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学创新的先行者

2011-12-25王雪瑛

天涯 2011年4期
关键词:哈佛儒学儒家

王雪瑛

儒学创新的先行者

王雪瑛

在以西方建筑语汇构成的哈佛大学的校园里,哈佛燕京图书馆门口的两个石狮无疑是醒目的,它们是异质的中国文化的符号,而哈佛燕京图书馆在哈佛的校园里就是中国文化的地标。当然地标的确立不仅是外在的建筑元素,更在于内在的文化含量。馆内所藏中文书籍十分丰富,仅次于美国国会图书馆。

图书馆除了书库和阅览室,底层的右面是办公室和举办各类演讲的公共厅。哈佛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明先生的办公室就在右面第一间。在我的眼里,哈佛燕京图书馆不仅是查阅资料的书库,更是一座历经岁月的家园,承载着许多学人的思想和情感。

1962年,二十二岁的杜维明获得了哈佛燕京学社的奖学金从台湾来到哈佛校园,六年后他取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1968年杜维明离开了哈佛大学,先后到了普林斯顿大学、伯克利大学任教,1982年重归哈佛大学东亚系,1996年出任哈佛燕京学社的社长。从一个接受奖学金的青年学子到这个重要学术机构的掌门人,从一个以儒学为专业方向的哈佛的博士生,到超越学科界限的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哈佛燕京学社成了杜先生学术生涯的重要见证。

最近我和一个历史学者来到哈佛燕京图书馆杜先生的办公室,开始一个追述他学术历程,探问他学术重心和学术视野的访谈。我们的谈话在过去和现在之间穿越。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学界还是西方挑战和中国回应,传统和现代二分法的思维模式,儒学被边缘化博物馆化了,年轻的杜维明却选择《青年王阳明》作为自己的博士论文,钻研和发掘儒学的内在价值,完全是逆风飞翔,这是不是很需要“凿开鸿门,手披日月”的理论勇气?我们的问题从他最初的选择开始。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有许多主观和客观、意识到和没有意识到的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着杜维明选择这样的课题。但总有某些人物和经历对他的精神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第二代新儒家唐君毅先生对他的影响。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杜维明还拥有一份清晰的记忆地图,标示着他向唐先生请教的时间和地点。“1956年的8月25日是我求学的历程中值得回味的日子。”这是他第一次向唐先生请教,此后1966年在伊里诺伊州的向宾,1967年在京都的人文科学研究所,1970年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其中受益良多的是在1968年的夏季,唐君毅先生参加第五届“东西哲学家会议”,顺便在夏威夷大学的哲学系暑期班讲授宋明儒学,杜先生聆听了五个星期的课。“若问中国在哪里?就在诸位的生命里。要说认同,要先认同于自己个人心中之中华民族与中国文化生命。”唐君毅先生的思想影响着杜维明的心理情结和文化的价值取向。杜维明以唐君毅先生的话自勉,他在文章中直抒胸臆:在文化生命上做一个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中国人。

如果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年轻的杜维明以中华文化的精神资源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以儒家的精神价值作为自己研究的方向。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随着他在学术上的积累,杜维明将自己学术的重心确立为阐发儒家传统的内在价值,显扬儒学的现代生命力。而显扬儒学的现代生命力使杜维明学术研究的方式和学术活动的范围都更加开放。

在他回国讲学交流的时候常常会迎面相遇这样的疑问:早在“五四”时代,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学说进行过猛烈的批判,而宣扬儒学的无非是一些抱残守缺的顽固派,或是狭隘的旧知识分子,总之儒家文化在二十世纪初就是封建思想、落后守旧的代名词,到了二十世纪的中后期更是被批得体无完肤,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而他为什么要在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中,显扬儒学的生命力呢?

长年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使杜维明对这样的问题有着深入浅出的回答:

“我们讲继承‘五四’精神,不但对封建遗毒要狠批,而且在这一基础上,对塑造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源头活水,如儒家对知识分子风骨的塑造,即孟子所谓大丈夫的精神、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气魄,以及儒家的道德理想、政治理想,乃至儒家的认识论、美学,要有一个比较深入的把握。并且由此问题,引出一种对文化传统的方法论。要摆脱封建意识形态,和发展代表文化认同的中国文化的特殊价值,是一个问题的有内在联系的两面。要想根本摆脱封建遗毒,非要发扬文化的认同精神不可;要想发扬文化认同的精神,也必须彻底批判封建遗毒。‘五四’时期儒家传统受到了中国一批最杰出知识精英的批判,他们对儒家传统的继续发展做出了贡献。没有他们的严格批判,不把儒家的阴暗面暴露出来,儒家的真正价值就很难体现。儒家文化在中国的思想长河中间也有负面作用,这是必须承认的。比如说‘三纲’问题,专制政体的问题,鲁迅所批判的国民性问题等等。

实际上,在儒学的传统中,以孔、孟、荀、董仲舒、北宋诸子、朱熹、王阳明、刘宗周、黄宗羲、顾炎武等人所代表的儒学的真精神,和政治化的儒家一直有着斗争。”

简而言之,如果没有对传统文化中精华与核心的深入理解和认识,又怎么能做到真正的批判和扬弃呢?用杜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解铃还需系铃人。

