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右玉:播绿风沙源

2011-12-25赵志伟

民生周刊 2011年8期
关键词:右玉县右玉全县

□ 本刊记者 赵志伟

右玉:播绿风沙源

□ 本刊记者 赵志伟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和内蒙古接壤。地处塞上高原,是京津风沙源地区。自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18任领导班子60多年坚持植树造林,一张蓝图画到底,持之以恒,硬是把一个终日沙尘肆虐的不毛之地建设成了塞外绿洲,并在长期的生态建设中,铸就了“执政为民、尊重科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右玉精神”。

植树造林: 持之以恒惠民生

60年前,一位独闯右玉的德国专家,在沙尘肆虐的仲春季节遭受了耳鼻眼舌全是土的体验后,认为:这里不适合人类居住,建议举县迁徙。

60年,弹指一挥间,今昔对比,竟是天壤之别。如今的右玉,中国人称之为塞上绿洲,外国人说她是山西的北欧,被旅游专家喻为:夏天的绿翡翠,冬天的白玉石。

右玉县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和内蒙气候,距毛乌素沙漠不过100多公里。解放前,当地流传着这样的话:“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白天点油灯,晚上土堵门”。风蚀、干旱形成的土地沙化面积达到225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6.2%,生态环境极度恶化,致使风沙干旱、水土流失、早霜、冰雹等自然灾害频发,全县农业生产发展极其缓慢,老百姓过着“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的凄苦生活。

解放初期,右玉仅有残林8000亩,森林覆盖率不到0.3%,而如今,在右玉人60年来坚持不懈的营林种草、精心培育下,右玉全县的森林面积增加到了15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了52%,高出了全国平均值30多个百分点,建成了镶嵌在塞北高原上的一颗绿色明珠。

说来容易做来难。黄土高原特有的高原气候不比江南水乡泽国的湿润气候适宜点籽成苗。在右玉栽活一棵树,要付出比其他地方多几倍的代价。

曹满荣,原右玉县党史办主任,先天下身残疾,又身患癌症。可就是这样一位老同志,每到植树任务下达后,他都拖着残腿忍着病痛和其他人一样上山挖坑植树。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曹满荣至今都记忆犹新:山坡上地势较陡,人上去站不稳,必须跪在地上,用锹一点一点地挖,先把石块刨出,再挖出土,围成鱼鳞状,一来二去这手上就都是血泡,等完成任务,血泡就成了厚厚的茧片了。“山上风大,人们嘴角都裂开了血口子。”

最不容易的是浇树,送水车上不去,只好人工提,大水桶不能用,只能用脸盆往上送,浇一棵树,得往返好几趟。那时人们都自带干粮,吃的多是由榆树皮磨成面再加点土豆做成的代食品。山头上风大土多,满嘴都是沙子,代食品就更难以下咽了,只好用凉水送下去。

问起当时的条件苦不苦,曹满荣说,“苦是苦,可当看到满山都是嫩绿的小树苗后,再苦也觉得值”。

就这样,恶劣的条件锤炼着右玉干部的意志,模范的作用激励着更多群众加入了进来。邓家村两位80多岁的老人唐登义和刘仲华,看到乡干部带头上山植树,再也坐不住了,“咱得不上种树的利,也得给子孙们栽个发财的根啊!”

从育苗、植树到管护,从先锋队、专业队到护林队,右玉机关干部带领群众60年播绿种绿,先后被评为“三北”防护林建设先进县、“全国治沙先进单位” 以及“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等,右玉造林人集体荣获“2010低碳中国领军人物”。

60年坚持不懈的生态建设,有力改善了全县生态环境,减少了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形成了良好的小气候。通过造林种草,阻止了风口地带的沙丘移动,近年全县沙尘暴天数比解放初减少了51%,在林地影响的有效范围内平均风速降低了29.2%,实现了“把风沙挡在朔州,把清风送往首都”的美好愿景。

由于林草植被的逐年增加,地表的径流量和沙水含量比造林前减少60%,过去山洪暴发,冲毁粮田、泥沙横流的现象不出现了,大大涵养了水源。

据有关部门测定,田间林网水分蒸发比旷野林平均减少8.8%,而且降水量明显增多,近五年平均降水量较周边地区高出三、四十毫米。当地群众说:“山上有了树,等于修水库啊!”

