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警务引领警方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

2011-12-28刘完芳常卫东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警务公安信息化

刘完芳,常卫东

(湖南警察学院,湖南长沙 410138)

信息警务引领警方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

刘完芳,常卫东

(湖南警察学院,湖南长沙 410138)

信息警务是一个新的理念和体系,是信息时代背景下警务工作的发展方向,它以信息情报为主导,整合和共享警务资源、挖掘警力潜能、优化警力配置为目的,进而提高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的能力。它的实施能够激发警方在社会管理观念、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队伍素质、对外联系、管理方式、手段等方面进行调整与转变,从而引领警方在社会管理上的创新。它能使警方社会管理实现从静态到动态、从被动到主动、从低级向高级、从封闭到开放、从管理到服务、从独斗到协同、从产出到效益、从重打击到重预防的转变。

信息警务;社会管理;管理创新

引言

现今时代是一个各种高技术新科学层出不穷,并迅速得以应用的信息时代。信息时代一个最基本的特征是社会信息化,人类社会各种生产、组织、管理活动均向网上迁移。在信息时代信息资源已成为一个国家特别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水平与利用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在信息社会里,公安行政管理享受着信息社会带来的种种技术便利,但也不可避免受到了信息社会发展带来的严重而急迫的挑战。犯罪智能化、集团化、国际化、高潮化、犯罪手段复杂化、多样化、隐蔽化趋势明显,社会管理难度加大。如何使警方工作适应新时代发展带来的挑战,各国警方均不同程度地朝着警务信息化努力,不断探求新的警务理论,实践新的警务模式。“社区警务”、“电子警务”、“问题导向警务”、“情报信息主导警务”、“信息警务”等先进警务模式应运而生。

一、信息警务的含义与特征

信息警务也被称为第五次警务革命。我国的信息警务是指“金盾工程”总体框架下,警务资源实行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共享、全警应用,依靠准确、及时、全面的情报信息做出决策,使有限的警务资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和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警务效能,使情报信息真正成为整个警务战略的主导因素。依照信息警务的理念,增强警务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得预防更加主动、打击更加准确[1]。

信息警务具有以下特征:信息警务是一种以降低发案率为目标的主动治理犯罪警务战略,将警务核心任务导向到提供社会公共安全服务;是一种“基于事实”决策的警务模式,警务组织和个人的能力将不再取决于经验的积累,而是取决于知识水平;是一种“学习型组织”的管理制度,其特征是“管理扁平化”、“组织咨询化”、“系统开放化”,组织和个人的能力提升依靠学习和知识的积累。信息警务是公安信息化发展的高级智能化阶段,以信息分析研判为主导、警力合理配置为手段、积极预防和精确打击为目标的“情报主导警务”。信息警务是把公安工作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中考虑,注重的是警务工作对社会的效益,以效益观决策警务工作[2]。

信息警务也是一个新的理念和体系,是信息时代背景下警务工作的发展方向,是保证警务决策科学化,警务工作高效化的必由之路。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犯罪国际化的快速发展是“信息警务”产生的社会背景。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与成熟是信息警务出现的技术保障。

信息警务是以信息情报为主导,整合和共享警务资源、挖掘警力潜能、优化警力配置为目的,提高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的能力,并且能引领警方社会管理创新。

二、信息警务引领警方社会管理创新

信息警务的实质就是充分利用信息等高新技术与手段,依托公安机关,整合各种资源,优化整体结构,实现警方对社会管理从静态到动态、从被动到主动、从低级向高级、从封闭到开放、从管理到服务、从独斗到协同、从产出到效益、从重打击到重预防的创新与转变。警察行政管理与信息警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相互契合的,发展信息警务,既需要以警察行政管理为依据,同时又需要警察行政管理在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队伍建设等方面上做出变革,在组织结构上,以信息指挥中心为核心形成辐射式整合实体结构,以网络平台为依托构筑纵横交错式相互协同的虚拟公安组织结构,以信息共享为基础形成警务异构式整体结构;在运行机制上,形成横向联系一体化、警务行动大协同化[3]、中间管理层灵活化、警务人员专业化;在管理体制上,突出警务信息的中心地位,行政管理要弃官僚化,强调自身协调,行政管理要弃政令化。警方社会管理创新主要种类如图1。

要实现警方社会管理的创新,则要找出能够引领警方社会管理创新的引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创新及其应用水平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信息警务则是公安信息化的高级智能阶段,是引领公安工作的改革引擎。下面通过几个主要方面来说明信息警务能够引领警方社会管理创新。

