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速览
2011-12-29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1年8期
家族掌控的企业遍及全球,从零售业、银行业到时尚业和汽车业,比比皆是。从主要衡量指标比如股票市值和股本回报等方面看,家族企业的表现一般胜过公众持股的公司。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家族企业为经济发展和就业撑起了大半边天。INSEAD商学院领导力教授、国际家族企业研究中心创办主任Randel Carlock认为,家族企业的成功与否在于其是否能在家族和企业之间找到战略契合点。家族企业往往有着健全的商业战略,但是却忽视了家族代际传承的规划和技巧——直到家族成员之间发生冲突时他们才不得不面对。当家族企业两名股东为企业的战略方向争执不下时,他提出,最能解决问题的人就是首席情感官(Chief Emotional Officer)。卡洛克指出,情感因素在家族企业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管理者必须了解如何应对,因为家族企业从一代到另一代的传承成功与否只有20%是“硬性因素”,而80%则是“软性因素”,家族企业管理远远超过业务和制度管理,它包含业务和个人生活多个层面。所以家族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善于应对来自各方的压力,这需要有成熟的情感管理能力,而这正是设立并寻找优秀的“首席情感官”的目的。
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行业性变故,这是企业高管随时可能面临的挑战。他们必须在第一时间决定是否改变企业的所有权或治理结构。然而,在做出此类决策时,企业所有者与经理人之间的信任危机往往成为变革的阻碍。
Arino Martin等三位教授联合调查了50余家经历改组的企业后,认为,当面临行业内重大变革,或遭遇同行强劲挑战时,企业的治理和管理过程可能向3个方向变化:其一,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机制双双失效,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愈发不利,最终导致价值损失;其二,如果企业由尽责的高水平经理人掌舵,他可能实施权力结构和战略上的变革,打破之前的所有权和权力模式;其三,改善权力的行驶过程,即在避免企业遭受价值损失的同时,尽量不彻底打破原有所有权和管理机制,只对其进行必要调整。如果企业已无法实现其社会功能,管理机制彻底失效时,它就需要解体,即对所有权结构进行重大调整。理论上,公司的决策权应该掌握在拥有最多股权,以及能够根据环境调整企业发展的决策者手里。然而,实际上决策过程往往受到信息匮乏,大环境充满不确定因素,技术条件不成熟,高管之间利益>中突等因素的影响。要想做出恰当的决策,企业应及时踢走失去权威者,把具备专业背景的道德权威引入新的决策层。
通常意义上,人们会认为最好的领导者是那些在沟通中赋予员工充分尊敬与公平对待的人,管理学界的众多研究报告也证实了这种论点。但是近期,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Batia M.Wiesenfeldv等三位研究者通过对数百位领导者、雇员和学生调查发现,重视平等沟通的领导者往往在调动资源、实行奖惩,以及获得职位晋升的能力上,相较于更注重建立威权的领导者稍逊一筹。在大多数调查者的心中,态度温和、尊敬雇员的领导者在领导力上不及态度强硬的领导者。但对于很多领导者而言,平等与威权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并且毫不犹豫选择后者,这会给企业带来很大风险。三位作者认为,在企业文化中加入平等观念长远而言对企业大有裨益,因此学习在维护威权的同时加入更多平等化因子是领导者必须学会的技巧。随着这种价值观在企业高层的普及,两种观念的并行也将为领导者自身的职业生涯带来良性驱动力。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种种可见不可见的相互作用。有研究表明,服务员有意识地模仿顾客的声调,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小费。在无声的网络世界,能否通过模仿他人获得信任呢?I NSEAD商学院教授RoderickSwaab、William Maddux和Marwan Sinaceur发现,在网上商务谈判中,模仿对手的语言风格可以帮助谈判代表更有效地进行沟通,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当然,模仿哪些内容也十分重要,调查显示,在文本中模仿对方正面情绪对建立信任的作用,远远高于模仿中性和负面情绪。三位教授还在美国和泰国展开了两个关于招聘过程的研究项目,他们要求面试官对应聘者进行模仿。结果显示,在交谈的最初10分钟内,这一模仿令应聘者更容易对面试官产生信任感,也使得谈判氛围更为愉悦。随后,一名面试官按照要求模仿其他面试官,谈判结果变得更为令人满意。这是因为,临近谈判尾声时,招聘人员使用同一种语言模式,就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妥协,有利于最终达成协议。当然,要想模仿得自然且惟妙惟肖却并非易事。
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Katherine L.Milkman通过对消费者网上购物模式进行调研,试图弄清楚送货时间长短如何对“欲望型”或“必需型”商品选择造成影响。她发现,绝大多数情况下,从网上下订单到货物送达的时间越长,顾客的消费意愿就越低,但是订单中健康物品的比例却上升。而如果物品送达的时间越短,则顾客消费的意愿和自由度都会更高。以食物为例,如果网点能在几小时以内送货,顾客选择冰激凌等“欲望型”食物的可能性更大;但是如果需要两天左右的时间,他们选择有机蔬菜的可能性就更大。相比较那些较晚兑现的享受,大多数消费者更乐意实现能够马上兑现的享受,即便数量可能会少很多,而且这种享受大半于对身心并非有益。米尔科曼的研究还发现,除了送货速度快慢的标准之外,所处环境也成为左右人们选择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置身于不确定环境中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欲望型”商品以得到及时享受。这种短时消费和长期消费间的差别将有利于网上零售商更精准地针对商品特色进行营销,同时也有利于人们改变选择习惯拉长购买周期,以促使自己消费更多健康的“必需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