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闽南外廊式建筑衍变景象解析

2011-12-27王珊杨思声

关键词:侨乡闽南适应性

王珊,杨思声,2

(1.华侨大学 建筑学院,福建 泉州362021;2.华南理工大学 建筑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近代闽南外廊式建筑衍变景象解析

王珊1,杨思声1,2

(1.华侨大学 建筑学院,福建 泉州362021;2.华南理工大学 建筑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在生物学知识的类比启发下,结合建筑类型学、地域建筑学等相关学说,推演“类型的环境适应”理论,解析外廊式建筑在近代闽南的衍变景象.研究结果表明:在近代闽南侨乡人们的创造下,近代闽南外廊式建筑存在着群体繁生、个体趋同和趋异、特殊集联体衍生三重不同尺度的地域适应性繁荣景象.

建筑类型;地域环境;适应;外廊式;闽南地区;近代

外廊式建筑在近代闽南这一特定时空环境下的衍变,是一幅尚未得到充分认识的地域建筑景观.它对于中国近代建筑学、南方亚热带建筑学等研究领域都具有特殊价值,有待深入研究.迄今为止的国内地域建筑研究多以分类的方法展开,如闽西客家土楼、五邑侨乡碉楼,等等.然而,“地域建筑的分类研究”不能取代“对建筑类型本身在地域环境中的发展规律”的探讨,这一点与生物学研究史很类似 .在经历早期对各地物种的体系化的分门别类之后,生物学者们开始关注到物种本身与所处环境的关系.本文结合建筑类型学、文化人类学、地域建筑学等相关学说,推演“类型的环境适应”理论,并以此解析外廊式建筑在近代闽南的衍变景象.

1 类型的环境适应理论

达尔文的生物学理论认为,生物在环境中会发生“适应性”的变化,这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适应”一词,指的是某生物个体或物种群体与环境间达成的共生互利的协调关系.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拉尔夫·林顿等人在威斯勒的基础上,将“文化适应”引入文化人类学研究领域,并共同起草发表了《文化适应研究备忘录》[1].20世纪中叶,美国学者斯图尔德的文化建构理论为“文化适应”的深入探讨做了坚实的理论铺垫.他提出文化多线进化论,并认为人类文化作为一个整体,会随着历史的展开而发生进化,但并非简单的单线进化,它会受到不同地域环境的影响在各处呈现差异性的进化特点,从而产生如今世界各地复杂多样的地域文化图景.

为了更进一步阐析,斯图尔德经过成熟的论证,将生物学中的“适应”概念嫁接用来解释文化在地域环境中所发生的演绎现象.他认为,文化要素在地域环境中也会有类似生物学规律的适应性演绎表现.虽受生物学原理启发,但斯图尔德认为与达尔文体系下所理解的生物在环境中产生适应现象的动力因是“客观自然”不同,文化要素在地域环境中的适应得以发生,是由人类在特定场合下的主观创造所决定.他明确指出:“不允许搞混(文化)适应是由发现和发明来实行的事实”[2].

意大利学者阿尔多·罗西在《城市建筑学》一书中将类型的概念定义为“某种经久和复杂的事物,先于形式且构成形式的逻辑原则”,认为建筑类型就是存在于建筑物内的一个抽象的组织规则.他还引用昆西对“类型”与“模型”的比较分析,进一步剖析了“建筑类型”的属性特点,即“类型”一词不是指被精确复制或模仿的形象,也不是一种作为模型规则的元素……从实际制作的角度看,模型是一种被依样复制的物体;而类型则正好相反,人们可以根据它去构想出完全不同的作品.模型中的一切是精确和给定的,而类型中的所有部分却多少是模糊的[3].从罗西的论述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建筑类型”是一种心理意识存在,是一种人造的思想财富.它符合了泰勒在1871年对文化所作的原始定义范畴,即文化是一种复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和人类作为社会成员所拥有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4].

在承认“建筑类型”是一种文化元素的基础上,根据斯图尔德的“文化的环境适应”学说,不难推论出这样一个抽象的理论规律:基于人类在特定场合下的文化创造,建筑类型在地域环境中会有适应性表现(图1).

图1 建筑类型的环境适应性规律Fig.1 Discipline of building type adaptation to local environment

2 外廊式建筑类型在近代闽南的适应性衍变

“外廊式”的字面解释是“带有外廊的”,指建筑营造中采用“外廊”与“非外廊部分”结合的结构组成原则,正契合罗西对“建筑类型”本质上是一种建筑原则的概念定义[3].“近代闽南”是指具体而特殊的地域环境,其时间界限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地理范围包括厦、漳、泉三地,拥有亚热带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社会文化环境的主导是华侨文化.在当地华侨的作用下,“外廊式建筑类型”在“近代闽南”地域环境中发生了“仿生”特点的适应性表现.

