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业阅读推荐

2011-12-29汪洋林子鱼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1年8期

  肇始于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多数人形成了这样的印象:贪婪逐利的华尔街利用创新过度的金融环境,不断推动资产泡沫膨胀直至无可收拾的地步,而泡沫破灭之后,代表理性的美联储则以超常规的市场干预挽狂澜于既倒,避免大萧条的再度上演。而在曾经担任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的许小年看来,美联储不仅不是救赎者,反而是肇事者,其从2001年开始实行的低利率政策扭曲了金融市场,从而酿成大祸。如果说凯恩斯所描述的“动物精神”的确存在的话,那么政府的动物精神因为其成本收益的不对等,绝不比个人和企业要来得收敛:一个四处纵火的消防队员即便救火有功,也仍然难辞其咎,更不能被当作英雄,这正是许小年新著标题“从来就没有救世主”的题中之义。
  尽管这本书是作者近年在财经媒体所发表文章的的合集,但其主题却绝不离散,许小年立足于自己纯正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立场,清晰论述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所应扮演的角色,并将矛头直接指向被奉为宏观经济学两大派别之一的凯恩斯主义,甚至宏观经济学本身。无论是否认同其观点,这本清晰直接、逻辑自始至终保持一致的书都值得一读。
  辛亥之于中国历史的意义,很难被简单归结为提供了一个具有多层次丰富性的社会转型切片样本。它是一个开始,也是一曲结语:它孕育着过多的英雄,于是最后没有英雄;它裂变出一场场意外,却由此逐渐步入确定。我们可以以任何理由去探究这段时隔100年的故事,除了一个为缅怀而缅怀。本书作者傅国涌延续了之前作品对史料钩沉的扎实功力,但是在对辛亥岁月的研究中他放弃了化繁为简的评议角度,而是选择直接呈现亲历历史者的私人记录,让历史细节自行还原出当年的风云动态。在这个历史不是被简单粗暴地打扮成“教材体”,就是被用来填充现代人越来越膨胀的八卦胃口的时代,朴素坦诚值得我们尊敬。
  初次阅读科塔萨尔会让你想起很多人——尽管这种不自觉的联想会伤害阅读的丰富性与开放性——你会想起达利,集怪诞滑稽与悲伤于一体;你会想起马尔克斯,张狂的魔幻与谨慎的柔情;你会想起麦卡勒斯的孤独与爱伦·坡的诡异。科塔萨尔是发生在上世纪60-70年代拉丁美洲“文学爆炸”运动的主将之一。在以魔幻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为特征的拉丁美洲作家序列中,科塔萨尔有一种在疏离与逼近之间直击人性(甚至动物性)心魔的能力。他擅长于用看似荒诞的情节和大量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笔法探究人物对于命运中不可抗力量的恐惧、反抗、臣服、耽溺。在对人性畸变的描述上,他从一开始就超越了纯粹病理学或者神经学意义上的复杂程度:娇艳的玫瑰变成凶器:贤惠的妻子给丈夫喂食包裹蟑螂的糖果;乞丐与主妇的灵魂在拥抱之后被互换……在科塔萨尔的作品中,文学得以无限接近其最高也是最低的功能认识你自己。
  这是一本风靡日本的冒险经历自述,但它的走红绝不仅源于作者三年征服六大洲最高峰的传奇经历,更因为他的故事唤起了人们对于勇气、信念和人生意义的反思。在快节奏的当代社会,越来越多人哀叹自己被出身、惰性、责任所羁绊,无法超越雷同的生活,眼睁睁地看着梦想走向破碎。栗城史多却在这本书里发出不同的声音。作为肺活量、腕力、脚力都在平均男性标准以下的普通日本80后,他偶然加入其就读大学的登山俱乐部,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从登山门外汉变成职业登山者,而且挑战的是最环保、也最危险的单人无氧登山。在此过程中,他不仅经常面临体力、经验和意志力上的挑战,更要克服自己内向、不善言辞的性格,逾越社会生活与人际关系的险峰,去筹集日常生活和跨国登山所需的经费。他用这本书告诉我们,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而征服困难与恐惧的力量来自梦想和坚持,只要全力去做一件事,你就能获得生活的恩赐,成为你心向往之的、与众不同的那个人。
  继2007年在中国出版《钝感力》后,日本知名作家渡边淳一再度推出充满哲思的随笔集《幸福达人》。他认为,身处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社会,人们更应该认真思索幸福的本质,才能不被贪欲、负面情绪所驱使,保持心灵的平静和喜悦感,坦然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和伤害。一如前作,渡边再次强调以豁达、简单心态面对世界的重要性,建议人们对生命保持谦卑和感恩。相比前作,这本书文笔显然更为简洁,观察的视角更加宽泛、全面,对人生的反思更趋深入细微,还就更多人生不同阶段遇到的难题进行了解答。此外,不同于一般的“心灵鸡汤”类励志书籍,渡边以自身从医的背景优势,在《身体充满幸福》和《了解自律神经》两个章节中,细致地为读者描述肾脏、心血管、动脉静脉、神经等身体器官的运作,这无疑让本书更具科学性,也让我们看到写凄美爱情故事之外,渡边作为长者和作家的另一面。
  这是一本来自毅伟商学院(Ivey)院刊——《毅伟商业期刊》的文章合集,按主编包铭心(Paul W,Beamish)教授的说法,书中的23篇文章依照中国读者需求而选,分为中国和印度、CEO和董事会、领导力、创新和知识、人力资源、全球化、最佳实践七个部分。就其中的一篇文章《通用电气培养CEO人才的异数》而言,毅伟商学院研究发现,过去30年中,相当多的前通用电气高层执掌世界五百强企业。文章认为通用电气形成了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且培养的人才远超过其需要的规模。关于中国大企业能否效法通用电器人才培养方式,中组部国际人才战略研究专题组的王辉耀博士认为,美国大企业如宝洁、通用电气、苹果等公司都各具特色,提供了多样化的领导人才,同时美国是一个充分市场化的国家,企业高管习惯以市场的方式做事,这些都是中国大企业所不具备的。中国很多大企业培养的人才带有某种重复性,也缺乏真正的领导力,正如该书中另一篇文章标题所言——“组织本身是其成长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