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住你即将死去”纪念禅者乔布斯

2011-12-28陈松奎

市场周刊 2011年10期
关键词:库克乔布斯苹果公司

陈松奎

“时刻提醒自己的生命行将终结,这是帮助我为生命中的重要选择做出决定的最好办法。因为所有期待,所有骄傲。所有畏怯、所有的所有,都在死亡面前变得不值一提。在死亡面前,生命中最重要的才能存留下来。时刻提醒自己的生命行将终结,这是防止自己畏首畏尾的最好办法。既然你已经一无所有,为什么不听听内心真实的想法呢?”这是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演讲中的一段话。

北京时间10月6日,这位在近十年内引导全球科技行业乃至改变整个世界的伟人在美国离世,享年56岁。这距离苹果的新一代产品iphone4s发布才刚过去两天,这是苹果新一代掌门人库克的处女秀作为一款承载了太多期待的产品,iphone4s的细微改进显然难以说服翘首以待的众人,而乔布斯在此时离世,不仅掀起了全世界范围的悼念潮,更引发了业界对苹果后乔布斯时代的集体猜想。

遵从内心的的禅者

当我们赞叹这位“狂伟人”在IT和多媒体等领域的创意,赞美他“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的王者之气时,还应当注意,他是一位“禅者”。正如加措活佛所说:“乔布斯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参禅打坐是他一生最大的精神追求,并且正向地引导了他事业的成功。”

乔布斯曾在2001年接受《新闻周刊》采访时说,我愿拿出我所拥有的一切技术,换取一个与苏格拉底共处的下午。“修炼内心,遵从内心”一直是他生活和工作的宗旨,高中毕业后,他选择了和斯坦福一样昂贵的大学——俄勒冈的里德学院,为此父母差不多动用了全部积蓄,为他凑齐了学费。但是不到一年他就离开了学校。因为他“不清楚为什么要花光父母的积蓄学些自己不认为有用的东西”。之后开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值得一提的是,他在那里接触了禅宗著作,并开始对此着迷。后来乔布斯去印度朝圣,两年后回国和沃兹一起创办了苹果公司。从此,禅一直伴随着他。

禅宗教人自省,发掘内心所想,并依照它前行,乔布斯是这一教导的优秀实践者。从少年时对电子产品的着迷到开始创业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引导他前行的一直是他内心的力量。“成就一番伟业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自己的事业。如果你还没能找到让自己热爱的事业,继续寻找,不要放弃。跟随自己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在被他自己组建的苹果公司赶出时,乔布斯感慨“我是我所知道的唯一一个在一年中失去2.5亿美元的人”的同时,也庆幸自己“依然热爱曾经做过的事情”。

禅宗让一个人最大程度的受益,莫过于影响一个人对生活、对命运的认识,莫过于让人看清事物的真相,直接看透它的本质而不执著于纷繁的表象。离开苹果后的乔布斯,用禅者的智慧解读了这一挫折,这一解读显示出他异于常人的智慧,“成功的重担被重新起步的轻松替代对任何事情都不再特别看重这让我感觉如此自由,进八一生中最有创造力的阶段。接下来的五年,我创立了一个叫NeXT的公司,接着又建立了Pixar,然后与后来成为我妻子的女人相爱。Pixsr出品了世界第一个电脑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现在它已经是世界最成功的动画制作工作室了。”

佛教强调和谐,身与心个人与社会,物质与精神,都没有根本的二元对立,思维得法,和合万物,会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乔布斯重回苹果后,出招解决和微软的纠纷,再次体现了他的禅者风范。当时苹果已濒临破产,正在和这个行业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微软打着一场已长达十年的官司。乔布斯和盖茨交谈之后双方达成协议微软出资15亿美元给苹果,苹果终止这场官司并且在Macintosh中安装internet explora和OFFlcE。乔布斯当众宣布改变“要拯救苹果,必须打败微软”的观念,开始了强强合作。这一笔钱,适时地挽救了苹果。“两刃交锋不须避,好手如同火里莲”,乔布斯此举足以证明他是一个“好手”。这一和谐的观念,也改变了乔布斯和他的合作伙伴的关系,苹果的员工发现“一个刚愎自用的乔布斯不见了,他开始变得温和”。

禅宗讲究简单。简化我们的思维,让它趋于直截,简化我们的生活,减掉世俗的观念,让思想充满新意。对乔布斯有过深八研究的周鸿}韦认为,乔布斯直在做减法,事实的确如此,乔布斯简化着自己的生活(他钟爱的黑色毛衣、T恤衫和一条蓝色牛仔裤的装扮从来不过夜生活),也简化着自己的产品:只生产伟大的产品。不做市场调查,也不招收顾问。从iMac、iPodiPad到iPhone,最直观的外观,最简单的操控方式最俘获人心的功能设计,“简单”的征服,诞生了世界各地数亿的“果粉”。

打破了思维框架,排除了种种无谓的干扰,一个自在的禅者的专注可以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让种种看似不可能的事成为现实。这就是创新。“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创新无极限!只要敢想,没有什么不可能,立即跳出思维的框框吧!”

