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淘宝“开放经”

2011-12-29王文彬

中欧商业评论 2011年5期

  【案例背景】
  淘宝是一个天生的平台型企业,当开放平台的浪潮兴起时,淘宝也是“离钱最近的开放平台”。从为300万卖家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应用,到面向买家的应用“活法儿”,开放平台成为“大淘宝计划”腾飞的翅膀。
  
  做一个好的开放平台,首先要相信,别人比自己聪明。
  
  淘宝自从诞生那天起就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只要你的商品合法,都可以拿到淘宝上去卖;只要你有能力,无论是模特摄影、快递发货、客服培训等,你都可以在淘宝上提供服务。365万卖家和3.7亿买家的背后,是大量个性化、专业化需求的涌现,而这些需求会随着卖家和买家的成长不断演变。
  所以,淘宝提出大淘宝计划,鼓励开发应用的时候,几乎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到2011年4月底,淘宝开放平台注册合作伙伴超过14万个,上线应用总数超过9万个。
  
  CBP模式
  
  淘宝庞大的用户人群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商业生态圈,包含了整个电子商务的链条。在链条之中,一个主体是消费者“C”;一个是商家“B”。为了最大限度地维系B和C之间的关系,必将大量涌现专业领域的淘宝合作商,我们称之为“P”。
  这个巨大的产业链不是一家或者几家公司就能够为客户做好服务的,因此需要一大批合作者和淘宝共同发展,所以淘宝在lT系统、卖家运营、物流服务、无线、消费者业务等多个方面全面开放,与合作商共建生态圈;淘宝对于未来商业模式的思考,就是CBP模式。
  现在应用正在作为合作商“P”的一部分快速发展起来,满足海量用户个性化的需求。2009年到2010年发展比较快的是卖家服务,2011年,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应用也开发出来了。
  以卖家业务为例,很多淘宝卖家是传统零售企业,这些企业虽然在生产领域以及线下销售方面有多年经验,但电子商务对它们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因此淘宝的代运营商应运而生,这些人帮助卖家打理好生意,拓展网络销售渠道。
  从消费者角度来说,也需要一些个性化的服务。很多人都有从淘宝购买保健类食品的经历,但究竟什么保健品适合你,“活法儿”这种体质测试类应用就是解决买家这类问题的。此类需求还有很多很多,在淘宝的平台上不胜枚举。
  
  淘宝开放的逻辑
  
  2009年6月淘宝开放平台上线,大淘宝生态圈开放平台雏形搭建,IT类合作者可以基于淘宝API为淘宝卖家开发产品开始,淘宝开放平台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
  2009年12月,“淘拍档”正式对23家合作伙伴授牌。由此,淘宝开放向卖家服务领域全面延伸;“淘拍档”是淘宝对于高级合作伙伴的简称,它们都是在淘宝专业领域获得成功的优质合作商。以管易为例,这是2009年底开始的创业团队,公司200多人,为淘宝的卖家提供ERP服务,2010年全年营收超过3000万元,在淘宝卖家中颇具知名度和影响力。
  2010年1月,面向淘宝卖家的软件服务平台“淘宝箱”正式上线,为淘宝第三方lT类产品提供软件销售平台,卖家IT服务盈利体系搭建完成;到2010年年底,“淘宝箱”升级为“淘宝服务平台”,提供了200余款卖家工具,近百万卖家在选购和使用这些第三方工具。以“小艾分析”为例,这是一款第三方提供的数据统计类工具,共有超过22万淘宝卖家在使用。
  如今,第三方卖家工具市场总收入超过1650万,是淘宝平台上盈利能力最强,盈利方式最为清晰的应用类型。
  2011年2月,“淘宝开放年”战略启动,淘宝全面开放,在原有PC端卖家类应用开放的基础上,第三方业务向买家和移动领域全面展开。
  因此从逻辑上看,淘宝平台的开放是从IT类卖家服务领域切入的,然后延伸至卖家服务的领域,再向买家领域拓展;另一个维度则是从PC端的开放向无线开放拓展。
  
  平台是座富矿
  
  淘宝开放平台的市场规模巨大,并且还在不断加速发展。假设淘宝的年度交易总额(GMV)是4000亿元,而商家愿意拿出5%的全年总收入来解决他在IT领域的需求,那么就是一个近200亿的市场等待合作者来开发。这还仅仅是卖家在IT领域的需求,还不包含图片处理、商品包装、物流仓储、代运营等运营和物流层面的需求。
  从消费者业务来说,3.7亿的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也需要被充分满足,比如3月份上线的母婴类工具,由丫丫网提供,每天的使用超过10万。类似的还包括装修类工具、汽车服务类工具等等,不胜枚举。
  在传统的线下lT领域,已有IBM、金蝶、用友等知名公司提供服务。而全新的线上领域以及线上线下结合领域,对于大多数公司而言都是陌生的,这些陌生领域必将带来新的机会。国内的IT企业若有机会站在淘宝的平台上,将会成为行业内新的领军企业。
  此外,伴随着无线、AR(增强实景)等技术的成熟,新技术必将带来巨大的机会。AR把虚拟的图像和文字信息与现实生活景物结合在一起,可以实现衣服在线试穿等功能。这些都将是新技术与淘宝开放结合带来的巨大商机。
  
