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逆行事故的人文追问

2011-12-25赵雨吉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检察风云 2011年15期
关键词:北京地铁中文系扶梯

赵雨 吉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地铁逆行事故的人文追问

赵雨 吉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7月5日北京地铁四号线发生的扶梯逆行事故,酿成了1死30伤的惨剧,在事故中死亡的是一个年仅12岁的孩子。这一事件牵动着无数公众敏感的神经。媒体调查发现,在2009年北京地铁就发生过类似的事故,而出事电梯也和半年前深圳地铁扶梯逆行事故的电梯一样,皆由奥的斯(OTIS)公司生产。事故发生后,北京地铁站内其他“奥的斯”品牌的电梯都已停运待查。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地铁已经成为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基本运输方式,甚至一些不具备配套管理水平的中型城市也在纷纷开建地铁工程,被媒体报道称作“地铁大跃进”。地铁逆行事故发生后,终日在地铁站穿梭往来的公众当然会有仿佛身临其境的心悸之感,人们不禁追问这一事故发生的真实原因,而且,人们并不满足于技术层面的回答。

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恕诚先生早前在接受记者访问时,对北京地铁安全隐患已经深表忧虑。可以说,能够被旁观者发现的问题,并不是核心的技术问题。地铁站建设的细节设计,疏散通道的设置,供电系统和信号系统的运营保障,以及地铁设施的养护周期的安排,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而这些技术安排的背后,是地铁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士对生命的态度。人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这不应只是宣传标识,官样文字,而应当是深植于内心的信念与信仰。在大城市的地铁站,人员高度密集,情势复杂多变,不可知因素极多,应对风险的能力先天不足,是城市安全的一个脆弱环节。生死之间瞬息万变,这本应是高悬在相关部门头上的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可是,缓慢的反应速度,怠惰的学习机制,机械的处理流程,彼此缺乏联动呼应的各个关联环节,一再体现出僵硬、冷漠和消极的精神态度。事关乘客生命的安危,甚至牵涉群体安全和社会秩序,这种

猜你喜欢

北京地铁中文系扶梯
从“走得了”迈向“走得好”再到“走出去” 我与北京地铁共成长
中文系何为?
拆梯人和扶梯人
安全乘扶梯
长治学院中文系简介
黄振东作品
在北京地铁上
北京地铁2014年底将开通4条线(段)
北京地铁最复杂换乘点——军博站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