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受众角度浅谈中国地球科学文化建设

2011-12-28唐书恒张松航

中国地质教育 2011年4期
关键词:受众建设文化

万 毅,唐书恒,白 鸽 ,张松航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 100083; 2.中国石油大学 石油工程学院,北京 102249

从受众角度浅谈中国地球科学文化建设

万 毅1,唐书恒1,白 鸽2,张松航1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 100083; 2.中国石油大学 石油工程学院,北京 102249

现代地学已进入以地球系统科学为特点的大学科时代,知识综合化趋势增强,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地学的发展要求人们把地球科学上升到地球科学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全身符地学教育改革必须转向注重知识的整合性和系统性上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以往此方面研究多是从媒体(传播主体)角度进行,本文从受众(传播客体)角度对我国的地球科学文化建设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探索,对高校地学教育改革以及国家建设具竞争力的地球科学文化产业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传播客体;地球科学;文化建设

经过各分支学科数十年至数百年的发展,现代地学已经进入了以地球系统科学为特点的大学科时代,其特点是综合、交叉趋势增强,边缘学科不断涌现 ,学科界限逐渐模糊。地学的发展要求人们将地球作为宇宙巨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来研究,要求人们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待自然界,把地球科学上升到地球科学文化的高度来认识[1]。

一、地学文化建设的定义与内涵

地球科学文化(以下简称地学文化)是一个较为新颖的概念,迄今为止尚无明确的定义。张中伟、赵鹏大、段怡春、陈琪等均进行了概括[2-5]。这些概括的核心均为地球科学文化是人类与地球的“互动”。笔者经过比较认为赵鹏大、方熠的定义“地学文化是人类在适应、认识、开发、利用地球,与地球相互作用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及其物化形态的总和[3]”简洁明确,符合定义的要求,因此笔者采用这一说法作为地学文化的概念。

地学文化具有深刻的内涵。文化的价值体现在传播,即传播是一种文化的协商与交换的过程,通过此过程,“信息”、“文化中人”(people-in-cultures)以及“真实”之间发生互动,从而使意义得以形成或使理解得以完成(图1)[6]。MacKay说,地质学家能从岩石中获取大量信息,但是岩石并不传播。真正起到传播作用的是地学文化。地学文化在传播地球科学知识过程中,与科学思维的深入和人与科学的关系两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互动。

在促进科学思维的深入方面,地学文化是地球科学创新的源泉。18世纪以来,世界的科学中心和工业重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表面上是地理位置的更替,实质上是创新能力强弱转换的结果,其中无不包含着深厚的文化根由。文化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母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声。历史经验表明,文化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与传播,影响着创新的进程和结果。

在人与科学的关系方面,地学文化使人意识到所从事的科学研究具有的社会意义和道德使命,地学文化促使人们产生对真理永无止境的探索追求,大大加强了科学知识的运用效果。正如王殿华所说,缺乏文化支撑的地学将沦为追求纯利欲的冲动和财富的工具[1]。

图1 文化与传播的关系

二、地学文化建设现状

目前世界范围内地学文化的建设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3个特点:

1.普遍性与特殊性共存

地学文化是人地关系在文化上的反映, 折射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出现的冲突与矛盾[7]。因此其具有普遍性,可以为全人类共同接受、创造和发展; 与此同时,受地域、民族、阶级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各地的地学文化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即为朴素的东方地学文化。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人与自然相互渗透、融合、完美合一的境界。而西方地学文化则具备西方文化强调逻辑、强调理性的特点,如以牛顿力学体系及宇宙观为基础的现代地球科学,注重研究的仪器和手段,体系严谨[8]。

2.内容的基础性和广泛性

地学文化的影响已广泛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由此衍生的产品在地学文化发达的国家已经形成了规模可观的地学文化产业群。以美国为例,以地球科学知识为支撑的影视文化作品带来的不仅仅是影视业的发展,还包括相关主题的动漫、网络、出版、旅游、工艺等多条产业链。这些产业链相互促进形成规模庞大的文化产业群,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非常明显。

3.自身可创新性和包容性

因为人地关系本身的广泛性,地学文化自身具有强大的创新和开发潜力,并且与许多文化均可产生深远的互动。例如社会圈在地球表层发生的社会地质作用[9]、人居环境与地质因素的关系[10],甚至法国葡萄酒品质与地质因素的关系也在酒庄建设考量范围之内[11]。地学文化在吸收其他文化的同时,不断补充、丰富、启发,并在与其他文化的竞争、交流、融合中发展壮大自己。

相比而言,我国地学文化建设与欧美发达国家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和传播方式两方面:在地学文化产业结构上呈现出分散、孤立的状态。我国的地学文化资源极其丰富, 但进行深度开发的很少, 浅层开发和零散利用浪费和破坏了地学文化资源的整体性, 降低了其应有的价值[7];在地学文化传播方式上仍然存在原创不足、挖掘深度不够、传播面狭窄、不够通俗活泼等缺点。

