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经济转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机制分析

2011-12-27王灵芝严明渝刘惠清

关键词:吉林省土地利用耕地

王灵芝,严明渝,刘惠清

(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61;2.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24)

吉林省经济转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机制分析

王灵芝1,2,严明渝2,刘惠清2

(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61;2.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24)

利用1996-2009年间土地利用数据及相关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吉林省土地利用趋势做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吉林省耕地的减少没有阻碍粮食总量的提高,耕地总量与粮食生产仍在安全的阈值之内;建设用地的扩展速度过快,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于其总量扩张的速率,产业结构升级滞后于土地利用组分调整的速率.政府应制定相关的土地利用政策进一步协调耕地及建设用地的供给,以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

经济转型;耕地;建设用地;吉林省

0 引言

土地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土地利用方式是公共利益和集团利益博弈的结果[1].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及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土地利用方式也在剧变,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在接受着经济转型及城市化发展对土地利用方式带来的冲击.近些年的城市圈地、开发区热,土地财政、房地产开发热,农民被迫出让土地等问题悬而未决,都与在经济转型期如何以土地为杠杆协调公共利益与集团利益的机制研究有关[2-5].在经济转型时期如何有效地利用土地,在有限的土地上构建合理的耕地与建设用地规模,既保护耕地,保障基本民生,稳定并提高吉林省作为商品粮基地的战略地位;又能有序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合理开发建设用地,是吉林省目前经济发展和用地需求亟待解决的问题[6].

近年来,很多学者都就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转型的问题发表了富有建设性的观点,如龙花楼、李秀彬等就是从耕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视角,获得了农村建房用地转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的结论[7-8];刘彦随认为土地利用转型应按区域进行研究[9],提出土地利用转型应和政策有关,并选择多项指标分析了土地利用转型的影响因素.总之国内的学者力图探索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转型的内在关系,使土地能为社会与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此外,胡细银、刘惠清等对吉林省的粮食生产潜力进行了分析与预测[10-11];庞瑞秋、李诚固等从建立健全城市化空间体系等对吉林省的城市化现状作了探讨[12-13].但到目前为止,如何控制耕地与建设用地变化趋势,协调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关系,尚无定论.

1 研究区及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域概况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地理位置为北纬40°52′~46°18′、东经121°38′~131°19′,地处北温带,东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与朝鲜隔江相望.吉林省以中部大黑山西麓为界,分为东部山地和中西部平原两大地貌单元.全省年平均气温为3℃~5℃,年平均降水量550~910 mm,全年日照时数为2 200~3 000 h,年活动积温2 700℃~3 600℃,无霜期120~160 d.全省现有8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20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17个县、3个自治县,621个乡(镇),273个街道办事处.土地总面积19.11×104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全省人口27 462 297人(第六次人口普查),亦占全国人口的2%;耕地占有量约占全国的4.6%;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的5.2%,粮食单产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粮食生产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

1.2 数据来源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1996—2009年)源自吉林省统计年鉴;同期土地利用变化数据源自吉林省国土资源厅的土地统计数据.

2 经济转型过程中耕地与建设用地变化的总特点

1996—2009年期间,吉林省土地利用变化的总趋势是:建设用地由1996年的1 025 280.73 hm2升至1 072 925.25 hm2,13年间增加了47 644.52 hm2,呈持续攀升之势;耕地则由1996年的5 578 386.23 hm2减至2009年的5 533 100.27 hm2,13年间减少了45 285.96 hm2,呈持续减少之势(见图1).同期耕地的减少量占建设用地增加量的95.05%,建设用地的增量主要源自耕地的减少.

图1 1996—2009年吉林省耕地与建设用地面积变化趋势图

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耕地减少和建设用地增加的速率是非均质的(见图2).

1996—2000年间,耕地面积的减少速率较缓,平均每年减少23.55 hm2;而建设用地的增加速率呈波动式变化,平均每年增加2 798.29 hm2,但年际间变幅较大.建设用地的变化幅度远远高于耕地的减少幅度.

2000—2003年,建设用地面积持续走高,3年增加5 643.53 hm2,年均增加1 881.18 hm2;耕地大幅度减少,3年减少耕地37 288.77 hm2,平均每年减少12 429.59 hm2.耕地减少速率明显高于建设用地的增加速率,两者变化速率加快;尤其是2002—2003年间,耕地减少22 795.71 hm2,减速达0.41%,亦使2003年成为耕地变化的拐点.