(一)信息警务引领警方社会管理观念创新

尽管信息警务已是大势所趋,得到了绝大多数公安干警的拥护和支持,但仍有部分领导与干警对信息警务建设的意义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有的表现为口头上重视、行动上不积极;有的表现为观念陈旧落后,因循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定势和行为方式,习惯于传统公文形式,宁愿使用手写文件,认为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才最可靠;有的表现为借口工作繁忙、计算机知识贫乏而消极应对,没有主动性;有的表现为缺乏足够的信心、决心和勇于开拓创新的勇气精神,畏首畏尾,故步自封;个别领导甚至在内心深处对电子警务持排斥态度,认为不搞电子警务照样能做好公安工作;有的急功近利、缺乏全局观念,对信息共享持保守态度。同时,公安民警的“口袋信息”、“脑袋信息”和“纸袋信息”等传统思维和理念根深蒂固[4]。并且对公安信息化建设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等思想,让公安信息化的成果在工作中没有充分发挥其效能。

随着我国公安信息化向纵深发展,信息警务由点及面逐渐铺开,一个个具体案件通过信息警务工作模式得以迅速精确的告破,这肯定会引起公安民警在观念上的更新,会逐渐形成信息警务模式下对社会进行管理的先进的理念与思维,会自动地把信息化与自己的工作联系在一起,遇到事情首先会从警务信息中去着手,寻找突破口。最终将从思想意识上实现民警跨越式转变,树立信息警务与社会管理相适应的观念,诸如“效益观念”、“领导不懂计算机,就会丧失指挥权;民警不懂计算机,就会丧失工作”、“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管理即服务”。

(二)信息警务引领警方组织结构创新

组织结构是组织发挥作用的支撑点。组织结构变革,不是简单的各部门之间的撤并问题,而是要从完善组织机制着眼,通过变革,使之向创新型、学习型转化,形成一个能灵活应变的、有效率的有机组织整体。组织结构包括内部行政部门的设置、岗位的职责与权利等。典型的警察组织是官僚行政组织,其改革的方向是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机构、裁减中层管理人员,以缩短信息传输途径,减少流通障碍。目前的组织结构逐渐由“金字塔”型向“扁平型”和“网络型”转变[5]。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是公安组织改革的趋势,能够缩短层次,实现警力下移。

信息警务的出现与警察组织改革的方向十分契合。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警务组织运行提供了强大的软硬件平台功能,沟通公安机关各组成部分的信息,维持组织机体内血液(信息)的流动。警务组织结构的每一步调整,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部门的整合取决于信息技术提供的沟通与协调功能。在新的信息时代条件下,信息技术是支持警务组织结构变革的重要手段。信息警务将使公安业务流程得以再造,警务组织结构变革不得不适应信息警务,信息警务要求层级少,渠道短宽,横向联系一体化。这势必要求警方按警务信息业务流程来设置、整合组织机构,警方则应以警务信息中心来构建自己的部门,从而引领警方组织结构创新。

(三)信息警务引领警方运行机制创新

传统警务运行机制与现有的组织结构密切相关,指令垂直运行,横向部门沟通协同迟缓,部门间信息难以共享。信息警务则要求,警务行动大协同,信息纵横交错流动无障碍,如此,警务活动则要围绕警务信息来展开。信息指令的流动是调动各职能部门的前提,使横向职能部门能够无缝连接,达到沟通便捷,协同迅速,横向联系一体化,减少许多中间环节。信息警务则是以信息共享为基础,在警方部门内部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在行政管理上则要求去官僚化、政令化。这势必引领警方探索适合信息警备运行的新机制。

(四)信息警务引领警方队伍素质创新

公安队伍是警方进行社会管理的关键。在组织变革过程中,无论是组织的流程变革还是组织的结构变革,必然会涉及组织中人员的调整与变动,不仅如此,组织人员变革还包括员工价值观、工作态度、技能和行为方式的转变,目的是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提高人员的各种能力,并与他人协同一致地完成指派的工作。在组织变革的过程中,人既是变革的阻力来源,又是变革的动力来源,任何领域的变革必须而且一定包含着人员的变革[6]。可以说,所有变革的成败都取决于“人”的变革,取决于对警力资源的充分而有效的开发。公安信息警务的实施需要改变警察的工作方式和岗位职责,所以警察需要接受大量的相关培训去熟悉改变了的业务流程,并且通过对公安信息系统的熟悉来获得信息技术使用技能,而这些是整个警务组织适应新流程和新系统的关键。

为了使警方队伍适应信息警务,则必须进一步抓好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硬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队伍,是公安信息化的关键。要把公安信息化人才选拔培养使用作为公安队伍建设的重点尊重信息化人才成长规律,以公安信息化项目为依托,大力培养高精尖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要加大信息化知识普及和培训力度,将信息化列为公安机关民警培训的重要课程,强化公安民警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信息化意识,提高信息化素质和应用技能,对不同岗位民警提出不同的信息与信息处理要求,增强运用信息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7]。这样会引领警方对队伍结构、能力、素质进行分析,达到信息警务运行的需求,从而推动公安队伍专业化、规范化建设。

(五)信息警务引领警方内部和外部横向部门沟通联系创新

系统论认为,系统与系统外的信息交换越多越开放,对外的影响就越大。公安机关要提升社会管理,就必须掌握各种社会信息,把握各种社会动向,必然要加大与社会的联系与沟通。信息警务的实现不仅能加强警方内部信息的共享,同时通过警务信息可以为社会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也能通过信息共享,加强与兄弟部门(如同国家安全局、军队、法院、检察院等)及整个社会(如旅馆、车站、典当等)的联系。

