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润物细无声

2011-12-29吴建民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1年1期

  2010年11月3日至19日,我和夫人施燕华访问了美国。根据国家汉办(国家汉语对外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简称)的安排,我们从西海岸到东海岸,先后去了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孟菲斯大学、芝加哥大学和马里兰大学,发表了公众演说,并参观了这s所大学的孔子学院。我演说的题目是《世界的变化与中美关系》,施燕华演说的题目是《和而不同》。演说之后,我们回答了公众提出的备种问题。在17天的时间里,我们接触了很多美国人,感慨良多。
  此行最突出的印象是,尽管美国经济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但是在美国广袤的土地上,由西到东,悄然兴起了一股学习中国文化,学习中文的热潮。
  洛杉矶加师大学孔子学院院长苏姗告诉我们说,加州大学选修中文的学生越来越多,甚至在加州一些中学里也开始教授中文。加州大学的孔子学院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公众的兴趣越来越大。我问她,为什么大学生、中学生对中文的兴趣越来越强烈?她告诉我说,一方面是中国的崛起引起了他们对中国的强烈兴趣,中国的崛起为美中合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如果学了中文,将来一定会更容易找到工作。另W面,还有一些中学的家长反映,小孩学了中文后,数学也比过去好了'这更增加了孩子们学习中文的兴趣。
  离开了加州,我们先后去了俄克拉荷马和孟菲斯。尽管我和施燕华曾经在美国常驻过10年,但是俄克拉荷马和孟菲斯从来没有去过。俄克拉荷马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学红告诉我们说,在俄克拉荷马州,有8000人学习中文。这个数字使我感到又惊又喜。俄克拉荷马州在美国的中部,不是繁华的东海岸或西海岸,打个比方就像中国的甘肃或宁夏,在美国这样偏远的州,居然有8000人学习中文。一方面反映俄克拉荷马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做得好;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美国人有兴趣学习中文,有兴趣了解中华文化。
  在孟菲斯大学,我们参观了该校的附小。我们饶有兴趣地听了一堂由中国老师用中文给六七岁的孩子讲授中国茶文化的课。这位老师对教授的课下了很多功夫,不仅用多媒体展现了茶园和茶具的图片,还专门泡了绿茶请孩子们一个个品尝。我看到孩子们对这堂课很感兴趣,大概平常在家里是喝咖啡的,不喝茶,但是在课堂上他们喝到了中国绿茶。从面部表情看,他们觉得很开心。我在旁边一边听课一边想,这些孩子六七岁就开始接触中文和中华文化,可能会萌生出浓厚的兴趣。如果他们继续学习中文,那么可能今后他们就会致力于发展美中关系的活动,这样的人是不会仇视中国的。在美国有七八十家孔子学院,他们从事的是一项多么有意义的工作啊!
  在芝加哥大学,孔子学院的老师告诉我,芝加哥大学擅长研究,出了8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因此,芝加哥大学孔子学院将重点放在研究上。芝加哥大学副校长对我们说:“中国是一个让美国人越来越感兴趣的国家,但是美国人对中国了解太少,我希望有一天我们芝加哥大学对中国问题的研究将会同我们在其他领域的研究一样,十分出色。人们如果想要了解中国,就会首先想到了解我们对中国问题的研究成果。”
  马里兰大学虽然地处马里兰州,但距离华盛顿只有10英里。马大孔子学院的院长刘全生先生兴致勃勃地带我们参观了他所领导的孔子学院,学院里挂了孔子像,孔子语录。刘先生曾经是台湾中央大学校长,本人又是物理学家,今天他对孔子学院的工作,开展跨文化交流有浓厚的兴趣。他告诉我说:“美国对中国还是很不了解的,想了解中国,一定要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
  杜甫的《舂夜喜雨》是这样说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17天的美国之行,使我们认识到,孔子学院的诞生,也是由于当今世界的变化、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应运而生的。孔子学院承载着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这种方式,是可持续的,是互利的,也一定是大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