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企业
2011-12-29朴抱一
中欧商业评论 2011年5期
2011,中国互联网平台开放元年。
我的师弟翟磊迷上了在马桶上抽手纸,当然不是卷简纸,而是在iPhone上的一款缓解压力的游戏,它唯一的要求是你抽得足够快。在iPad上,我迷上了切水果,用手指的飞刀划过去切掉屏幕下方飞上来的水果,真的很爽。
没有触摸这些产品的人会觉得这种事情极其无聊,但他们如今已经OUT了。基于苹果的开放平台,开发者们开发了15万个应用软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娱乐,这使得iPhone和iPad充满魅力。
当然,应用不只是用来玩的。在互联网平台上,我太太在淘宝网开创她的“电子商务事业”——卖衣服。她借助淘宝开放平台的几款应用软件来核算成本和利润,处理物流和装修网店。
翟磊觉得“抽手纸”会成为他毕生的事业,因为游戏作者已经获得百万美元的收入。因此他辞去工作,和几个兄弟马不停蹄地干起了类似的事情。如果成功,他们下半辈子就可以去马尔代夫或者夏威夷的海滩上晒太阳了。
和我师弟有着同样想法的青年人千千万。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他们基于不同的开放平台开发应用,除了苹果的iPhone和iPad,Facebook、亚马逊、谷歌的android,都是成就梦想的地方。
把目光投向国内。从2008年搜狐推出博客+开放平台以来,中国互联网经历了两波“开放平台”的浪潮。然而第一波浪潮伴随着腾讯收购开心农场和康盛创想,各家SNS或坚持不开放(如开心网)、或倒闭(如雅虎关系)、或政策趋向封闭(如人人网),第一次开放平台浪潮就此消退。直至2010年7月,新浪微博开放平台正式上线,被看做是第二次开放平台浪潮兴起的标志性事件之一。随后腾讯高调宣布开放战略,将新一波的平台开放推向高潮。
2011年会成为中国互联网平台的开放元年吗?这要取决于中国互联网平台企业的视野和远见。如今平台上演绎的更多的是“吸星大法”——我不做的应用让别人来做,单向地利用自己的优势,甚至可以理解为垄断。
开放是一场盛宴,但它既不是平台企业的施舍,也不是善心的捐献。它是平台生态间共生的各个群体的一次博弈,最终达成平衡与和谐,以开放平台为核心建构星云企业。星云企业的实质便是:在规则垄断的基础上打造自己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处于食物链的最高端。
盛宴的大幕已经开启,在互联网平等共享透明的世界里,这场狂欢没有主人——无论是平台的拥有者,还是平台上的舞者,抑或台下热忱参与的观众,都是这场大戏的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