2003—2009年间,土地变化仍呈耕地减少与建设用地增加的趋势.但耕地减少速率趋缓,6年耕地减少7 879.46 hm2,年均减少1 313.24 hm2;建设用地增加的趋势加快,6年增加30 807.82 hm2,年均增加5 134.64 hm2,建设用地的增加速率明显高于耕地减少的速率.

3 土地利用方式变化与产业发展

1996—2009年间,吉林省耕地与建设用地的变化此起彼伏,大量耕地为非农建设用地所占,建设用地量的扩张是以牺牲质量优等的耕地为代价的.耕地保有量与粮食安全生产息息相关,而建设用地量的扩张是城市化和产业化用地需求的具体体现.如何既能使耕地保有量保证粮食的安全生产,又能使建设用地的供给保证城市和产业用地的集约利用,是关注的焦点.

对于大数据的应用,要从树立思想观念开始,主要应从以下几点进行转变:一是要从单纯的分析原因向分析相关性进行转变;二是要在分析准确性的基础上向提高效率方向转变;三是从抽样调查向全面分析方向转变。在依靠本能和经验对大数据进行分析时,要把对其相关性的分析放在主要方面,进而达到即全面又有效率的量化分析。通过大数据对金融风险走向的分析,可以有效采取金融风险防范措施,降低风险指数,进一步减少客户及金融企业的损失。

3.1 耕地变化与粮食安全生产

吉林省担负着保障本省及国家粮食安全生产的重任,以占全国4.6%的耕地提供占全国5.2%的粮食产量,粮食商品率占粮食生产总量的80%以上.14年间(1996—2009年)吉林省耕地减少了45万hm2以上,耕地保有量是否仍能保证吉林省粮食安全生产的需求,是吉林省耕地总量控制的关键.

图3是1996—2009年间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图,从中可以看出,耕地呈单边下降的“S”型趋势,即近年变化幅度减小,向一个定值(吉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2020年吉林省耕地保有量为551.93×104hm2)趋近.粮食产量波动较大:14年间粮食产量的最高值出现在2008年,为2 854×104t,突破了2 500×104t大关;最低值出现在2000年,产量为1 638×104t,两者相差1 202×104t(2000年拉尼娜和太阳活动异常,旱灾致粮食大幅度减产);大多数年份波动在(2 200~2 400)×104t.

图3 1996—2009年吉林省耕地面积与粮食总产量变化趋势图

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国耕地保有量到2020年应保持在1.2× 108hm2(18.05亿亩),粮食产量应稳定在(54 200~55 100)×104t,目前我国粮食的播种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90%,按此计算,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应为5 002.5~5 086.5 kg/hm2.按吉林省耕地、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例计算,届时,吉林省的耕地应不低于551.93×104hm2,粮食产量应不低于(2 818~2 865)×104t.

1996—2009年间,吉林省粮食产量在(1 638~2 854)×104t间波动,粮食播种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60%~80%,在(335.7~442.7)×104hm2间徘徊;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除2000年低于5 000 kg/hm2(4 879 kg/hm2)外,均高于5 000 kg/hm2,特别是进入21世纪,粮食单产基本在5 500 kg/hm2以上(见图4),且粮食产量和粮食单产的关联度较高.

图4 1996—2009年吉林省粮食总产量和粮食单产走势图

1996—2000年间,耕地小幅减少,粮食产量出现两次幅度较大的波动,1998、1999两年粮食产量突破2亿t大关.这与吉林省在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和良种化及化肥施入方面的投入不无关系(见图5),除灾年外,技术创新和投入与粮食单产的走势基本呈正相关.

图5 1996—2009年吉林省科技力量投入水平与粮食单产变化走势图

2000—2003年,耕地呈大幅度减少趋势,粮食产量则呈持续走高的趋势.尤其是2003年,吉林省贯彻“退耕还林政策”,耕地大面积转为林地,但2003年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却保持在5 629.58 kg/hm2,与历史水平基本持平.

2003—2009年,耕地减少趋势趋缓,粮食产量再次出现小幅波动,但总体上呈稳中有升的趋势.

图6 1996—2009年吉林省成灾面积与粮食产量关系图

1996—2009年间,吉林省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翻了一番,有效灌溉面积增加近一倍,农用化肥使用量增加了近百万吨,地均农业产值也从6 519.27元/hm2提高到了14 050.96元/hm2,产值提高了1.16倍,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效益是明显的.

