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媒体
2011-12-29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1年11期
声音
“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该成为两岸同胞共同努力的目标。”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强调。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当务之急要加强国际合作,提振市场信心,全力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
——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第6届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时指出。
“国际社会应重视化学武器销毁逾期问题,最大限度地减轻逾期问题的负面影响。”
——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第66届执行理事会会议上,中国常驻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代表张军大使呼吁。
“各国应对危机政策应避免伤及他国。"
——在新加坡举行的第11届世界华商大会上,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高虎城指出,在世界经济复苏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候,各国应团结合作,寻求共同发展。
“中国高度重视核能安全,正在采取措施努力加强核能安全。”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在参观国际核工业成果展的中国展台后,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政府将进一步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力度和节奏,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第24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会上说。
“华侨在辛亥革命前后,是革命团体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今天香港侨胞纪念辛亥百年,就要继承孙中山‘和平、奋斗、救中国’和‘和平统一,富强中国’的遗志。”
——香港华侨华人总会会长梁淦基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座谈会”上致辞时表示。
“台湾无论谁当选均难改最终与大陆统一结局。”
——新加坡前内阁资政李光耀在第11届世界华商大会闭幕晚宴的对话上做出上述表示。在李光耀看来,两岸统一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不过他无法为这个过程预测任何时间表。
媒体
《环球》杂志
2011.10.9
乔布斯的忠告
2011年10月5日,乔布斯在患胰腺癌8年之后去世。“没有人愿意死。就算想上天堂的人,也不希望通过死去那个地方。但是,死亡是我们共同的终点。没有人逃得过,死亡很可能是生命最好的发明,它是生命的变革促进者,清理掉旧的,让位给新的。”乔布斯这段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演讲中的讲话,在他去世后被网络用户迅速转发。
这一年的乔布斯已经50岁,20年前在被苹果公司解雇后,他经历了人生的低谷,熬过了一段疯狂的日子:向美国航空航天局提出申请加入“挑战者”号进入太空,在莫斯科的前苏联学校中推销电脑,骑着自行车狂奔在意大利,非常认真地考虑过隐居在某一个不足8公顷的小花园里安心地当花农……
好在这位天才最终想通,此后5年时间内,他邂逅了妻子罗伦,创办了后来的皮克斯公司,并在1996年高调回归苹果公司。有网友这样描述乔布斯重回苹果后的传奇经历:这是1个神话、2次手术、4个孩子、8年抗癌、11款经典产品、1D0倍股价涨幅、1000万台iPad、1亿部iPhone、2亿台IOS设备。
经历过人生起伏的乔布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道出了他的最后忠告:去爱——爱工作,爱恋人,爱生活。
《新世纪周刊》杂志
2011.10.10
全球自救
在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阴霾之下,以“全球挑战、全球应对”为主题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1年秋季年会,结果颇为令人失望。
从金砖国家(BRICS)声明到20国集团(G20)财长会议声明,再到IMF决策机构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的公告,虽然都在呼吁应该尽快采取必要行动,但都未提出实质性方案。
“我们在关键时刻开会,在关键时刻做出选择。”新任IMF总裁拉加德在9月23日的年会开幕式上说,“现在全球经济形势严峻,全世界都在看着我们,寻求解决方案,应对危机再次到来,需要‘立刻行动、一起行动’。”
然而,金砖国家似乎已经自顾不暇,欧美国家更应该依靠自己抵御经济阴霾,一场全球自救行动正在上演……
《南都周刊》杂志
2011.10.9
爱情,买卖?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颁布,犹如一枚深水炸弹,炸开了婚姻这个最坚固的堡垒,露出底下的残酷与真实。“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想象,变成现实的、冷冰冰的算计。
对的婚姻到底取决于什么?是对方是那个对的人?还是两人能建立一段对的关系?—对年轻的80后“前”情侣如今的答案是:对的时机,两人谈婚论嫁之时恰逢今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婚姻法》的新解释出台,这令他们二人的关系最终走到了尽头:女方在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研究过《婚姻法》新解释时被引发巨大的不安全感。深思熟虑之后,女方提出将自己的名字加入房产证。随后又是两家关于这件事的讨论,来来往往,两人最终因为意见不合而决定放弃——放弃结婚。
一部法案解释的出台,多个因它而起的分分合合,不禁让人思考:买卖面前,爱情跑哪去了?
《三联生活周刊》杂志
2011.10.8
移民的理由
《三联生活周刊》找到了若干位已经移民香港、及国外的受访者:香港移民邱先生,英国、美国移民的两位太太,留学美国后留在那里工作的小吕,移民加拿大后就回避自己中文名的杰西卡,年纪轻轻就到新西兰工作后留下的小向,他们的身份是公务员、家庭妇女、名牌大学留学生,曾经在国内的外企职员,他们共同的身份是——普通人。一群只是希望按照自己理想生活模式生活的人,不论他们这样的宿求是否得到了满足。
移民的理由有很多,但《三联生活周刊》通过对最普通的移民者的观察,给出了这样的结论——很多人都开始选择另一种生活,尝试另一种可能,其中各有不同的原因。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
2011.9.27
穷忙
这是一次对出租车业权利博弈的调查。出租车,是一个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出租车司机,是一群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却经常连饭都不能按时吃的劳动者;这是一种摸不透、想不清的运营模式。对于这个行业,人们知道它的存在,却不一定了解它的喜忧。
据交通部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出租车110万辆,从业人员近230万人,可以说,出租车越来越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重要而庞大的行业,在近7年的时间里,发生了数量超过百起的集体“停运”事件。出租车从未消失,停运事件也从未停止,这仿佛一场停运的接力赛,一个地区接一个地区、一个城市连一个城市,停运事件在轮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