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X项目沿海狂飙的逻辑
2011-12-29易鹏
中国周刊 2011年9期
大连福佳大化PX项目,因为民众出于环保意识产生强烈的反对声音,最终迫使这个项目搬迁。这事让PX项目的建设再次回到大众的焦点视野之中。这些年中国沿海地区的PX项目建设一路狂飙,其背后有着足够的逻辑支撑。
首先,是由国内巨大的PX需求所决定。PX(二甲苯)是PTA(精对苯二甲酸)的上游产品,而PTA又是纺织等各种产品的上游产品。纺织业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主要的工业行业,2010年纺织业总产值高达4.7万亿元,出口2065亿美元,占全国货物贸易出口的13.1%;同时也是一个解决大量劳动力的产业。这么大的产业,必然有着对上游的PX产品巨大的需求。2002年,中国针对PTA由限制改为鼓励政策,国内市场一直被抑制的需求迅速爆发,并直接拉动了上游PX的需求的暴涨。中国PX产量从1995年的84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650万吨。即使如此,2010年中国还需要进口PX产品300万吨。而到 2011年,国内对PX产品的需求量要达到1300万吨,供需平衡压力较大。这就意味着从国家产业结构和总需求角度而言,PX项目在中国投资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这自然会从国家、企业层面开始大力投资于有着巨大蛋糕的产业中来。目前中国大陆已建成的PX项目有10个,在建的4个,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其次,在于PX项目巨大的产值对地方政府的诱惑。PX项目是整个石化产业链条中的一块。石化产业最大的特点就是产值巨大,既可以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工业总产值推高GDP,也可以带来巨大的财税收入。以大连为例,其2010年实现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2306亿元,其中石化工业的增加值470亿,比重在 20%以上,是大连5158亿元GDP中第一主力。大连的石化产业中,长期以来产业链延伸不长,大连自然希望通过PX项目的建设来延长这条产业链。事实上大连福佳大化的PX项目,投资额度高达95亿,预计达产后的产值是260亿元。同时PX项目还可以带动其下游的产业,大连逸盛化工150万吨PTA生产装置就是被大连福佳PX项目带来的,相关联配套的。如果再考虑其下游的产业链,在大连本地带来的工业总产值将接近千亿,而2010年整个大连的工业的总产值也才7938亿元,这意味着大连福佳大化PX项目可以给大连新增15%以上的工业总产值。这么大的产值诱惑,自然会让大连将其列为六大重点项目来看待。所以大连承诺要将PX项目搬迁,其新址选择的范围依旧是在大连境内。其他的13个有PX项目的地区都同样抱着这种想法,推动着PX项目的狂飙。
最后,在于沿海地区的新一轮重工业化潮流。沿海地区总体上风景比较好,也容易成为度假休闲地区。但毕竟中国整体还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是第一要务。以前中国的石化工业都集中在资源生产区,比如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周边就投了很多石化企业。但随着中国资源的日益枯竭,对国外资源的要求越来越大,2010年中国进口石油已经超过了自产石油。这就意味着沿海有港口的城市反而成为了发展整个石化产业的最近的资源接入点。
同时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的大发展,中国的经济总量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就自然成为了PX等石化、化工产品的重要经济腹地和市场所在。于是沿海这几年迅速重新进行了石化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化。以知名的家电之城青岛这个海滨城市为例,其2009年第一工业行业是石化,产值是1700亿,超过家电电子的1500亿。而目前已经获批国际旅游岛的海南,也在儋州洋浦经济开发区开工60万吨/年的PX项目。可见沿海PX项目狂飙背后的力量。
对于PX项目,尽管有厦门和大连这种抗议活动,但有了上面这几种狂飙发展的逻辑存在,中国PX产业的发展还是难以阻止。目前要做的就是进一步确保 PX项目的环保性、安全性,在环保评估过程中透明、公开,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到决策中来,这样PX项目在中国可以实现双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