  淘宝的开放经验
  
  有如此美好的市场前景,淘宝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好的平台,维护好平台的生态,以便能够持续发展。淘宝开放平台发展两年来,真正地给用户(卖家和买家)创造了价值,也使淘宝的服务更加完善,平台更有吸引力。
  以唐狮服装官方旗舰店为例,接入开放平台之前,每天的订单处理能力在600单左右,接入后达到1500单以上;接入后工作人员由4人缩减到1人;因发货不及时的退款率,由原来的15%,降低到不足0.1%,客户满意度大大提升。
  总结淘宝建设平台的经验,以下几条是所有平台建设需要注意的:
  
  要有开放的胸怀 做一个好的开放平台,正如马云一再强调的,首先要始终相信别人比自己聪明。
  举个例子来说,国内互联网的几个大鳄在开放过程中,始终都面临着如何处理好官方产品和第三方产品的关系。处理得不好,会影响平台公平性,大大打击合作者的积极性,也会造成官方产品和第三方产品竞争带来的资源浪费。
  淘宝的态度是:“始终相信别人比自己聪明,别人能做好的我们不做,别人做我们也在做的,要尽快开放出来让别人做。我们只做别人不能做的。”因此在推广资源上,淘宝对第三方产品和第一方产品一视同仁,谁能服务好用户就推广谁;在接口权限上,隐私不公开的接口将会通过规则控制对于合作者开放。
  
  稳定是基础 调用API的成功率一直是开放平台最为关注的商业指标之一,只有保证API调用数据的成功率、稳定性和安全性,才能保证给用户提供可靠的服务。
  
  客户第一 淘宝开放是要服务好卖家和买家,因此不是在创造需求,而是去满足用户的需求。围绕客户需求,淘宝的做法是建立客户和合作者的见面机制,通过T0per俱乐部的开发者聚会,让合作者和使用者在一起当面交流。同时,将对服务的评价权交给用户来评定。
  
  合作共赢 只有当合作者不断成长、足够强大时,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淘宝的用户。因此,淘宝为了扶持合作者,将原有的分成比例进一步向合作者倾斜,改为3:7分成,特别优质的合作者还能拿到整个收益的80%。
  
  全面而有序 业内的开放平台大都是基于用户数据、用户关系、流量、消息等几个层面的开放,而淘宝的开放除了涵盖上述范围,还有业务流程的开放。在淘宝上每天流转的都是“真金白银”,因此这种开放在蕴含巨大商机的同时,也会存在交易安全、用户隐私等风险。
  所以,淘宝的开放是全面而有序的。全面指的是在所有领域都会开放;有序指的是在敏感领域,比如数据等方面的开放,将先针对核心合作伙伴开放,再逐步向全部合作伙伴开放。
  
  给参与者的忠告
  
  根植于开放平台的参与者和合作方,也对维护平台生态环境责无旁贷。以下是我们的建议与忠告:
  
  善待客户 不要作恶。不要因自己的利益去伤害用户,伤害整个市场。比如抄袭、窃取用户隐私等行为,在平台上一经发现会被严厉处罚。此外要深入地了解用户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好的产品。
  例如,赤兔是淘宝平台上的一款非常成功的客服绩效考核类工具,用户续订率超过80%。赤兔产品的开发前期,开发者先找了几个大的卖家深入交流,也先给卖家开发了定制款的工具,之后才产品化在市场推出。
  
  找准定位 首先切忌贪大求全。有一定实力的开发者(主要指资金实力和开发团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一下子做了好多产品,却没有一个做得特别出色。这种行为在伤害用户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的品牌和业务发展。做的多,不如在一个领域做得专,先把自己的品牌植根在客户心中。
  其次要先活下去再向前走。如果是一个想要创业的草根企业,我们建议先看看平台上的产品状况,找清楚自己的定位,然后找一个领域做深,先获得足以活下去的现金流,再逐步进行发展。
  
  不断学习和提高 小有成就的开发者,则需要在做好产品的同时,在管理能力等诸多方面都有提高。比如淘宝之前有一个知名的开发者,收入从最初的每月几百元,发展到一天收入几万元。然而收入暴增的背后是客户服务、产品运营等基础运营的配套跟不上,导致用户流失率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