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土地的成都农民
2011-12-29龚寒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1年1期
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里,一个离开土地到城市求生存的农民往往是最尴尬的:一方而,他们离开了长期生活的环境和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本;另一方面,农民的户籍身份又让他们难以享受到属于城市的各项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
2010年11月9日,成都市出台了《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彻底打破这种局面。
《意见》提出,到2012年,成都将实现全域成都统一户籍,城乡居民可以自由迁徙,并在统一户籍背景下,享有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正是成都7年试验的题中之义。这一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又究竟改变了什么?感受最真切的,恐怕莫过于那些已经离开了土地在城市里生活了多年的农民。
今年32岁的高学文就是其中一员。
“成都早就没有农民了”
1996年,18岁的高学文因为家境贫困不得不放弃上高中的念头,离开老家都江堰市双流镇鹤鸣村,来到成都市金牛区一个亲戚家的厂子里做工。经过一番打拼,如今他在成者瞰丘郊郫县安靖镇上,拥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雨衣制造厂。
在这个被称为“蜀绣之乡”的小镇上,聚集着几千家像他这样的小规模服装加工厂尽管户口还在老家鹤鸣村,但高学文已经在这个日益繁荣的小镇上买了房子,和妻几一起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当得知记者想采访关于进城农民的事时,个子不高却自信精干的高学文笑着对记者说:“我们成都早在2004年就没有农民了”
他说的并没错。2004年,成都打破沿袭数十年的二元户籍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651万农民转换了身份,高学文是其中之一。
在此之后的几年,成都市多次推进户籍改革,一步步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的标准。
2006年,成都市规定本市农民租住统一规划修建的房屋且居住1年以上即可入户,打破了以往“购房入户”的限制。
2008年4月,成都再次下调准入条件,实现本市农民在市区租住成套私人住宅即可入户。取消了“统一规划”和“租住时间”的限制,进一步打破了由货币筑起的阻碍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壁垒,使中低收入的农民工也能以较低成本入户。
而刚刚出台不久、被媒体称为“最彻底的户籍改革方案”的《意见》则规定,2012年底前,成都将建立以身份证号码为标识,集居住、婚育、就业、纳税、信用、社会保险等信息于一体的公民信息管理系统。
这就意味着,今后在成都,不仅农村居民可以迁徙到城镇居住,城镇居民也可以选择到农村定居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自由迁徙不再受任何限制。“农民”这个称谓也不再是身份的象征,而仅仅是一种职业。
对于高学文来说,尽管他的户口至今没有迁到城市,但几次户籍制度改革对于城乡身份的打破,依然令他感到欣慰和认可。
当初来到城市时的拘谨、城乡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多年来“乡下人”与“城里人’在生活中若隐若现的身份差别,都让他渴望二者平等地位的实现。
最简明的社会保障体系
如果户籍制度没有与诸多社会福利相挂钩,一个城市户口恐怕也就不那么具有吸引力。因此,与户籍改革相比,进城的农民往往更为看重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上有老下有小的高学文,尤其关心医保问题。
2010年8月,他在电视上看到卫生部部长陈竺做客某节目并接受观众提问,就发短信向陈竺提了一个问题:目前医疗资源分配不公,推进很慢,请问怎么解决?
