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安汽车自主创新6要素

2011-12-25本刊评论员周谊

中国新时代 2011年4期
关键词:长安汽车长安汽车

| 文 · 本刊评论员 周谊

长安汽车自主创新6要素

| 文 · 本刊评论员 周谊

长安汽车发布全新品牌战略已近半年,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自主品牌如何在多元化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在与众多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的博弈中领衔市场,成为真正的领袖品牌?如何在品牌背后通过强大的创新体系构建基业长青的成长基石?如何在中国高端制造业创造质量、技术和成本的完美结合?长安汽车之道给人们的启发很多,对那些希望可以找到自己创新模式、正在和准备参与全球化竞争的中国企业,尤其有借鉴和学习价值。

其实,长安汽车体内的创新基因由来已久,百年之前长安的前身——金陵制造局就制造出了中国历史上独创的第一枪——抬枪,可以说,这是长安血统里中国制造追求自主创新的最早记忆。

从长安汽车刚一进入汽车领域开始,就选择并创造了“以我为主,自主开发”的长安汽车创新模式,其主要创新之路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引进技术”阶段、“以我为辅、联合开发”阶段、“以我为主,联合开发”阶段和“自主开发”阶段。在每个阶段里,长安一直秉持和践行的创新之道,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创造全球化的希望。

创新之道一:人才领先

“礼贤下士,三顾茅庐”,刘备的蜀国成也人才,败也人才,虽然幸运地拥有以诸葛亮、关张赵为主的开国栋梁,但是由于没有坚持执行人才领先的战略,最终落得“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失败结局。毋庸置疑,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人才作为支撑,如何吸引招聘和选拔培训一流人才一直是国内企业的发展瓶颈,而这却是跨国企业的优势所在。

今天的长安相比国内很多准备进军全球市场的中国企业,在人才措施上显然领先一步,长安汽车研究院不仅拥有来自丰田、宝马、福特等全球资深专家80余人。其中,7位顶尖专家被列入国家吸收国内外汽车专业研发领域专家规划的“千人计划”,而且长安深知创新战略土壤必须来自优秀的人才团队,于

本刊评论员点评

是去年底在重庆挂牌成立了长安汽车大学,相信以其独特的组织模式、新颖的教学模式、灵活的授课模式,未来几年中将实现长安人才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比家电和PC等行业的参与全球并购的中国企业来讲,长安汽车通过全球范围人才的引进和国内外研发中心的设立,给力支持全球技术研发,无疑更具有战略眼光,也更具挑战性。全球产业整合其实本质是高端人才的整合,在高端研发领域长期凝聚研发精英,无疑是长安在人才战略方面的创新之举。为了更好地凝聚高端人才,在精神理念文化方面,长安汽研院明确了研发团队的愿景、使命和在研发团队中根植“创新、严谨、诚信、合作”的核心价值观。

目前,长安汽车正在全面实施“带队伍工程”,这支有20%在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地的研发中心进行过专业化培训的近5000余人的科技人才队伍,将是未来长安汽车成为世界一流汽车企业的中坚力量。

创新之道二:自主研发

中国汽车产业2009年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2010汽车产销量仍居全球第一位。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品牌希望拥有全部自主的知识产权已经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高端制造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被迫在成本和市场方面受制于人,通过市场换技术的模式一直让中国包括汽车行业在内的多个高端制造产业领域非常纠结。对比中国企业在微处理器、CDMA通信标准、中间件等领域的错失良机,长安经过艰苦奋斗拥有的自主研发整车技术相当难能可贵和值得敬佩。

在中国自主品牌车企中,长安的“五国九地、各有侧重”的全球研发体系独一无二,主攻汽车外型设计的意大利都灵研发中心、主攻汽车内饰和模型的日本横滨研发中心、主攻发动机和变速器的英国诺丁汉研发中心、主攻底盘技术的美国底特律研发中心,以及基于国内市场的分别位于重庆、上海、北京、哈尔滨和江西的五个本土研发中心,24小时不间断地协同研发,使得这一体系更加强大。其创新之处在于在打造一流的研发流程及体系时,充分利用全球的先进资源为我所用,并且从2001年开始,经过近10年的默默探索与执着投入,中国汽车已经能够与欧美汽车同台竞技,这里核心技术是根本保证。长安汽车在汽车研发领域掌握的一系列让人目不暇接的核心技术和专利数字,证明其研发技术体系的内在成长性和创新性,是其未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追赶欧美汽车,保持长期的市场竞争优势,成就百年世界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之道三:质量精髓

作为全球汽车领域标杆的日系车、美系车、德系车无一不是最终以质量取胜市场的。现在有关汽车方面的法规越来越多,如碰撞法规、安全法规、排放法规等,这一系列的不同市场的法规也成为汽车企业质量竞争的取胜标准。

