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持续创新的“魔咒”
2011-12-29
中欧商业评论 2011年9期
企业究竟靠什么样的业务持续盈利?每个企业家都需要准确回答三个问题:自己擅长的是不是行业盈利的核心?公司自认为擅长的部分是真的强项吗?如何才能让企业持续发展?对照之下可以发现,汉王对以上问题的答案多半不令人满意。
首先,从产品角度,终端“阅读器”产品才是汉王擅长的,较强的生产能力和多年国内营销渠道的经验让汉王掘到第一桶金。但电子阅读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内容”而非终端。在中国现有的出版模式之下,作者多半已经把大版权(纸质版权和电子版权)都签给了出版社。而99%的出版社用的都是方正排版系统,方正可以在第一时间拿到电子版权,同时把内容提供给自己的方正电子阅读器终端。此外,盛大拥有中国规模最大的电子书站——起点中文,几万作者每天都在此书站上提供第一手的内容资源。相比之下,汉王自己建的书站从作者人数、作品质量、网站人气方面都难以企及,并不具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容”。
其次,是否拥有终端优势?如今手机成为阅读终端之王的趋势愈益明显。手机终端厂商的生产能力、资金实力都是汉王无法相比的。同时,逐利的内容提供商选择与手机生产商合作,在手机产品出厂之前就内置进电子书,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推出“电子阅读手机应用”,分享后者的渠道与众多客户。而自认为拥有终端优势的汉王远非此中强者。
第三,针对“如何才能让企业持续发展”的问题,德鲁克曾提出:创新是企业家工作的重要部分,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汉王的行动恰恰从正反两面证明了这个观点,在电子阅读器方面的创新让汉王创业获利,但与此同时,没有保持住创新的势头也让企业快速地走E了下坡路。
德鲁克真正的意思应该是“持续不断的创新是企业不断发展的源动力”。如何对企业的创新制度进行保障?建立保护创新机制不可或缺。1984年昆腾公司的几名员工敏锐地感觉到一个3.5英寸超薄硬盘市场正在出现,决定创立一家新公司来实现他们的理念。但昆腾公司的高管并没有轻易地放走他们,而是决定成立一家分公司“Plus DevelopmentCorporation”,给予它资金上的支持,在持有其80%股份的同时不干预运营。Plus公司随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到1987年,8英寸和5.25英寸硬盘的销售额已基本消失时,昆腾公司收购了Plus公司剩余的20%股份。到1994年时,新昆腾公司已经成为当时世界上销量最大的硬盘驱动器生产商。
汉王作为技术主导型公司,对上面的故事并不陌生。因此,当发现内部的新创意后,给予奖金支持和更大自由的空间,也许才是保持制造类企业持续创新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