没想到,陈竺真的回答了这个问题,并补充说,中国的医疗制度就好比一件有很多小破洞的衣服,请给他一,点时间,慢慢地补起来。
这个回答让高学文很满意,让他满意的还有最近发生的一件事。
前不久,他的妻子因为肺炎住进了安靖镇卫生院。治疗9天一共花了3400块钱。因为参加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最后结算下来,他只在预交500块钱的基础上又补了120块钱,相当于报销了2700多元,报销额度超过了80%。
加上自己买的一份商业医疗保险的津贴,最后他反倒挣了200块钱。
“生病还挣钱了,我自己都不相信。”高学文乐滋滋地说。
往年,类似的报销他还需要拿回户口所在的农村报销,但去年成都实现“全域结算”后,无论是在市中心的医定点医疗机构相定点零售药店看病购药,还是在最偏远的郊县医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看病购药,都可以实时结付。
在这个让高学文津津乐道的事情背后,是成都市近年来为实现城乡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而逐步推进的一系列改革。
2009年1月1日,威都市按照“筹资标准城乡一致、参保补助城乡统一、待遇水平城乡均等”原则,在全国率先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高校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全域实施城乡居民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水平、经办管理、住院医疗费报销比例及起付线、封顶线“五统一”。
在养老方面,2007年1月,成都市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原则,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2008年10月,成都市全域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同时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耕地保护基金扶助农民参保、降低个人缴费负担长效机制。
高学义生活存老家都江堰双流镇鹤鸣村的老父亲,亲身体验了这个政策带来的好处:家中一共有7亩地,其中用来种粮食的1亩地,每年可以得到一类耕保基金360元;其余用来种粜树的6亩地,则每亩每年同得到二类耕保堪金260元。
这些钱数总额的90%被注入了高老汉的新农保里,直接抵消了养老保险所需缴纳的部分费用,
“这种做法在全国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参保农民的缴费负担,也促进了有限的耕地得到了保护,是一个双赢。”成都市原劳动棚社会保障局综合政策调研处处长王德平说。
2010年4月1日,成都市按照“保基本、全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等原则,在全国率先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制度台并,全域实施城乡居民一体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缴费费率、待遇标准“三统一”。
据王德平介绍,除了医疗和养老的城乡一体化之外,成都市还于2010年4月1日推行了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不增加缴费的前提下,每人每年最高报销40万元,城乡居民自愿参保全年缴赞两百余元即可享受同等待遇。这对于患有重病的城乡居民来说,意义重大。
通过这一系列的制度整合,成都市2009年实现了统筹城乡养老医疗体系全覆盖。由于社会反响极好,这一改革成果在2010年被公众评为“第三届建设成都杰出贡献奖”。
拥有“五险”的农民工
不是每一个进城的农民,都能像高学文一样做成自己的企业。对于大多数进城的农民而言,找到工作以便更好地在城市立足,是最重要的。
这也是社会保障部门要重点考虑的难题之一,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大量农民工的就业,就可能引发类似于拉美“城市贫民窟”那样的社会问题。
在过去的几年里,为了让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成都市的社保部门逐渐建立起了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制度和就业援助制度,推进城乡充分就业。
另一方面新建了“1+10”技师学院,在全国首创了就业培训券制度,开展了包括建筑农民工培训、工业职业技能培训、家政服务培训、残疾人员培训在内“十大特别培训就业行动计划”。
在高学文的厂里,很多女工都接受过政府提供的关于缝纫技术的免费培训。
在社保方面,早在2003年1月,成都市便借鉴上海经验,为当时大量进入城市且毫无保障的农民工“量身定做”了综合社会保险制度,以解决他们在工伤、医疗上和年老时的后顾之忧。
到了2008年5月,这项综合社会保险增加了三项待遇:女农民工生育补贴、医保个人账户及失业补贴,但在保险待遇上除工伤补偿和住院医疗报销外还比不上城镇职工。
而目前社会保障部门正在推动实现的,就是将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与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险并轨一一这个政策一旦实施,就意味着农民工们也能像城镇职工一样,拥有包括在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在内的“五险”,更重要的是,在保险待遇上也与城镇职工统一。
“这是一个巨大的改变,实现了这一点,成都市就彻底实现了城乡社保的一体化。”王德平说。重回农村的农民
因为做生意的缘故,高学文去过沿海地区很多次。他发现,自己的家乡正在与那里的农村越来越接近。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完备的公共服务,让他萌生回到农村的想法。
在老家,高学文的不少老乡接受土地的征用,从而一次性获得了18万元的补偿,并住进了统一规划的非常漂亮的楼房。
这也让高学文不无羡慕,但他对老家的土地另有考虑。他告诉记者,他正计划将厂子搬回老家农村,在那里办一个比现在更大的雨衣制造厂招募更多的老乡进厂工作。
据了解,现在他的员工有八十多个人,其中超过一半都来自鹤鸣村。
高学文想返回农村的理由很充分:“从现在的家出发,乘坐新修好的成灌高铁,只要30分钟便能抵达都江堰。农村的生活成本低,但房子、卫生所、学校都已经盖得不错,而且川西平原的绿化和空气也比城里好得多。”
“现在已经有不少城里人以每月每人一两千元的价格,在乡下租房子住。或许,农村在未来能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这个离开农村和土地14年的年轻人踌躇满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