正如市场并不是一个完全平等的空间,全球化也并不意味着一个理想的大同世界,有限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使全球化面临着民族、国家、资本、市场、文化、本土之间复杂的关系和问题。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杜维明就把“文明对话”作为自己专业研究的重点。本世纪初,新千年开始的时候,“文明冲突论”不仅是一种学界讨论的学术命题,而是现实世界一种国际问题的描述的时候,他更加急迫地展开“文明对话”。2001年,他应联合国秘书长之邀,参加“文明对话”顾问委员会,他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会议上,对全球政治与商业领袖们,宣讲儒家文明的意义与价值。

杜维明的儒家论说不偏重整体的建构,而是注重挖掘、提炼儒家思想的价值内涵与现代意义,关注人类自身的问题:个人与自然界,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群的关系。进而追踪文化与文化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的问题与冲突。几年来杜维明参加亨廷顿主持的全球化研讨会,与亨廷顿的交流很多,亨廷顿教授对他创新儒家学说颇为接受。他能够认同杜先生的观点“如果文明之间确有冲突与危险,对话则尤为必要”。

杜维明先生不单纯是一个在校园里教书,书房里安静地阅读思考笔耕凝道的学者,他讲解传播儒学的课堂,也不仅仅是在哈佛的教室,或者是可以容纳更多听众的哈佛剧院,而是北美、西欧、东亚、南亚之间诸多航线连接而成的城市和地区。他频繁地飞跃太平洋,是一个往来于东西方之间的“儒学飞人”,是一个在当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因为杜维明的影响,哈佛大学已经将儒学设立为大学生的核心课程。

如果说四十多年前的杜维明是以一个中国人文化使命的觉醒而选择了儒学研究,那么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他更加关注“文化中国”、“全球伦理”、“启蒙反思”。不遗余力地开展“文明对话”,是他作为一个成熟而富有远见的学者对当代问题的敏感与认识后,一种更理性、更积极的选择。杜先生说:“任何学问,不管我认为它多伟大,如果面对挑战我觉得站不住,我就绝对放弃。不管有多强的民族意识、文化意识,如果它本身有很大的缺失,我都会放弃。”

与杜先生交谈,他没有什么惊人之语,然而他在呈现思想、呈现他思维脉络的过程中,你分明会感受到一种思想产生的能量,感受到把自己投入到思考中去的沉迷和快感,你会慢慢地进入一种氛围,被他敏捷的思维带领着,沉着地穿越学说的丛林。不知不觉地,我们已经在杜先生的办公室交谈了五个小时,没有感到疲惫与冗长,而是兴奋与投入。

离开办公室,走在哈佛的校园里,初夏的校园绿意盎然,空气中流动着湿润的清香,各种绿色的植物竞相生长着,紫色的桑葚、粉色的蔷薇、黄色的野花错落地点缀在绿色的背景中。我们的谈话更随意些,不再是围绕提纲的层层递进,偶尔杜先生也会问我一些当代中国作家的情况。走过东亚系的教学楼,我又记起了杜先生给研究生上中国现代思想史的那一幕。

三月的波士顿还很冷,可是教室里已经不冷了,因为暖气,因为越来越多的挤进教室选课的学生和听讲的学者。杜先生是穿着厚厚的外套,带着一丝倦容进门的,随着他讲课的深入,思想、语词似乎在教室里产生了巨大的热能,杜先生脱下了外套,穿一件白衬衣继续上课。板书、手势、设问、解答,杜先生激情投入的演讲让我想到了乐队的指挥。出色的指挥是乐队的灵魂,指挥在舞台上丰沛的激情汇入音乐升腾着的情感的急流,构成音乐最动人的魅力。杜先生的上课同样如此引人入胜,上完九十分钟连续的两节课,他的衬衣都被汗水洇湿了,眼睛却明亮如早春的晴空,哪里还有疲倦的影子。

可见杜先生不仅是一个学者,还是一个诗人,学者的专业素养:概念考辨、理论溯源、系统阐发、纵深研究,并没有淹没他内在的诗人性情。如果说讲课透出的气势和谈话带来的气氛只是他诗人气质的一种表象,那么诗人内在的真实是他对于选择的执着与坚定。把生命投入到思想中、投入到儒学创新与文明对话中,需要学者的理性与意志,更需要一种诗人的义无反顾。几十年来他用英语把具有特别意蕴和内涵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学说用精当、畅达的英语翻译表达出来,他用双语从事教学、研究、演讲,他的多数学术著作都是用英语完成的,他就是这样把中国的儒学带给现代社会,让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流向世界。在西方传统的价值观遭遇现代社会的种种矛盾、面临质疑与挑战的年代,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相信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蕴含着解决当代困境的方法。杜维明的研究超越了地域与学科的界限,获得了世界性的影响。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余光中第一次赴美时,在异国的土地上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在此地,在国际的鸡尾酒会里,我仍是一块拒绝融化的冰。”如果仿照余光中的诗,杜先生的情形是:在此地,在国际的鸡尾酒会里,我仍握着一杯儒家文化的茶。四十多年过去了,他手中的文化之茶,茶香四溢,他已经是全球文明对话中儒家文化的标志性人物。这是一条何其漫长的道路,他的心灵深处点燃着纯粹而坚定的火焰,那就是他对儒学有一个不变的信念:儒学的人论,适用于人类。儒家“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道可以为新时代的文明对话提供人生观的精神资源。儒家不仅是中国的、东亚的,也是世界的。不过要实现这一学术理想,路还很遥远。

王雪瑛,作家,现居上海。主要著作有《访问迷宫》等。

猜你喜欢

哈佛儒学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儒学交流在路上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什么是儒学之本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哈佛演讲:从5亿到7000亿
查尔斯·埃利奥特:改变哈佛的人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
女儿考上哈佛 妈妈做的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