三、从受众角度解读地学文化建设

在学科林立的时代,学科形象是最重要的学科文化软实力。提升地学形象任重道远,地球科学必须加入到对公众注意力和社会影响力的争夺之中。决定一门学科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注度的高低,除了学科的科研能力和社会重要性,还有文化感染力[12]。要保持地学的地位,除了在硬实力方面不断创新建设外,还必须时刻关注受众对学科形象的评价。而受众的评价指标,在于地学的文化传播。文化传播的关键在于媒体(传播主体)及受众(传播客体)之间的互动。从受众角度探讨地学文化的意义在于站在受众角度看问题,最终达到了解受众、转变受众、延伸受众、稳定受众,并且培育新受众的目的(图2)。

图2 受众与媒体的关系

1.了解受众

了解受众,即对地学文化的受众群体构成、分类,受众的具体需求进行研究,以达到最佳文化传播效果的过程。地学文化的核心受众是广大地质行业的科研人员、从业人员以及地矿类院校的学生(以下简称地质人才),核心受众既是地学文化的接受者,也是地学文化的创造者。地学文化的基础、文化感染力均来源于这一群体。了解受众的核心在于对核心受众的掌握,这就要求对上述核心受众的生存状况有深入细致的了解。目前我国地质人才主要存在着总量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地质人才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13]。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社会对于地学文化及创造这一文化的群体缺乏关注。在文化建设不完善的环境中,大部分一线地质人员缺乏接受和传播地质文化的途径,他们缺乏学习环境,工余文娱活动单一;而地矿类院校又存在专业课程设置庞杂,在校生基础知识、技能掌握不牢,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地学文化的创造依赖于扎实的专业知识,自身的薄弱基础和复杂信息环境的影响使这一部分高端人才目前也缺乏创造地学文化的实力。地学文化环境的薄弱和受众的自身局限性导致了地学文化的核心受众目前难以承担与之地位相当的文化期待。因此从受众的角度来说,目前我国地学行业急需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科技领军人才,更需要一批以研究、孵化、传播地学文化为专任的大众型知识分子。

2.转变受众

转变受众,即将地学文化的潜在受众和预期受众转变为现实受众。地学文化的预期受众为网络时代可以接受地学文化传播的非地质行业人员,以中青年群体为主;潜在受众则是有可能接触到地学文化的任何群体和个人。完成这一转变的最有效方式在于多渠道、多手段的传播过程。科学新闻、书籍杂志、影视作品、网站甚至电子游戏在转变受众的过程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对于受众来说,我国地学文化建设的瓶颈不在技术,而在于对地学文化的深层次解读,地学文化从表层来说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其深层意义在于它对与自然互动过程中人类命运的宏大观照和深刻思索。以地学文化在电影中的集中体现—灾难片为例,我国灾难片在如何表现灾难及灾难中人的永恒情感方面,喜欢用煽情代替悲情,用生硬的意识形态置换叙事逻辑,结果总是硬伤累累,反观对人性、人心训练有素的好莱坞经典灾难片则往往具有史诗气魄,总能在千钧一发的空间内将剧情、人物推向极致,撼动观众[14]。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体制、技术等方面的短板正在逐步弥补,因此,对地学文化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地学文化与人类自身的关系的重新定位,在我国构建地学文化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具有核心的意义。

3.延伸受众

延伸受众,即赢得流动受众的注意力。“新经济条件下的硬通货不是钱而是注意力。”在大众传播逐步转向分众传播、窄众传播的时代,注意力就是最好的资源。社会关注决定舆论支持,继而才能获得人才、资金、政策扶持,只有获得社会各方面资源的投入,学科才有深厚的发展潜力,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12]。从受众角度来说,我国地学文化建设依然“枯燥乏味”。笔者仅以世界范围内的深部找矿为例,澳大利亚在新世纪初提出 “玻璃地球”的计划,旨在使地下1000米以内变得“透明”,我国中科院2009年也提出了类似的“地层深部四千米透明计划”。从地学文化建设的角度来说,澳方的命名直观简洁,更容易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两种表述高下立判。从这一细节就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学文化建设还缺乏对于受众的切身关怀。只有站在受众的角度,解放思想,打破科学与文化的壁垒,才能让地学文化建设不流于形式。

4.稳定受众

稳定受众,即扩大稳定受众在目标受众中的比例。这要求地学文化要形成一个“四维建设”,不仅在空间上覆盖受众群体,在时间上也要保持连贯、整合,为地学文化建设的持续深入打牢基础。这方面美国提供了许多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美国的地学文化建设,空间上以《国家地理》、《2012》为代表的各种媒介提供的地学文化传播窗口影响力几乎覆盖全球,各类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等已形成品牌,遍布全美;时间上覆盖各个年龄段,许多地学文化产品老少皆宜,为培育新受众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土壤。我国应在建设地学文化方面加大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借鉴先进的文化传播模式,扩大地学文化的影响力,增强受众的稳定性。

