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新演绎
2011-12-29张学英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1年4期
春节前,在人民大会堂演出的“民歌大拜年”音乐会上,虽有众多著名歌唱界前辈参与,35岁的龚琳娜仍然一鸣惊人,成为整场表演的核心。凭借大胆出位的演唱风格,她重新演绎了台湾宜兰民谣《丢丢铜》,将演出推向高潮。这段演唱视频被网友疯传。
闽南语的《丢丢铜》是一首充满律动趣味、曲调婉转动听的民歌。虽然保留了原曲词谱,但龚琳娜依然沿袭了以往的风格,对曲风曲调做了大幅改动,“速度极快,快到听不清敝词,最清晰地只有‘丢丢’俩字”。“歌曲的风格明显是B-BOX+中国民族音乐元素。”一位网友评论。“B-BOX”指用嘴来模仿各种乐器声响形成节奏。
尽管不知她所唱为何,她那招牌式的时而瞪大双眼、时而摇头晃脑、时而咧嘴开怀的夸张表情为演唱赋予了极强的感染力,也因此更增加了娱乐色彩。
2010年,龚琳娜就已经走红网络,因其夸张的服饰和表情被冠以“神人”的称号,她的初听上去犹如“瞎哼哼”的成名曲《忐忑》被戏称为“神曲”,直到现在仍广受年轻的网友追捧,“忐忑”甚至还成为网络时髦词汇,用来自嘲或反讽。
龚琳娜和她的作品也成为了一种时尚。以娱乐前卫著称的湖南卫视邀请她参加了2011跨年演唱会,众多当红的综艺节目也纷纷邀请她加盟,一时间间邀约、采访不断。龚琳娜笑称自己每天都在赶场。
35岁身材娇小的龚琳娜面对走红倒是处变不惊:“《忐忑》就是一个玩的作品,是个严肃与幽默结合的歌曲,没必要太认真,大家开心就好。”
批评声音同样不绝于耳。一些人质疑《忐忑》是山寨作品,把它形容为“民歌串烧”或“民粹归纳”。“其间穿插了多首民歌曲调以及京剧中的腔白。”一位乐评人指出。
《忐忑》是由龚琳娜的先生、德国人老锣(Robert Zollitsch)创作的。老锣既是作曲家也是演奏家,在中国9年多的时间里,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国民族音乐。2006年,老锣为龚琳娜在北京的一场演唱会写了一首新歌。“曲目单排出后,当时觉得没有NniArY+vX3kQgh3xqgIFbBmT7mj0JWaS+Emk1zLDdOw=一首歌能让演唱会的气氛达到高潮,于是老锣写了这首曲。”龚琳娜发现歌词很像戏曲锣鼓经,老旦、老生、黑头、花旦等多个音色急速变化,“绕来绕去,唱得我气喘吁吁,七上八下的。”于是她灵机一动,给歌曲取名为《忐忑》。这首作品并没有在北京获得反响,反倒是荣获了2009年欧洲举办的聆听世界音乐作家作品演唱大奖。
“中西方的观众欣赏习惯有很大差异,西方观众听不懂中国所谓的民族唱法。”龚琳娜说。2005年,龚琳娜随老锣移居德国。本着向西方介绍中国民族音乐的想法,在欧洲的舞台上,龚琳娜—直唱中国民族歌曲。刚开始的时候,她一味地按照中国学院派唱法来演绎民歌——“高亢嘹亮”,“观众常常觉得‘太刺激了’。”龚琳娜说,她记得最惨的一场演出,只有9个人来听。
“我和老锣研究后,认为必须更加注重心灵的沟通,尤其在唱法上、音色上力求丰富、多元,方可获得更多的认可。”此后,龚琳娜和老锣共演出了60多场音乐会,观众也慢慢增加到上千。最重要的是,她看到观众“开始微笑、流泪了,他们听懂了”。
《忐忑》之后,龚琳娜大红大紫,很多歌迷开始寻找她以往的唱片,但是难以找到。对此龚琳娜同样觉得很无奈:“民歌的市场很小众,也不被看好。”
事实上,龚琳娜在民歌领域早就小有名气。16岁的时候,出生于贵州的龚琳娜已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童星”,先后获得多项全国奖项。1992-1999年,龚琳娜在中国音乐学院及附中度过了7年时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获文化部“民歌状元”称号。昔日老师、同学对她印象最深的,除了有公认的“铁嗓”外,就是一股求学的狠劲儿。她惜时如金,每天S点摸黑起床练嗓。“我是个好强的人,但是我不是为了争第一。而是我喜欢唱歌。我的源动力是热爱,没有爱就‘充’不了‘电’,年轻时的资本一耗完,很快就枯竭了。”龚琳娜面对媒体采访时多次表示。
这种热爱使她始终认为自己有推广民歌的责任,“其实我觉得中国民乐要发展,就必须开放,不能局限。谁说民乐一定要中规中矩,我就想要创新,更具有新意,我觉得每次出来让歌迷猜不到会怎样其实挺好的,这样才更有悬念。”龚琳娜说。其实她每次唱《忐忑》时感觉都不一样,发挥也都不一样。而有时,她也会穿上多元民族特色混杂于一身的服装出现在舞台上,她的服装也饱受争议,就像她的多元混杂的歌曲一样。
来自业界的评价也有积极的一面:“《忐忑》其实是一首带有浓厚探索意味的艺术歌曲,在民歌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勇敢的一步,属于严肃音乐范畴。”
龚琳娜也说:“《忐忑》和《丢丢铜》都不好唱,尤其是《丢丢铜》。”她说难点不仅在于这首歌没调子,而且还要用人声模仿敲锣的声音,“对专业民乐人士而言,要他们突破传统观念来模仿敲锣的‘铛’那种夸张的声音,这种突破不是那么简单的。”
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严肃的创新反而因为有了娱乐化的标签,才引起了大众的瞩目。龚琳娜说,她曾经在网上也曾推出过不那么夸张的改编过的民歌,却没有任何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