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5亿打造的文化平台

2011-12-24张子琦赵志伟

民生周刊 2011年2期
关键词:祖籍曹雪芹苗圃

□ 本刊记者 张子琦 赵志伟

15亿打造的文化平台

□ 本刊记者 张子琦 赵志伟

所谓“开篇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一直被誉为“古今中外第一大奇书”,作者曹雪芹一生命运坎坷,半世潦倒。两百年来,人们从来没有终止过对《红楼梦》和曹雪芹的探究和考证,包括沿着曹雪芹一生漂泊的足迹,寻找这个“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现实影子。自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把“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安置在北京,上海亦打造了大观园,还有河北正定的荣宁国府、南京在建的江宁织造府等,曹雪芹笔下的绮丽风光、盛世荣华凭着不同的版本散落在各地。除此之外,人们也乐于考证曹雪芹的故居、身世、甚至祖籍。

各地发展文化旅游经济,曹雪芹作为文化名人,河北丰润、辽宁辽阳、辽宁铁岭、江西武阳四地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曹公祖籍”争夺战。虽然红学界对于曹雪芹的祖籍尚不能盖棺论定,但这不妨碍各地争夺这一“无形资产”的热情和力度。

2010年11月25日,河北唐山丰润区举行奠基仪式,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的曹雪芹公园改造项目启动。据说“规划面积1650亩,预计2011年9月开园迎客,建成后将成为展示红学文化的平台、休闲娱乐旅游地、影视拍摄基地。”“口水仗”终于动了真章,丰润继1997年“曹雪芹家酒”之后,依靠“曹公祖籍地”再谋发展。

网络风传,这又是一个“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典型案例,也不断有人质疑这15个亿的来源去向,于是,《民生周刊》记者近日前往丰润,一窥“曹雪芹公园”的真容。

各地发展文化旅游经济,曹雪芹作为文化名人,河北丰润、辽宁辽阳、辽宁铁岭、江西武阳四地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曹公祖籍”争夺战。虽然红学界对于曹雪芹的祖籍尚不能盖棺论定,但这不妨碍各地争夺这一“无形资产”的热情和力度。

从还乡河公园到曹雪芹公园

从丰润火车站下车,可以明显感觉到这里气候干燥,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工业城市。往前走一点就可以看见道路两边有大片的拆迁土地,拆后的泥土和碎砖成堆。但是张目远望,可以看见很多高耸的高层建筑和一座古旧的宝塔。中间密集的平房和一个小闹市将它们分割成经纬分明的两部分,一边荒凉,一边繁华。

经过以曹雪芹名字命名的主街,再往北走半个小时,就可以看见这个即将被改造的还乡河公园了。公园的地势很低,公园前方有一个小广场,没有园门,也不收门票,拾级而下就可以看见“丰润区还乡河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和“曹雪芹公园水系示意图”。路过一座小桥,就可以看见公园的游乐设施,有蹦蹦床、小飞机等,虽然都已经被打上了红色的“拆”字,但仍可以想象夏天时孩子们来这里游乐的热闹景象。

再往公园里面走,就是丰润区林业局下属的苗圃了。改造已经开始,一些树苗已被砍掉,一位拾荒的阿姨正在捡散落在地上的小树枝,问及这位阿姨怎么看待这个公园的改造工程,阿姨笑着说“我不知道,但要是变得好看了,终归是好的吧。”

公园的改造已经开始了,但并没有见到施工人员,只有一些深达四五米的土坑昭示着这个公园的改造进程。周围都是土路,时不时有私家车经过。一位住在附近的大爷提起曹雪芹公园的改造,颇不以为然:“这里改了好几次了,都没有改好,臭水坑还是臭,也没有人问我们愿不愿意改。”说到这儿,大爷又想了想说:“其实不是不愿意改,只是怕像前两次改不好,要是那样,还不如就这样破烂下去。”

再往前走一段路,就可以看见完成一期改造的还乡河了。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他们的村子马上就要拆迁,据说补偿款已经下来了。

横穿整个还乡河公园,这里给人的印象是:与其说还乡河公园是一个包含了苗圃的绿地公园,不如说是在苗圃之外开拓出的一个小型娱乐区和市民休闲广场。各自为政,两不相干。而且因为是苗圃,树木过密,并无太多美感。

再对比丰润区委宣传部提供的资料,还乡河公园早在1992年就由市政府以“全区最大的综合性绿地公园”为名批准建设。2001年重新对公园进行改造,建设一个开放式的广场为主门口。公园以主环路为风景线,还乡河桥西是娱乐活动区,占地8800平方米。桥东是水上活动区,水面面积5333平方米,区内有一小岛。娱乐项目有游船、垂钓、冬季滑冰等。主路东行是小英雄雨来园,占地1公顷。公园北部为苗圃区,占地28.4公顷。

