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作文应走出封闭命题模式

2011-12-25叶匡政

民生周刊 2011年25期
关键词:新意高考作文作文题

□ 叶匡政

高考作文应走出封闭命题模式

□ 叶匡政

一个人能否对社会和人生有远见,清晰地思维和写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手段。高考作文命题是语文教育很重要的导向,人们关注它,其实就是关注日常的教学模式。

近几年,我常点评高考作文题,但感觉却是一年比一年失望。记得2009年,高考作文中还出现过“明星代言”、“圆明园兽首拍卖”等一类与社会事务相关的命题,当时写文章称赞过这种命题思路,认为这类命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写作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联,能增强他们对社会事务的参与意识和管理能力。这种命题,对未来的语文教育是很好的导向。

令人失望的是,这类与现实相关的命题,在今年高考作文题中几近绝迹。仔细看了各省份的高考作文题,总的感觉是毫无新意。比如安徽《时间在流逝》和浙江《我的时间》,主题说的都是时间,是一个老得不再老的题目。对处在成长期的中学生,这种题目明显不适合他们发挥,极难写出什么新见解,只可能“为赋新词强说愁”。而四川的《总有一种期待》、全国I卷的《期待成长》、江苏的《拒绝平庸》等题目,都是20多年前我上高中时就有的作文题。多年过后,命题模式依然没什么变化。

人们很少关注高考作文命题的公平问题。这种公平,很重要一点体现在它的新意上。老旧题目范文很多,如果学生恰好读过相关作文,极易凭记忆套作,那些未读过“范文”的学生就等于处于劣势;更关键的是,这些脱离现实、大而空的命题,让学生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结合自己的真情实感来写。

相比较起来,全国卷II《代买彩票》、江西的《孟子三乐》,显得略有新意,但仍嫌不足。倒是辽宁省最早传出的考题《如何看待高晓松酒驾》,当时看了觉得很好,因为牵涉到明星、音乐、社会公德和法律等诸多问题,高晓松又是很多年轻人喜欢的偶像,事发时正在高考备战期,学生们也不会有什么准备,倒能考出一些真水平。后来有新闻证明此题系误传。可见现在的高考作文命题者,甚至缺少这种民间智慧的鲜活。

明代朱元璋就曾说过“诚意溢出”,诚意溢出的前提就是要言之有物,而不是无病呻吟。高考作文的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表达真实见解的能力。很多社会事务的参与或管理,都牵涉到观点的表达,都需要依赖文字。然而,如今高考作文命题提倡的却是“成长”、“时间”这类空泛、浮华的内容,本身就不太符合年轻人的心理和视角,即便写出来也极易言之无物。如果学生写的装腔作势、毫无诚意,那么责任究竟在命题者,还是学生?

学生的文风,关系到他未来的思维模式和精神气质。一个人能否对社会和人生有远见,清晰地思维和写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手段。高考作文命题是语文教育很重要的导向,人们关注它,其实就是关注教学模式。教师只有在日常教学中就引导学生关注各种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对这类问题发表看法,逐步培养其公民意识,高考作文命题的现实化才会顺理成章。

随着国人对高考作文题广泛的关注,希望未来的作文命题能离社会现实更近一些,走出封闭和僵化的怪圈,从而带动语文教学的变革。当前的命题模式,不仅无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想象力和使命感,从某种程度上说,还会给学生带来价值观、思维方式的模糊和混乱。这是需要高考作文命题者三思的事。

□ 编辑 潘 阳 □ 美编 庞 佳

猜你喜欢

新意高考作文作文题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高考作文两关注
经典款也能穿出新意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新意
避实就虚,理重于情——感受2014年高考作文题
高考作文题“撞衫”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