在与外界交流中,警务信息可分为公开信息和非公开信息,非公开信息又可分成若干不同保密等级的机密信息,对于机密信息应采用有效的保密技术和措施,使机密信息仅在授权范围内高度共享,而且要防止机密信息被非授权用户窃取、使用和修改。当信息共享增多,及时安全保密有效的沟通,将会引领警方加强与外系统联系的方式、手段、机制的创新。

(六)信息警务引领警方社会管理方式、手段创新

公安机关应对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日益动态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满足人民群众丰富多元的公共安全服务需求及加强自身建设则必须改变那种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在管理中必须牢固树立成本理念、效率理念、系统理念、协同理念、务实理念、创新理念、科学理念和人本理念,推进公安管理体制变革,强化警务目标管理,优化警务运行机制,实施精细化管理。信息警务中,业务一环扣一环,一环不按时完成,业务就得中断,系统会发出警告,突破时间和地域限制,上级机关和领导随时随地对下级机关和民警的工作数量、质量进行网上定量监控、分析、统计和评判。信息警务能够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并努力实现组织目标最优化。信息警务为公安机关实施社会管理的精细化提供了信息与技术上的保障,定能引起社会管理方式与手段的创新。

三、信息警务引领警方社会管理创新要注意的问题

在我国由于各地信息化水平发展不平衡,由此造成各区域信息警务发展的程度也不一样,在进行社会管理创新要注意以下问题:(1)视野问题。信息警务为警方提供了海量信息来研究社会管理的规律,为了站得高,看得远,就得创新思维理念,用大视野的眼光观察社会管理的新变化。(2)大协同问题。警方在进行社会管理时,要通过信息警务,全面整合各种管理资源要素,实现警务行动的大协同。(3)大联防问题。通过信息警务运行,构建全民参与大联防体系。(4)警务信息大采集的问题。足够真实及时的信息是警方进行有效社会管理的前提与关键,信息采集范围要广大,格式要统一,要实现全警采集,制订录入信息的责任制,对变化的信息要及时更新。(5)警务信息保密与安全问题。对警务信息要分等级,对使用人要实现严格授权,对信息运行全过程采取各种安全技术进行保护,防止信息被破坏、被创改、被假冒、被截取。(6)本土化的问题,信息警务提出来源于欧洲,在世界各国有不同的模式,它在引领社会管理创新时也同样要结合各国具体实际,进行本土化改造,才能实现有效的社会管理创新。(7)以人为本问题。不论在建设、实施信息警务过程中,还是进行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都要以人为本。人都是工作、创新的根本性因素,要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对民警的大培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结束语

信息警务这种以信息情报为主导的新型的警务模式是解决公安工作难题的引擎与突破口,它的运行能够充分发挥整体作战优势,提高战斗力;能够显著提高警务工作的效率,缓解警力不足的矛盾;能够明显提高公安决策和管理水平,促进公安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能够大大提高服务管理质量,方便群众;能够促进干警素质的提高,从而能够引领警方社会管理在社会管理观念、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队伍素质、对外联系、管理方式、手段等多方面实现创新。

[1]梁慧稳.警察行政管理与电子警务模式的契合[J].公安研究, 2010,(4).

[2]周军.关于社会管理创新几个问题的认识与思考[J].公安研究,2010,(8).

[3]程小刚,刘昊.浅议公安信息化推动现代警务机制改革[J].广东公安科技,2008,(4).

[4]魏小龙.警务流程管理: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必要路径[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09,(5).

[5]陈美荣.精细化管理: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理念和实践[J].公安研究,2010,(8).

[6]黄滨.对公安基层所队实现信息警务有关问题的思考[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4).

[7]吕善强,李彦.公安机关深化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模式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0,(5).

Key works:information policing;social management;innovation

On the Innova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 Led by Information Policing

LIU Wan-fang,CHANG Wei-dong
(Hunan Police Academy,Changsha,Hunan,410138)

Information policing,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police work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 age,is a new concept and a new system.Led by information and intelligence,aimed by integrating and sharing police resources,mining police potential and optimizing police configuration,this new system will improve the ability of public security organs to control social security.It can stimulate the police in the implementation and adjustment of social management concept,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perational mechanism,management system,police quality,communication,management method,means and other aspects,so that it will lead to an innovation in police social management.Police social management will chang from static to dynamic,from passive to active,from a lower to a higher,from closed to open,from management to service,from lonely fight to cooperate and from punishment wto prevention.

D631.1

A

2095-1140(2011)04-0043-04

2010-03-26

2010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公安成人教育信息化课程及内容的研究与实践。

刘完芳(1972-),男,湖南武冈人,湖南警察学院计算机系副教授;常卫东(1967-),男,湖南警察学院计算机系副教授。

王道春)

猜你喜欢

警务公安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
公安报道要有度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警务实战训练教学中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