2.1 群体繁生的适应性表现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的近代闽南,外廊式建筑群体繁生几乎呈现爆发式的发展.以1840年至1960年为期界,随机抽取200幢外廊式建筑样本,并进行相应的年代分布统计,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鸦片战争以前,外廊式建筑的数目(N)呈现稳定的状态(数量设为A,主要是位于内陆山区的传统外廊式干栏建筑).在1840-1900年期间,外廊式建筑呈现一定数量的缓慢波动上升;到1900年以后,外廊式建筑的数量逐年快速爬升,并在1920-1930年代达到高潮.总的看来,1900年以后外廊式建筑群体呈现爆发式增长.

借鉴生物学的相对密度分析方法,可以研究出近代闽南外廊式建筑群体的属性特征.随机抽取100幢闽南侨乡近代建筑(时间以建成时期为依据),发现仅有3例没有建设“外廊”.根据统计学假设检验分析方法[5],通过假设和替代性假设,采取右侧检验,可以得出当取显著性水平α=0.01时,可认为近代闽南侨乡建筑母体有九成以上都属于外廊式建筑类型[6].由于近代以前的闽南建筑多以封闭内向的合院型官式大厝为主,故而外廊式建筑类型在近代闽南侨乡的大量生存和繁衍现象显得特别且突然.

生物物种的大量生存和繁衍是一种对环境高度适应的表现形式.达尔文曾以“生存”来定义适应,认为物种在环境中得到生存,就是“适应”环境,所谓适者生存.赫胥黎(J.S.Huxley)等现代综合进化论者改进了达尔文关于“适应”的定义,用能“生存”下来并得到“繁衍”来定义“适应”,同时用“繁生成功次数的多少”来描述“适应度的高低”.

与此生物学原理相仿,外廊式建筑类型在近代闽南侨乡产生大量的群体繁生现象,反映的也是与当地环境之间存在较高程度适应关系的结果.外廊式建筑类型本质上是一种存在于心理层面的特殊建筑营造原则,而近代闽南侨乡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环境中有许多契合这种心理原则发挥现实应用的因子.一是亚热带温暖湿润的自然气候十分适合当地人将“外廊式”建筑原则推广应用;二是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环境使人们寻找具有新时代象征意义的建筑形式;三是虽然传统封建社会瓦解,但当地华侨和侨眷们的区域文化归属感仍然强烈,由此产生了大众趋同心理[7].外廊式建筑原则一旦被示范性地应用,就很容易会引发传播.于是,当华侨们发现外廊式建筑类型在当地环境中的应用可行并大量采纳后,群体繁生的适应性表现形式就产生了.

图2 近代闽南外廊式建筑群体繁生年代分布Fig.2 Chronological distribution of group multiplication of modern veranda architecture in South Fujian

2.2 个体的趋同和趋异适应性表现

在当地华侨和工匠的创造下,外廊式建筑类型在近代闽南地域环境中还产生了个体的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表现.趋同适应指的是物种个体如果生活在条件相同的环境中,在同样选择压的作用下,产生功能相同或十分相似的形态结构以“适应”相同的条件;而趋异适应指的是有些物种个体虽然同出一源,但发展过程中会在不同的环境条件的作用下变得很不相同.

“外廊式”建筑心理原则在近代闽南侨乡建筑个体的现实表现中普遍出现了多元文化混杂的特征,十分类似生物学中的“趋同”适应.如福建泉州洛江区桥南村刘维添宅是一幢外廊式建筑(图3),既沿用闽南传统官式大厝格局,又带有南洋殖民地建筑造型特点;同时,在建筑正面,它还显现中原传统汉族檐廊建筑立面的比例特征,在山花上则可看到印度佛教的火焰形装饰,柱头上出现了华侨和工匠们民间创意的南瓜形状,来自西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也在局部得到了应用.象刘宅这样具有多种异类文化特征相混合的外廊式建筑个体在当地是普遍存在的.

图3 泉州洛江区桥南村刘维添宅Fig.3 LIU Wei-tian house in Luojiang district Quanzhou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与当地多元文化包容的整体氛围所施加给华侨们的外廊式建筑个体的表现“压力”有关.近代闽南侨乡是一个由古代的越族文化、中原汉文化、伊斯兰文化,以及近代的南洋文化、西洋文化、邻域的广东及台湾文化等耦合组成的环境[8].这种环境让大多数闽南华侨面对异类文化都会自觉地保持开放、兼容心态,因此在应用并表现外廊式建筑类型的时候,往往受制于这种“压力”,普遍创造出趋向于“多元文化混杂”特点的形式.

生物物种的趋异适应在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个体的发展中也有类似体现.调查显示,当地外廊式建筑个体在多元文化特征的统一性基础上各有倾向性特色,如图4,5所示.从造型风格角度看,有主要模仿亚洲近代殖民风格的、有受古希腊建筑风格影响较大的、有受西方古典主义风格影响较大的、有应用巴洛克风格特征明显的、有突显国际现代主义风格特色的、有沿袭闽南传统官式大厝风格的,还有的呈现类似广东碉楼或“庐”风格的特色表现,甚至出现了较为怪异的折衷表现,等等.

