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中国民营上市企业绩效报告

2011-12-29张华张维炯李晓华

中欧商业评论 2011年9期

  2010年中国民营上市企业整体上保持了平稳甚至加速发展的态势。从营业收入来看,民营上市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不过,民营上市企业盈利水平的增长却落后于营业收入的增长。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民营经济的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更加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我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36条”),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明确指出规范设置投资准入门槛,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不得单对民间资本设置附加条件。由于根源上的体制机制障碍并未解除,人们对“新36条”是否能落到实处还存有疑虑。但无论如何,这一新政策的出台,都为民营经济进入重要行业和领域提供了契机。民营上市企业作为诸多民营企业中规模较大、经营水平相对较高的企业,在2010年又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呢?下面我们将以中国民营上市企业为样本,从企业层面分析民营企业的经营状况。
  
  盈利水平增长落后于营业收入增长
  
  2010年,样本中民营上市企业总营业收入达到37220.94亿元,平均营业收入为25.37亿元,比2009年分别增长了73.65%和11.13%。从2007年到2010年,样本民营上市企业的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46%,较2009年13.04%的营收增长率有很大增长。该指标在继2008年小幅下挫和2009年大幅下滑后,终于有了大幅回升,这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形势的好转,另一方面也因为今年样本和以往相比,出现了更多高成长性创业板上市公司。
  从净利润来看,由于样本中民营上市企业数量增加,样本民营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总额大幅增加,达到3910.80亿元,但平均净利润为2.66亿元,和2009年2.54亿元的平均净利润相比,增加幅度不足5%。简单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52%,与2009年相比也基本持平。在社会贡献方面,2010年A股民营上市企业工资与税收支出总额为2405.54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工资与税收支出额为2.24亿元,与2009年1444.89亿元的工资与税收支出总额、2.17亿元的平均工资与税收支出额相比,略有增长。根据2011年6月30日的收盘价,民营上市企业的总市值为99959.63亿元,平均市值为66.64亿元(表1)。
  
  
  民企运营能力优于国企
  
  从规模来看,我国民营上市企业远小于国有上市企业。A股国有上市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达到147.02亿元,而民营上市企业平均数仅为25.37亿元,仅为国有上市企业的17%;国有上市企业的平均净利润为14.04亿元,而民营上市企业平均净利润为2.66亿元,不足国有上市企业的1/5。国有上市企业的平均市值为190.01亿元,而民营上市企业平均市值为66.64亿元。
  在盈利能力方面,201O年民营上市企业和国有上市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基本相当,分别为14.11%和14.77%,但民营上市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却是国有上市企业的两倍多。这说明企业民营上市企业的财务杠杆远小于国有上市企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更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事实。
  2010年,国有上市企业工资与税收总支出20777.38亿元,而同期民营上市企业支出量为2405.47亿元。平均而言,每个国有上市企业支出的工资与税收为20.04亿元,每个民营上市企业支出的工资与税收仅为2.24亿元。国有上市企业的工资与税收无论是总量还是平均数均明显高于民营上市企业。由于国有企业数量多、规模大,为排除企业数量、规模的影响,我们进一步使用工资与税收总额与营业收入之比来衡量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民营上市企业和国有上市企业的“工资与税收/营业收入”分别为10.44%、13.63%(表2),这说明去除规模的影响,民营上市企业所做的社会贡献仍落后于国有上市企业。
  通过杜邦三项分解来分析和对比民营上市企业和A股国有企业。可以看出,民营上市企业的平均销售收益率为10.77%,略高于国有上市企业的9.55%,而在平均销售周转率等方面,民营上市企业明显优于国有上市企业,这说明民营上市企业在运营能力方面超过了国有上市企业。由于国有上市企业能更好地运用债务融资,民营上市企业的平均财务杠杆远远低于国有上市企业(表3)。
  
  
  海外上市民企盈利能力更强
  
  进一步比较海外上市民企(主要是指香港和美国资本市场)和内地上市民企的绩效。从规模来看,海外上市民企的平均营业收入为38.35亿元,远高于内地上市民企的21.45亿元,这反映出海外上市对于企业规模有更高的要求。海外上市民企营业收入总额为15148.85亿元,内地上市民企为23033.25亿元,这主要是由于内地上市民企数量更多造成的。从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来看,海外上市民企也远高于内地上市民企,分别为25.65%,20.42%(表4),但差距比去年有所缩小。从盈利能力来看,内地民营上市企业也逊色于海外民营企业。2010年内地民营企业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3.15%和12.80%,低于同期海外民营企业的4.04%和16.01%。
  
  创业板民企成长性高
  
  今年样本的一个显著变化是A股创业板民营企业数量增多,去年为52家,今年新增172家,达到224家。作为新生力量的创业板民企从数量上已不容忽视,我们将其与主板和中小板民企的绩效进行对比(表5),以获得对创业板民企更深的了解。
  结果可见,A股创业板企业虽然在规模上还比较小,但表现出了很高的成长性,这从它们接近40%的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可见一斑。在盈利方面,创业板民企、主板和中小板民企的加权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分别是7.48%和3.01%,说明创业板民企的运营能力也远高于主板和中小板民企。但由于创业板民企规模小,更难获得银行信贷的青睐,所以其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远低于主板和中小板民企。在社会贡献方面,虽然创业板民企的平均工资和税收较低,但去除规模因素的影响,其工资和税收与营业总收入的比例高于主板和中小板民企。
  
  2010年中国民营上市企业整体上保持了平稳甚至加速发展的态势。从营业收入来看,民营上市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民营上市企业盈利水平的增长却落后于营业收入的增长。
  和往年的情况类似,尽管民营上市企业的营业规模仍然与A股国有上市企业存在一定差距,但前者的盈利能力却更好,如果民营上市企业能够进一步改善财务杠杆,则其盈利能力还能更好。另外,在海外上市的民营企业相比于内地上市的民营企业总体上有更好的绩效表现。A股创业板民企表现出比主板和中小板民企更高的成长性和更优的运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