由此可以得出,在研究时段内,吉林省的粮食产量及耕地产出受耕地面积的束缚小,受干旱的影响大.粮食产量的提高和农业效益的增长应在稳定耕地面积的基础上,加大对粮食增产要素(水利、良种、机械等)的投入,提高耕地系统抗灾稳产的能力,以保证吉林省粮食的安全生产和商品粮基地的地位.

3.2 建设用地变化和二、三产业的关系

吉林省1996—2009年间,建设用地呈持续增长的势头,二、三产业与GDP总量亦呈增长趋势(见图7),且二、三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率也持续攀升.

图7 1996—2009年吉林省二、三产业产值走势图

1996—2000年,建设用地面积呈逐渐增加之势,建设用地的年均增量为2 798.25 hm2,年均增长率为0.27%;二、三产业的产值以年均8.0%的速率增长;GDP则以年均7.11%的速率增长.此间,受金融风暴的冲击,1997年,吉林省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大幅度下滑,投资总额下滑至364.5亿元;同年,建设用地及地均二、三产业产值增速明显减缓.1998年起,经济逐渐复苏,建设用地规模迅速扩大,1998—1999年间建设用地面积增量高达4 466.91 hm2,二、三产业产值的增长幅度也加大.总体看,建设用地的增速有助于二、三产业产值和GDP总量的提高.

2000—2003年,建设用地增加幅度趋缓,年均增量为2 245.08 hm2,年均增长率为0.22%;同期二、三产业的产值年均增速为10.88%,GDP的增速为10.98%.建设用地增速趋缓并没有影响二、三产业产值和GDP的增长,表明建设用地完全可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发展的用地需求.

2003—2009年,建设用地面积大幅攀升,年均建设用地增量为4 733.48 hm2,年均增幅为0.45%;同期,二、三产值的增幅为18.37%,GDP的增幅为18.11%.表明2003年是吉林省建设用地扩张的拐点,建设用地的增长又进入一个快速期,特别是2009年,建设用地的增量为6 667.89 hm2,为历史最高.此间,国家多个重点扶植项目落户吉林,开发区建设如火如荼,省级以上开发区项目已达49个,建设用地面积突破107.29×104hm2,但二、三产业的增幅却出现波动,增速趋缓,甚至出现滞长现象(见图8).

图8 1996—2009年吉林省二、三产业产值和建设用地增幅走势图

综上可见,吉林省建设用地的增长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目前还处于经济增长主要靠要素投入推动的阶段,两者的发展趋势几乎同步变动.

有研究表明,“在经济转型阶段,经济增长对城镇工矿用地增加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同时经济增长又会反过来推动城镇工矿用地的拓展,经济增长与城镇工矿用地增加相互影响”;“为推动经济持续发展,适量的土地资源不断地向建设用地转化是必要的”.当“土地利用的变化率(MLU)为0时,边际土地利用变化率(CMLU)取极小值,土地利用达到最佳状态”,即是“经济继续增长但建设用地停止增加的时刻”.“据此推算,吉林省在2047年左右建设用地不再增加”[14].

将吉林省建设用地效益与地域上毗邻的辽宁省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北京市做一比较(见表1),可以看出,2005年吉林省建设用地的经济效益是辽宁省的80.82%、是北京市的37.58%;2009年吉林省建设用地的经济效益相当于辽宁省的90.87%、北京市的62.46%.4年间吉林省的建设用地效益增长明显,但仍低于辽宁省和北京市的平均水平.

表1 2005年及2009年三地建设用地利用效益指标比对元/hm2

吉林省的建设用地地均产值较低,十几年来建设用地的持续扩张,为吉林省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效益.但近期建设用地的翻番增长,并没有使二、三产业产值和GDP获得更优的效益,即建设用地的增长速度快于二、三产业和GDP的增长速度.因此,必须适当控制建设用地的扩张,提高集约用地的水平,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增加高附加值的产业,拉动吉林省经济的发展.

3.3 2020年耕地与建设用地的走势

2009年,吉林省建设用地面积为107.29×104hm2,为满足城市化与产业化发展的需求,建设用地还要扩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吉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预期“2020年,吉林省建设用地规模为117.37× 104hm2”,即建设用地今后仍需扩展;目前吉林省的耕地面积为553.31×104hm2,与“2020年规划目标的551.93×104hm2”已十分接近.即使粮食生产存在质与量的提升空间,但要确保吉林省粮食生产安全的大目标,耕地可转化数量已非常有限.因此,在未来的土地利用中,应控制耕地面积的减少速率,保证耕地总量不突破安全阈值.同时,控制建设用地的增长速率,注重内延式的集约节约用地,控制外延式的建设用地量的扩张.稳定耕地减少速率,控制建设用地增加速率,适度加大可开发未利用土地的开发速率是吉林省未来土地利用中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4 结论

在吉林省的土地利用中,由于耕地与建设用地的比较效益相差悬殊,耕地被非农建设用地大量占用.按照目前的用地趋势,预计至2020年,吉林省耕地保有量仍可以达到规划目标要求,且粮食产量尚有质与量的提升空间,规划的耕地面积可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的需求.在未来的土地利用中,应控制耕地面积的减少速率,保证耕地总量不突破安全阈值[15-16].

