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为何都购买美国国债
2011-12-29金柏松
中国周刊 2011年1期
美元贬值预期已经十分明确,而中国政府还要增持美国国债,此举等于默认即将发生的损失,为何?日本作为一个成熟、发达国家为何也一直在利用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
中日两国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经济体,同时也是购买美国国债第一和第二多的国家。近年来在美元不断贬值时期中国增持美国国债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众家评论不一。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在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默契配合下,美元贬值预期已经十分明确,而中国政府还要增持美国国债,此举等于默认即将发生的损失,为何?同时人们也不由自主地想到日本作为一个成熟、发达国家为何也一直在利用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
外汇资产增值不是日本的目的
按照国际经验判断,一个国家外汇储备规模应该保证三个月进口的外汇需求和三个月对外偿还债务的外汇需求。如果再考虑国际资本流动风险因素,政府应保持一定干预能力,在上述基础上可增加 10%-30%的外汇。这就是国际上判断一国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可见一个国家设置外汇储备实际上就是确保宏观经济中对外支付的安全。
按照安全原则分析,日本三个月进口规模大约需要160亿美元。在对外债务支付领域,日本是世界上最大债权国,在其对外债务发生支付的同时通常会有更多的外汇进账,因此,几乎不需要在其外汇储备中预留外汇。考虑到日本政府最近对日元升值有所干预,再增加40亿美元储备,则其合理的储备规模合计也不过区区200亿美元,就足以保证日本对外支付安全。但现实情况是截止到2010年9月日本的外汇储备超过11000亿美元,是其政策基本要求的10倍。换句话说,日本拥有世界第二多外汇储备,除了满足基本政策安全需要外,多出来的外汇是超出合理规模要求、被动增加的。事实上不仅日本、世界上绝大多数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外汇都很充裕,都存在外汇储备多余的现象。
为此,日本政府还需设计更加丰富的政策制度才能满足经济安全之外的要求。日本政府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遇到外汇储备过多的政策安排问题。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日本政府对持有外汇的账目管理由财务省直接负责,其职责不同于中国外汇管理局,对储备资产增值不是政策目的。
日本政府对外汇储备资产处理明确规定以安全为目的,即便超出合理规模的部分也是如此。但实际操作中如果在满足安全性基础上,适当提高资本效率、考虑一定盈利也未尝不可。
在世界上各种金融商品之中,公认国债商品最安全。日本政府经过政策立项、研究之后,综合评价结果是美国国债表现最突出,因此,日本政府慎重地选择了购买美国国债。
日本购买美国国债是个“政治问题”
当然日本政府外汇储备全部资产不仅有美国国债,还有其他资产,不过日本政府有保密规定,储备资产结构不公开。人们看到的日本购买美国国债数字都是从美国财政部公布的信息。2010年10月13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日本已累计购买了553亿美元美国国债,增持幅度达7.2%,日本目前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已达8210亿美元。显然日本政府拥有外汇储备规模大约超出此项数据20%,也就是说,日本政府外汇储备还拥有其他资产。从风险考虑,适当分散资产、实行资产储备多元化政策也是需要的。
此外,日本政府还储备有实物资产,如黄金、稀有资源,大约可供全日本使用3-6个月;拥有石油储备,可供全国使用160天以上等等。如果日本政府没有储备这些实物资产,显然其拥有的外汇储备还得增加。从替代效用看,这也是日本政府化解外汇储备过多,分散资产风险的重大措施。
日本政府储备外汇资产中购买的美国国债,随着日元大幅升值,早已经贬值、损失惨重。对此日本政府内部早有微词,日本经济界甚至公开表示反对的意见也不在少数。但日本政府有难言之隐。1985年西方五国签署著名的广场协议,同意美元贬值。日本政府必须配合美国进行反方向操作,即买入美元、卖出日元干预。如此一来,日本政府等于买入贬值资产,卖出升值资产,大量增持美国国债。
试问,日本政府难道不懂得反方向操作意味着巨大损失?非也!更何况,日本经济界、金融界早已表达对日本政府类似操作造成的经济损失,一向重视民意的执政党岂有不知,但迟迟没有表示改变这项政策。究其原因,一是日本政府签署广场协议,不仅需要同意日元大幅升值,而且还不得不保美元软着陆;二是日本与美国签署有安全保证条约,日本国家安全主要掌握在美国方面,所以,需要从同盟国关系、国家战略、政治决断等因素加以认识和理解日本政府购买美国国债行为。
新增外汇储备应购买黄金等稀有资源
很多人认为中国国情与日本存在重大不同,又何必要使用大量外汇购买美国国债?
其实不然,首先中国政府持有一定外汇储备也是为经济安全、为对外支付风险预留而设置,这是市场经济国家共性要求。其次,在国际上市场上各大专业机构长期以来对美国国债安全性、流动性、信誉等级、收益性等各项指标的单项和综合评价都给予高等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如果以安全性、流动性为核心原则,决策购买美国国债无可争辩。问题在于,中国外汇储备是否应该有赢利目的?
在健全的市场体系下,政府应该严格限制、甚至基本禁止以赢利为目的开展经济活动。中国建立市场经济制度,自然应该限制和制止赢利性经济活动。中国外汇管理局属于人民银行管辖机构,不是企业性质机构,本质上不应以赢利为目的开展经济活动。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似乎不应要求主管我国外汇储备的外管局必须赢利,保证储备资产增值。
然而,众所周知,中国外管局实际上在进行资产运作,目的就是保值、增值,就是赢利。由此,人们当然会引发联想,既然已经进行赢利操作,索性就应该明确国家外汇储备赢利的目的。
因此,笔者提出下列建议。
建议之一:鉴于中国与美国经济、贸易关系如此密切,已经达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程度,两国关系在经济领域已经达到“战略伙伴”的密切程度。通常情况下,对已经购买的美国国债,我国进行管理、运作需要适当兼顾对方利益。同时美国政府也应该负起国际责任,保证美元货币稳定。两国政府需要就此开展合作。
建议之二:中国毕竟不是日本,在政治、安全、外交等领域与美国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中国也不应该将自己捆绑在美国国家利益之柱上束手待毙。当美国在政治、安全、外交等领域采取有损中国国家利益时,中国也不应单纯从经济角度出发处理美国国债。
建议之三:对新增外汇储备是否应该全部用于购买美国国债,我的答案是:否。早在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宣布倒闭,金融危机刚刚爆发之际,我就提出建议,中国外汇新增储备应该购买黄金,指出中国存在黄金储备过低问题。2003年以后,中国虽然略为增加一些黄金储备,但与庞大的外汇储备规模比还是微不足道。所以,至今我仍坚持认为中国新增外汇储备应增加黄金等稀有资源储备,这是上策。
建议之四:可能中国新增外汇过多,以至于主管部门担心黄金价格猛涨,而不得不增加购买美国债。按照国际惯例评价此举等于照顾了美国特殊利益,照顾了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因为国际市场黄金价格猛涨受损最大的是美元和美国。但此举应该适可而止。
建议之五:保持和谐、均衡的国际关系。随着中国经济、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在世界影响力已经超过建国以来任何时期,因此,中国政府举首投足之间就有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事情。特别是不能轻易决策大量抛售美国国债。按照国际惯例,中国拥有美国国债最多,相当于市场上最有影响力的客户,中国如果大量抛售,则极有可能引发市场恐慌性抛售,爆发美元危机。此举实际上相当于两国关系采取决裂的举措。这与中国政府一贯的重大外交主张,重大外交政策,重大外交关系有重大区别,涉及到中国政治、外交、安全、经济等综合性对外战略,需要全盘考虑,不可轻易、草率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