5.培育新受众

培育新受众,即为受众的科学素养提高提供途径,缩小因教育程度和经济条件造成的知识鸿沟。在稳定受众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手段,在年轻一代和非核心受众中培育新受众。一方面,继续改革作为核心受众的地质类院校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跳出传统教学还是多媒体教学的争论,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对于受众的关照,各种教学方法相互补充,相互融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择优而从[15];另一方面,在中小学教材中增加地球科学方面的内容,在大专院校增设地学综合类课程。加强地质、矿业、石油院系的建设和专业设置,建立地质专业的国家助学金制度等,与此同时,随着地学文化产品的开发,要主动加强地学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提升地学文化的地位,丰富地学文化的内涵,让更多受众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地学文化。

四、几点建议

《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前苏联科普作家米·伊林曾说过“没有枯燥的科学,只有枯燥的叙述。”这句话不仅适用于科学普及,更可以理解为如何从受众角度指导地学文化的建设和传播。根据上述的分析,笔者提出下列建议:

(1)地质类高校在培养地质人才时,也要着力培养以研究、孵化、传播地学文化为专任的地学文化传播人才,从事地质文化传播和地质课程教学等工作,在建设中国地学文化产业集群的同时,把地矿类院校作为地质文化建设和传播的基地。

(2)进一步加大对于广大地质从业人员的生存状况、文化素养等问题的关注力度,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对症下药,锁定核心受众。

(3)进一步深入解读和拓展地学文化的内涵,增强地学文化的人文关怀,合理开发地学文化资源,打造能够延伸的地学文化产业链和产业群,形成多维度的地学文化立体建设,改革现有的地学文化传播模式和地学课程教育模式,最终达到了解受众,转变受众,延伸受众,稳定受众以及培养新受众的目的。

把中国地球科学文化建设成为强势的学科文化,并进而提升为大众文化,最终形成学科建设与文化建设相得益彰的目标对中国来说依然任重道远,但笔者相信,“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只要站在受众的角度,从受众需求出发,建设人类所需要的地学文化,这一天将不会遥远。

[1]王殿华.把地学文化融入地学教育—浅谈地学文化与地学创新[J].中国地质教育,2003,(2):8.

[2]张中伟.地球科学发展的生命之翼—地球科学文化建设初探[J].地质通报,2003,(8):631-635.

[3]赵鹏大,方熠.社会地质:发展地学文化的新基础[J].中国地质教育,2006,(1):9.

[4]段怡春.陈萍.地球科学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在优势和对策[J].资源与产业,2007,(2):27-30.

[5]陈琪.浅议地球科学文化的普及与传播[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1):61.

[6]Danny Saunders, Martin Montgomery, John Fiske. Key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M].London: Routledge,1994:45.

[7]王殿华,李守义.地学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与立体传播[J].中国地质教育,2006,(3):20.

[8]张中伟.地球科学文化与文艺复兴[J].国土资源,2004,(8):33.

[9]方熠,赵鹏大.初论地球新层圈—社会圈:涵义、依据及意义[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5):3.

[10]陈怡魁,张茗阳.生存风水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11]Jennifer M,Huggett.Proceedings of the Geologists’Association[M].NABN Press,2006:117, 239-247.

[12]王殿华.地学新闻传播与地学形象建设[J].中国地质教育,2009,(4):83.

[13]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政协发言与提案—关于加强地质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EB/OL].(2010-09-11)http://www.93.gov.cn/czyz/lianghuizhuanti/2006/zheng200611.htm.

[14]陈鹏. 灾难片:中国电影的短板[J].瞭望,2010,(8):10.

[15]唐书恒.初涉教坛的几点认识和体会[J].中国地质教育,2005,(2):43.

Analysis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China’s Geosciences from the Aspect of Audience

WAN Yi1, TANG Shu-heng1, Bai Ge2, ZHANG Song-hang1
1.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2.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102249, China

Modern geosciences have already come into a new era that is the time of big discipline marked by earth system science,requesting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and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in our society. The developments of geosciences demand our society to study geosciences standing in a high stage up to geosciences culture, and require our educational reform turn to value the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zation of knowledge to nurture tomorrow’s innovators in a fully developed space. In the past, the construction of geosciences culture is often carried out from the aspect of communicator. This paper studi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geosciences culture construction from the view of audience, which can provide some valuable advises for the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of geosciences a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hains of geosciences culture in our nation.

audience; geosciences; cultural construction

G642

A

1006-9372 (2011)04-0020-04

2011-08-16。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TS12560)。

万 毅,男,2010级硕士,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

猜你喜欢

受众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谁远谁近?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