以牺牲耕地、特别是牺牲优质耕地为代价的建设用地快速扩张带来了相应的经济效益持续增长[17-18],但近年建设用地增长过快,使单位建设用地的效益增速放缓,出现了“疲软”和滞长现象.在未来建设用地的利用中,必须控制建设用地的增长速率,注重内延式的集约节约用地,控制外延式的建设用地量的扩张,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增加高附加值的产业,拉动吉林省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形势下,建设用地增长是未来土地利用的必然趋势,但在确保吉林省粮食安全格局的目标下,耕地可转换数量已十分有限,因此,未来土地利用的重点应适当稳定耕地减少速率,控制建设用地增加速率,适度加大可开发未利用土地的开发速率,注重土地转换之间量与质的公平.

[1]曲福田,陈江龙,陈会广.经济发展与中国土地非农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2.

[2]蔡运龙,汪涌,李玉平.中国耕地供需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3):11-18.

[3]封志明,刘宝勤,杨艳昭.中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趋势分析与数据重建:1949—2003[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1):35-43.

[4]王梅,曲福田.基于变异率的中国50多年耕地变化动因分析[J].资源科学,2005,27(2):39-44.

[5]何艳芬,张柏,马超群.吉林省耕地动态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J].资源科学,2004,26(4):119-125.

[6]何英彬,陈佑启,姚艳敏,等.区域耕地非农化与粮食产量关系空间特征研究——以东北三省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3):439-447.

[7]龙花楼,李秀彬.长江沿线样带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2001,56(4):47-425.

[8]龙花楼,李秀彬.长江沿线样带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模拟及其对策[J].地理研究,2001,20(6):660-668.

[9]刘彦随.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J].地理学报,2007,62(6):563-570.

[10]胡细银.吉林省商品粮基地粮食生产潜力的研究[J].地理科学,1989,9(2):189-191.

[11]刘惠清.吉林省西部粮食持续发展的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16(1):34-39.

[12]庞瑞秋,白鸿蓉,刘艳军.吉林省城市化综合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驱动因素[J].经济地理,2007,27(6):927-931.

[13]李诚固.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机制与结构转换研究[J].地理科学,1996,16(2):112-116.

[14]李效顺,张绍良,汪应宏.中国经济转型阶段建设用地增长极限计量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7):1085-1095.

[15]孙蕾,刘惠清,王灵芝.农安县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1(2):164-170.

[16]王灵芝,马继红,孙明晨,等.集安市人参用地效益及协调度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1(3):125-130.

[17]YANG H,LI X B.Cultivated land and food supply in China[J].Land Use Policy,2000,17(2):73-88.

[18]LI XIUBIN,WANG XIUHONG.Changes in agricultural land use in China:1981—2000[J].Asian Geographer,2003,22(1-2):27-42.

Analysis on land use changes mechanism in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Jilin Province

WANG Ling-zhi1,2,YAN Ming-yu2,LIU Hui-qing2

(1.College of Earth and Science,Jin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61,China;2.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land use trend of Jilin Province based on land use data from 1996 to 2009 and related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istic data.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crease of arable land area of Jilin Province did not impede the increase of gross yields of grains,and gross arable land and grain production were in a safe threshold;Construction land was expanded in a high speed,but its economic contribution rate was lower than the expansion rate of total construction land.Industrial structural upstage lagged behind the component ratio of land use,and urbanization level was higher than industrialization level.Therefore,government should set up related land use policies to further adjust the supply balance between arable land and construction land,so that improve land use efficiency.

economic transformation;cultivated land;construction land;Jilin Province

F 301.24

790·5930

A

1000-1832(2011)04-0147-07

2011-06-2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71005).

王灵芝(1984—),女,博士研究生;通讯作者:刘惠清(1949—),女,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研究.

方 林)

猜你喜欢

吉林省土地利用耕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保护耕地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