极客和设计师的化身

去世前,乔布斯便已被尊奉为工业设计者和上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乔布斯将高新技术以一种优雅和简约的形式呈现,Mac,iPod和iPhone被设计师们认为是数字时代中最具标志性的产品。

苹果创始人的杰作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通信,电影观赏,音乐欣赏和互联网购物,大屏幕Mac电脑和图像友好Mac软件也简便了建筑师,出版商,艺术家和时尚设计师的生活。英国著名建筑师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表示:“乔布斯是一位真正伟大的设计师和良师益友。乔布斯鼓励我们站在新的角度看待设计,他天赋异禀,在规划宏观战略的同时,往往能注意到最微小的细节。”

iPod是苹果最具革命性的产品之一,它与大众甲壳虫,可口可乐饮料瓶,瑞士军刀和奥利维提打字机并列全球消费品牌荣誉墙。每个国家或每种文化都有代表性的消费设计品牌,例如意大利的伟士牌摩托车(Vespa)和美国的凯迪拉克,但能持久影响全球的品牌屈指可数。

英国工业设计师,真空吸尘器发明者詹姆斯一戴森(JamesOysonl表示:“乔布斯的成功证明,突破性产品源自直觉的冒险,而非顾及众人的意见。他是一位符号设计大师。”自2001年首次问世,iPod就迅速占领市场,彻底改变了由索尼Welkman统治的音乐工业,而Walkman也因此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苹果是一家电脑公司,但将互联网数字音乐商业化却是苹果之劳。苹果此举要早于百代唱片,华纳唱片和索尼音乐等音乐巨头,并且让它们免于为盗版所侵蚀。数亿台iPod被售出,每台iPod只设有一个简单的复古刻盘,从中体现出乔布斯的极简主义设计哲学。iPod出现在世界各地年轻人的牛仔裤里,外衣口袋里,慢跑者的手臂上,旅行者也用它来打发无聊的时间。

接着就是iPad,它于2010年发布。iPad让人们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阅读报纸和书籍,记笔记,浏览互联网,通过Skype问候彼此。借助智能应用,iPad还可以帮助人们解决日常的实际问题。在巴黎时装周,时尚买手们用iPad拍照,当时装表演结束,他们就点击iPad将照片归类,从中挑选中意的服饰。来

自伦敦Harrods百货的时尚及美妆部总监Marigay McKee表示“我们看到前排很多人都在使用iPad。所有博主和很多时尚编辑都带着IPad。”在众多奢侈品牌的衬托下,iPad更像是别致的饰品。iPad还让航空公司重新考虑航班的娱乐技术。例如,澳大利亚的一条航线就将把航班娱乐设备换成iPad,以此节约成本和减轻重量。

职业设计师将乔布斯看作他们的一员,但创新的思维和商人的头脑同样是产品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毫无疑问,乔布斯在苹果参与了最基本的产品设计,从消除外壳上难看的螺丝钉,再到选择粉饰它们的合适字体,乔布斯都会事必躬亲。同时,乔布斯也依赖一些天才设计师,包括1980年代的哈特姆艾斯林格(Hartmut Esslinger),以及1990年代加八的乔纳森·艾维(Jonathan Ive)。

乔布斯曾醉心于产品设计。1982年,乔布斯当时以100万天价年薪聘请了艾斯林格,他的设计风格融入到80年代的所有苹果产品中。2005年,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透露,他曾经参加里德学院的书法班,他便是在那里获得了最初的灵感。

乔布斯表示:“我并没有将此付诸实践。但在10年后,当我们在设计首台Macintosh电脑时,我回想起这些事。我们将其融人到Mac中。它是首台采用优美的印刷术的电脑。”

世界各大的博物馆已经开始收藏苹果公司的早期产品,包括70年代乔布斯和苹果联合创始人斯蒂夫一沃兹尼亚克(steveWozniak)在宿舍开发的Apple 1.以及乔布斯离开苹果后开发的首台NeXt电脑。悉尼动力博物馆就认为,IPod,或许还有1Phone,终有一天将与奥利维提Lexikon 80打字机并列展出。动力博物馆馆长Campbell Bickerstaff表示:“lPod可能不会工作20年的时间但它一定将位列伟大设计之列。”

后苹果时期

从发展历史来看,苹果一直是个个人色彩浓厚的公司,创立苹果8年后,乔布斯带领团队设计出了突破性的Macintosh电脑,使得个人电脑更易于使用。由于和当时的苹果首席执行官约翰·斯库利(John Sculley)闹翻,乔布斯离开苹果12年,直到1997年他才重返苹果,随后就开发出一系列创新产品,iPod,iPhone和iPad。这些产品不仅改变了音乐播放器和手机等产品类别,还改变了音乐和移动通信等整个行业。

由此可见,苹果是一个被个人精神所掌控的公司,一旦个人的光芒散去后+苹果就会黯然失色。虽然很多专家都预测苹果并不会因为失去乔布斯而大伤元气,但实际的民调显示,民众对于失去乔布斯的苹果,并不看好。

