不舒服的。慢工出细活,看好,我们先把内容部分用装订线订好,然后用白纸和浆糊把装订线这样糊起来,最后把封面和内容部分这么一粘……”两位教师暗暗感叹:这样一件小事,唐校长都亲历亲为、做到极致,谁还会把“至善至美”的校训当成“嘴上招牌”呢?
  人皆可以为尧舜
  有了制度,谁来管理?唐文红的回答是:“人皆可以为尧舜,每位教师都是学校的管理者,都是某个领域的决策者、组织者。”这就是她所说的“高参与”。学校在办公室、德育处、教学处、总务处下设多个管理组,如课题管理组、教学资源组、社团活动组、教师俱乐部、心理辅导组、精英培训组、家校协作组、宣传组等。教师可以根据兴趣自由选择组别并参与全校某一方面的管理工作,组长也由教师自愿报名经本组推选担任。组长有高度的管理自主性和充分的施展空间。学校给组长颁发聘书,管理工作时间计入工作量,纳入绩效工资计算。
  廖芬老师说:“我选了社团活动组,没有想到被推选为组长。这一下子还真不知道工作该从哪做起。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唐校长查了一些其他名校社团活动的资料,亲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