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
2011-12-29
中国教师 2011年12期
编者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要求被提出来,强调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黑纸白字表达的是良好的愿望,但当这样的初衷以“量化”的任务形式加以固定时,总会让人心生隐忧,担心这样的课外阅读要求会给已不堪重负的学生增加额外的压力,沦为应试教育的“帮凶”。阅读,这件几千年来正确无误的“好事”在今天这样复杂的教育现实中,已然需要我们去进一步重树理念,探索适宜的推广方法。本期“深度报道”将向各位读者介绍走在素质教育探索前沿的“新教育”团队在推动学生阅读方面所做的理论积累与实践创新。
在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我们已具备超越精英主义条件的今天,培养“人上人”的教育目标也应该相应地改变。较之“成功”,我们的教育应更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心智健全、生活充实愉快,能够以一己之长服务社会和安身立命,成为自信而快乐的人。重视阅读教育不仅是教育转型的“助力”,而且也能够充分彰显出“为大多数儿童的教育”中的那份“平常心”。
这个6月,让我们一同来思考“今天,我们该怎么教孩子阅读?”这个问题,也许当我们都在为孩子如何才能成为“幸福完整之人”努力时,我们离真正的成功教育就不远了。(文/谭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