长安汽车一直把质量作为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步骤,按照欧洲的汽车测试标准来提升自主品牌的质量,从一开始就改变中国车只能符合东南亚、中东、独联体以及非洲等海外地区标准的事实。长安汽车明确提出要打造“质量先导型”企业。2010年,按照“数一数二”原则,公司通过落实各级质量责任制,强化CA-QCS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好质量工具等,全面提升了实物质量。特别是在研发和制造过程中,长安人充分运用“碎石法”工具,把质量过程分解到每一分、每一秒,做到了精益管理、精细品质、经典产品。虽然权威汽车质量调查机构J.D.Power发布的《2010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报告》显示,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之间的新车质量差距降至11年来最低,但是多个国际品牌质量案例都证明,质量永远是“达摩克利斯之剑”,对于长安汽车来说,追求高品质、高质量的道路永无止境。

创新之道四:品牌地位

2010年,长安品牌价值升至270.06亿元,位居中国企业第十位、汽车行业第二位,虽然成绩不错,但是对真正要达到的国际品牌目标来说才刚刚起步。在科尼尔的帮助下,长安根据国际惯例,根据自身业务单元以及消费者、公众的差异化需求,逐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品牌家族体系,通过多个品牌标识同时传递了包含企业形象、社会公益和不同产品线多方面的内涵,在品牌战略方面,可以认为是点睛之笔。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国内自主品牌过于低端,竞争力弱于合资品牌。和主流合资品牌相比,自主品牌在品牌、技术、造型设计乃至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大力发展中高端自主品牌,增强自主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从中国市场走向国际市场,是自主品牌生存和发展的必然。可以预见,品牌创新之道不仅在于品牌定位,更关键是持续的品牌经营,即如何以用户为核心,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去重新划分品牌,如何对普通乘用车市场、高端乘用车市场、普通商用车市场、高端商用车市场领域的需求和特征进行细分研究和管理,不断建立和巩固细分品牌,最终达到企业公众形象整体品牌的竞争优势,这些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来建立长安自己的品牌创新之道。

创新之道五:成本聚焦

汽车企业在做大规模后,接踵而来的考验是利润和成本指标是否真正强大。丰田公司的精益管理体系和福特公司的FPS管理体系,都是中国汽车企业多年学习模仿的实践标杆。长安汽车在总结自身一系列管理创新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以更高的标准主动借鉴行业标杆,CPS通过CTPM-长安全面生产维护、IMF-工业物流、ISPC-工程过程控制、SHARP-安全等11个要素模块的建立、发布和更新,对生产系统的绝大部分后勤资源进行整合,促使长安汽车所有的制造工厂、车间、班组、员工都能识别和消除自己在物料、空间、设备及时间等方面的浪费,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产品制造成本。

成本创新的一个主题是精益生产和信息化管理如何更好地实施结合,对于成本控制、物料管理、差异的分析和风险分析,信息化功不可没。长安汽车正在按照新的发展规划,部署新的IT运营,以此来配合业务的快速成长和发展需求。

创新之道六:管理内功

以上五个创新之道归根结底需要优秀的管理能力才能落地。汽车产业是一个管理密集化的产业,二十世纪初,福特T形车诞生了一个大规模专业化分工,与国际汽车厂商百年走过的管理道路相比,长安自主创新之路自始自终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汽车产业跨度长、管理维度多、统筹难度大,自主创新最难的不是技术,而是管理。

长安汽车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实施多项目开发和能力建设并行的“一纵两横”研发模式,以及纵向上以专业能力提升为主,横向上以产品开发和共性基础技术研究为主的“一纵两横”组织模式。“一纵两横”研发模式由工作文件、流程图、同步图构成的“金字塔”型三级流程架构,实现了“跨部门、多项目、多平台”项目管理通道的无缝衔接。类似的长安管理创新可圈可点之处甚多,内涵也非常丰富。

世界一流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文化都不是一朝一夕建立的,作为国企背景的长安汽车注定要选择一条符合自己发展特色的中国管理创新之路。管理创新特别需要练好内功,把管理方法、技巧的灵活运用与管理制度、规范的刚性坚持结合起来,让深厚、扎实的基础管理为长安汽车的发展提供有力和可持续的支撑。

后记:人们欣赏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的一句话:一直按照这样去做,一直坚持,坚持到大家认可,也许这条路会很艰辛,但长安会一直走。未来的黄金十年是中国汽车行业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时代,“善谋者行远,善变者常胜。”长安汽车一路走来的坚定战略和创新实践,让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汽车巨头正在崛起。

(作者为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

猜你喜欢

长安汽车长安汽车
我们长安
水VS火
长安汽车总裁:正加强和福特合作探讨,提振国内销售
睿骋CC 1.5T 6AT豪雅型
长安汽车:有意重启高端品牌项目
西游新记 2
汽车的“出卖”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水与火
3D 打印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