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双丰收

右玉的大地绿了,如何让右玉县的群众鼓口袋、富脑袋,借绿生财、以绿促富?右玉县委书记陈小洪说:“我们反弹琵琶唱新歌,两招妙棋解难题。走生态与畜牧联姻之路,唱生态和旅游共赢之戏”。

如今的右玉大地,林地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一半;种草面积占县总耕地面积的一半;畜牧业收入占县农民人均收入的一半;生态畜牧产值占到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全新的发展格局催生出画面诱人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动感地带:全县生态畜牧经济建设从宏观到微观步步深入。

农业和蓄牧业呈现出新格局,传统种植业转型为优质高效生态农业,畜牧业转型为优质奶牛、肉羊为主的养殖加工业。生态畜牧建设在短期内步入融生态化、集约化、科技化、安全化、标准化和市场化于一体,生态建设、畜牧种养、加工销售、示范推广同频共振的良性发展轨道。全县农民户均3头牛、人均7只羊,各类规模养殖户达到2000多户。

好政策催生好产业,好产业吸引好企业。臣丰苦荞加工、汇源PET生产线、中大科技亚麻籽深加工等大企业,纷纷抢滩右玉扎根生长。农副产品、畜产品、沙棘果汁加工业,规模越来越大,达到40多家,全县农产品产业链不断延伸,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形成了“龙头企业 + 基地 + 农户”的产业格局。

七年前,全县财政收入不到3000万元,2009年猛增到2.8亿元,2010年1至7月份就达到去年全年水平。

除了升华绿色大业,还要推动绿色转型。右玉县历史文化悠久深厚,境内古堡林立,烽堠遍地,被称为“中国古堡之乡”,一代雄关杀虎口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城“西口”,是民族融合的摇篮、晋商旅蒙的通道,也是西口文化的核心区。

打绿翡翠牌、扬白玉石旗,依托一代雄关杀虎口、凭借动感起伏的地形地貌,特别是央视大剧《走西口》播出以来,塞上右玉名噪一时。右玉县紧抓这一有利时机,充分挖掘生态环境、边塞风情、人文古迹三大旅游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和合作力度,新上大型狩猎场、滑雪场、高尔夫球练习场、生态植物园等项目,推进生态、民俗、特种体育“三大”特色旅游开发。2010年,右玉的旅游人数达到60多万人次,全县旅游收入达千万元。

此外,发展以风能、太阳能为主的清洁能源,则是右玉依托绿色转型发展的又一典型例证。多少年来,地处塞北的右玉县只是体验了大风的恶劣,没曾想到劲风也能吹来财富,成为右玉的资源优势。截至去年底,全县风电装机容量达到近30万千瓦,位列山西省第一。

右玉精神:原动力与向心力

60年来,右玉县领导换了一届又一届,干部换了一批又批,山头却是绿了一座又一座。在造林绿化的艰苦创业实践中,右玉人还创造了“执政为民、尊重科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右玉精神。

中共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指出,“右玉精神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为民利民,忠实践行党的宗旨;右玉精神的本质内涵是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凭信念、凭精神、凭勤奋干事创业;右玉精神的基本要素是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右玉精神的珍贵本色是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在干事创业中锤炼自己,改变山河面貌。”

2010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对右玉考察调研后做出高度评价:右玉领导们选择了种树,实际上是选择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想,选择了“山河秀美、人民幸福”的信念,选择了“心忧天下、关爱百姓”的情怀。右玉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值得全国借鉴。右玉的经验在于它持之以恒、艰苦奋斗、愚公移山、久久为功的精神,在于它建设生态文明科学发展的道路,更在于它持之以恒为民谋利的政绩观。

□ 编辑 刘文婷 □ 美编 庞 佳

猜你喜欢

右玉县右玉全县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遇见右玉蓝
右玉的故事
山西省右玉县:右玉生态羊成功入选为“山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记住右玉故事 弘扬右玉精神
山西朔州右玉县将再造林6277.9公顷
右玉县:开展化解涉纪重复信访举报“百日攻坚”活动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沁园春右玉精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