文字描述和实际景象有些差距。

15亿投资的来源去向

建设一个公园到底需不需要15亿?一个全年财政收入30个亿的区政府拿什么来换取15个亿的投资?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得?能给全区的百姓带来什么样的利益?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记者采访了丰润区筑建局所属还乡河生态工程治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赵雁军。

赵经理说,曹雪芹公园改造项目是由丰润区委、区政府规划指导,北京天凡投资有限公司、河北大唐鼎旺集团投资建设的。

民生周刊:还乡河公园经历了多次改造,为什么建设效果不甚乐观?

赵雁军:资金跟不上去,比如去年的红楼寻梦城,也是因为没有投资,政府也没有钱,所以做不下去了。这次的投资商实力雄厚,相信这个问题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民生周刊:区政府如何判定投资商的资格?

赵雁军:我们的招标程序是完全合理的。当时咨询的单位也有很多,至少要有2亿资金打进来。虽然他们都没有园林行业的经验,他们有自己的建设队伍,也聘请了一些红学专家,比如说王衍用、杨乃济等(后记者虽然多方联系两位专家,但都未果)。

民生周刊:在商言商,公园本身是一个公益项目,那么投资商的收益在哪里?

赵雁军:按照BOT的模式(B:build建设;O:operation运营;T:translate转让)来经营,政府出让公园的使用权和开发权30年,并适当的出让一些土地,但是绝对不是公园里的土地。

民生周刊:据说现在的主题公园大多惨淡经营,如果开发商经营管理不善怎么办?由政府买单吗?

赵雁军:必须要公园的公益部分建好之后才可以投资经营类项目,我们在公园建设过程中也会实行监管的职能,会严格按照图纸设计来验收,工程完成以后才会决定给他们多少土地。

公园的养护是个大问题,如果开发商不按政府的要求做我们有权收回公园的使用权。公园不收取门票,但公园内的娱乐设施会收取费用,无论哪一个公园的娱乐设施都是这么做的。我们也不会毫无原则地让他们乱建会所或者其他高消费场所,一定会严格控制。

民生周刊:15个亿是按什么方式来分配使用的?

赵雁军:我们会新建一个大观湖,是人工湖。苗圃会搬出园区,只留下具有观赏价值的树木。也会重建小雨林园。相关单位的拆迁,还有征地以及规划的建设用地,都由开发商投资。

民生周刊:那臭水沟由谁来治理?也是投资商吗?

赵雁军:不是,是由政府在做。这个臭水沟到现在也在排污,所以不能单纯地填平了,这是属于还乡河治理的一部分。好多年了,过去由于资金问题,一直被搁置,给周围百姓带来了很多不便,这次会随着明年末开园时一并治理好。

民生周刊:很多人都说这么大的投资,其实是扯着文化的大旗,实则是地方经济利益的争夺。“曹雪芹祖籍地”这个名字到底给丰润带来了多大好处?

赵雁军:其实从曹雪芹家酒时就已经带来了好处了。丰润的名气已经打出去了,有了自己的特色。其实,说到底我们就是在建一个惠民项目。市中心的位置,名义上是公园,其实是个苗圃,这是说不过去的。我们用曹雪芹祖籍地的名字,吸引投资商,为百姓谋福利,何乐而不为呢?

民生周刊:政府征求过老百姓的意见吗?

赵雁军:这关系到周围百姓的实际利益,我们在2010年7月20日在最繁华的地段征求了3天意见。几乎所有百姓都觉得早就该改革,再不改就不能叫做公园了。

政府有政府的道理,百姓有百姓的担忧,正如一位在还乡河散步的居民所说:“寻常百姓的关注点其实很简单,你在我家门口弄个项目,花多少钱,我管不了也不在乎,但你一定要把困扰我很多年的臭水沟清理了,你要让我获得我看得见的利益。”

虽然各界关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担忧之声一直存在,但是对丰润的百姓而言,明年能看到一个惠民的“曹雪芹公园”才是最期望的。

□ 编辑 陈 晓 □ 美编 阎 瑾

猜你喜欢

祖籍曹雪芹苗圃
种植苗圃抢先机 解决好这些问题
曹雪芹南游金陵说再考辨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敦诚的西园与曹雪芹
新加坡华人语句称呼形式的改変和归属意识的确立
“这个地方难站”——曹雪芹对聚散离合的叙事与思考
新竹市世居家族之祖籍空间分布特色
祖籍国与离散族裔的关系:比较与理论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