图4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闽南外廊式建筑衍变Fig.4 Evolution of the veranda architec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versity in South Fujian

图5 近代闽南外廊式建筑风格图例Fig.5 Legend of modern veranda architectural style in South Fujian

众多差异性的个案生成,与外廊式建筑类型能很好地契合及顺应当地各类微观环境有关.一方面,如果将近代闽南侨乡这个多元耦合的文化环境整体切分进行微观观察,可以发现小尺度范畴内的具体环境之间存在着文化内容上的客观差异性,而近代闽南华侨之间具有的强烈的文化竞争意识更是主观地增强了微观文化环境差异性的生成.另一方面,从昆西的观点推知,“外廊式”作为一种具有模糊特性的“类型”不同于精确“模型”,人们是可以根据它去构想出完全不同的作品的.于是,两相对应可以发现,“灵活的外廊式建筑原则”与“当地不同的微观具体环境”之间在多样化表现方面有着契合性 .此契合性一旦被华侨们有意或无意地发现并利用,外廊式建筑个体的“趋异”适应性表现得以产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2.3 特殊集联体的适应性衍生

生物有时会以特殊的团体组构形式来实现对环境的适应,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蜜蜂 .在这种结构组成系统中,个体身上往往会表现出对自身“不利”而对整个群体“有利”的特性来,蜂群这种约束个体以达到成就整体的现象,也是其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可以类比的是,外廊式建筑类型在近代闽南城镇街道建设环境中衍生出了“骑楼街屋”这种“适应性”的特殊组群形式.

闽南近代骑楼街道的主要兴盛时间与外廊式建筑兴建高峰期是契合的.关于“骑楼街屋”的定义,目前学术界仍有争议[9],但毋庸置疑的是,它具有以下两个特征:第一,每个建筑个体都在底层沿街处设置有外廊;第二,外廊式建筑个体相互集联形成连续性的整体.外廊式建筑类型以这种特殊的组群形式出现,与当地街道建设背景紧密关联.

就近代闽南侨乡而言,本土城镇街道改造使政府和华侨建设者面临一种有效的改造形式的选择.这种形式既要能够符合当地近代时期的小商业集聚经济模式的发展需要,能够形成统一连续的美丽街景以体现社会新面貌,还要能够满足亚热带温暖多雨的气候条件下的行为需求 .于是,骑楼受到了青睐.它要求每一幢外廊式街屋建筑牺牲部分私利,将外廊规范地设置在沿街底层且让给公众使用,并以集联的构成形式进行组建,从而达到整体街道统一的景观效果,满足和适应当地街道改造和建设的需要.这种现象与蜜蜂通过形成特殊的组群构成方式来适应环境的生物学规律是很类似的.

3 结束语

外廊式建筑作为一种建筑类型,在近代闽南环境下产生了独特的地域适应性繁荣景象,分别体现为“群体繁生”、“个体的多元化趋同和趋异”、“特殊集联体的出现”三重不同景观尺度层面上.研究结果不仅对近代闽南外廊式建筑衍变景观有了生动的认识,而且其中所蕴含的“类型的环境适应”原理对于进行其他相关研究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1]孙进.文化适应问题研究:西方的理论与模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1(5):45.

[2]斯图尔德J H.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J].王庆仁,译 .民族译丛,1983(6):27-33.

[3]罗西 A.城市建筑学[M].黄士钧,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拉普卜特 A.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M].常青,等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哈蒙德霍尔 A.统计学入门[M].暴泰贤,等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83.

[6]杨思声,王珊,戚路辉.近代闽南侨乡“五脚基”与“洋楼”表征关系解析[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5):575-579.

[7]勒庞 G.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8]何绵山.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9]林冲.骑楼型街屋的发展与形态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0.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Scene of the Modern Veranda Architecture in South Fujian

WANG Shan1,YANG Si-sheng1,2
(1.College of Architecture,Huaqiao University,Quanzhou 362021,China;2.College of Architecture,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0,China)

Inspired by biological knowledge analogy,combined with the theories including architectural typology and regional architecture,the theory of“Building type adaptation to local environment”was presented,an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scene of the modern veranda architecture.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under human′s creation,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prosperous scene of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at different scales:group multiplication adaptation,convergence or divergence individual adaptation,and derivative adaptation of interconnect.

building type;local environment;adaptation;veranda style;South Fujian;modern times

钱筠 英文审校:方德平)

TU 80(257)

A

1000-5013(2011)06-0694-05

2011-04-16

王珊(1974-),女,讲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的研究.E-mail:ws22690403@163.com.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2008BAJ08B02);国务院侨办科研基金资助项目(10QZR16);福建省科技厅青年人才项目(2008F3070)

猜你喜欢

侨乡闽南适应性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侨乡古村 夜赛龙舟
闽南文化传承
发挥新侨乡独特优势 助力南通高质量发展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闽南,闽南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
明溪是怎么打好侨乡牌的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