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政新闻报道的“三破”与“三求”

2011-12-25

中国记者 2011年9期
关键词:浙江日报个性特点现场感

《浙江日报》周咏南、袁艳在2011年第8期《新闻实践》刊文,认为时政新闻报道要从难点上突破,从深入上挖掘。破难之一:会议报道挖信息,在“富矿”中炼“真金”。首先是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控制字数,尽量缩减领导“指出”“强调”的内容,尽可能以较多的篇幅提供百姓感兴趣的有效信息。其次是改变传统话语方式,用心捕捉细节和领导有个性特点的语言,突出现场感,并以人文叙事的方式展现,让这些报道“活”起来。破难之二:重大主题报道重互动,不断提高关注度和知晓度。强化策划意识,走近读者,让读者参与,使党报的时政报道不但上级满意,而且广大受众爱看、爱读。破难之三:突发事件报道求时效,准确把握舆论导向。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党报如何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使报道高人一筹,还应发挥党报优势,对事件进行深度解读,同时,注重做好反思性、服务性报道。求深之一:直面矛盾,深入分析,面对争议不绕道。准确捕捉政策变动,及时发现问题,揭示矛盾,通过深度报道实现“上情下达”或“下情上达”。求深之二:丰富表情,人文叙事,多样化传达新闻讯息。在保证立场正确、整体风格严谨的前提下,要求记者注重把文件、讲话中的官方语言变成老百姓熟悉、接受的生活语言。求深之三:直面热点,客观监督,发出党报有力的声音。

猜你喜欢

浙江日报个性特点现场感
凝聚七十载风云 镌刻永不磨灭的追求——浙江日报报史馆侧记
“内容+”,为主流媒体赋能——浙江日报改版的实践与思考
打造舆论监督“升级版”——从浙江日报《一线调查》说起
强化新闻记者的现场感 提升电视新闻的影响力
重大主题报道的可视化探索——以浙江日报的实践为例
论小学生的反应能力
电视新闻现场感初探
为学困生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现场感:电视新闻报道的独特魅力
新生代员工的个性特点及管理对策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