如果是在三年前,当谷歌的安卓还没成气候,当微软还没有做移动操作系统的打算,英特尔继续沉醉于其酷睿的成功,那么乔布斯的离去也许并不会有太大波澜。但是现在不同了,强敌环伺下的苹果,优势也会迅速转变成劣势,只要一步走错,就可能变成下一个诺基亚。

要知道,现在的iOS还远没有一统天下,无论是微软还是谷歌都有可能压过其芒,而软件的胜利比硬件更为重要,因为从微软的成功经验来看,掌握了操作系统就是掌握了产品的命脉。诺基亚的市场占有率和硬件多么的强大,但因为那个弱势的塞班系统,还不是迅速的萎缩和陨落了,此乃苹果的前车之鉴。而反观谷歌,触角伸进各行各业,看似散乱的出击,实则潜藏着惊人的网络布局,一旦合纵连横完成,其安卓系统将会变得无比的强大。而微软就更不用说,只要你保留有WINDOWS的操作和思维习惯,那么对WP就是巨大的优势。

所以,在没有乔布斯的苹果,虽然现金流与市场占有都呈现巨大的优势,但毕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唯一依仗的是持续的创新力,而一旦这种创新不被用户所认可,那么就可能被微软和谷歌这两架巨大战车给轻易的碾成糜粉。接下来,无论是iPad3也好,iPhone5也好,究竟要保守还是要突破,真的是放在新任CEO面前的一个问题。

然而一切似乎都有转机,当全球苹果迷和乔布斯迷们扼腕唏嘘,追忆天才往事时,一位灰发黑衣、脚蹬耐克、带着美国南方口音的中年男子低调地走马上任。他面对全球观众,他郑重地说:苹果不会改变。很多人认得他,蒂姆·库克,曾出现在Mac发布会上曾是苹果的首席运营官,曾三度在乔布斯病重时受命全权代理苹果公司事务。沉着,低调,稳重温和是媒体对库克的评价。如今,面对乔布斯离去后的闪亮光环和巨大压力,库克依然一如既往。在他看来,把事情处理好才是信仰。

人们无法对库克和乔布斯进行比较,因为二人性格迥异。乔布斯性情暴躁,咄咄逼人,酷爱说服,而库克则性情沉稳,说话温和+沉着冷静。这样的差异,使二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奇妙而完美的互补合作关系。有苹果公司前高管说,库克专注于乔布斯不甚了解的领域,因此,二人几乎从来没有产生过分歧。乔布斯与库克的交集始于1997年。根据库克自己的回忆,他们一见面就喜欢上了对方。

当时,苹果前首席运营官詹姆斯·麦克鲁尼离开后,重返苹果公司不久的乔布斯四处寻觅合适人选。根据当时《华尔街日报》的描述,乔布斯以其典型的粗暴方式拒绝了好几位求职者,甚至有一次面谈未终就拂袖而去。随后,乔布斯通过猎头找到库克面谈。乔布斯回忆:这项工作整整持续了9个月,直到找到蒂姆库克。在他加盟苹果以后,我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个人电脑业务的供应流程。当时,苹果公%ZE值低谷,而库克任职的康柏公司则如日中天。因此,当库克冒着风险,带着自己的全部财产加盟苹果公司后他的朋友们几乎全部反对。如今看来,昔日的这场赌局,库克赢了。根据ThomsonFinanciao的资料统计,库克已经出售了价值1.13亿美元的苹果股票,去年,他的薪金高达120万美元。而从2005年,他就是苹果公司薪酬最高的高管。乔布斯给予库克的评价也极高:蒂姆·库克是我迄今招来的最好的员工。

很多熟悉库克和乔布斯的人都说,二人个性上的差异确保了他们形成稳健的工作关系。对于和库克共事的人,库克沉静的姿态和从容的作风,对苹果这家充斥着爱敲桌子和步履匆匆的人员来说,无疑是一种缓和力量。苹果公司一名经理曾说,库克在经营苹果公司,而且他已经经营公司很久了。乔布斯是公司的门面,并且积极参与了产品研发,但库克才是将所有设计变成厚厚的,一叠叠钞票的人。

在一封发给库克的邮件中,名叫BenGoId的发信人写道:不要做乔布斯,做你自己。没想到,三个半小时之后,Ben就收到了库克的回信,放心吧,我只会做我自己。

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乔布斯曾说过一段让人为之动容的话,他说,每个人都不想死。即使有人向往天堂,他也不想以死亡为方式去那里。但是我们大家最终都会投入死亡的怀抱。每个人都难逃一死但这才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因为死亡可能才是生命最好的创造。死亡作为生命新老交替的使者,抹去老旧的事物,让新生的力量有空间发展。

库克此时扮演的正是这样一位新老交替的角色,这位同样忠于自己的新一代掌门人,是否能在未来硝烟弥漫的战场中延续乔布斯时代苹果的辉煌,我们愿意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库克乔布斯苹果公司
美国法院禁止女粉丝骚扰库克
库克岩石
乔布斯的追问
苹果公司收购自动驾驶初创企业Drive.ai
新Pad
不一样的乔布斯
库克 瞬间变大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