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大力弘扬“以人为本”精神

2011-12-24冯志斌

理论导刊 2011年3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政治思想

冯志斌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西安71006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大力弘扬“以人为本”精神

冯志斌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西安710062)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最基本的前提是尊重大学生,最根本的要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最佳的切入点是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只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以人为本”精神,就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收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大学生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当前应大力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维。我们要贯彻执行“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1]的教育原则,着眼于大学生的成长、尊重大学生;着眼于大学生的成才、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着眼于大学生的成功、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一、尊重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以人为本”精神的基本前提

“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所在。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把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传导给大学生,经过内化转化为意志品质,经过外化转化为言行,经过强化形成习惯,以使其成长为有用之才,满足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达到“以人为本”的目的。那么,这个目的能不能达到?关键在于学生是否接受我们所传播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也就是“内化”。为了顺利地实现这个转化,就要尊重大学生,也就是把学生当作有血有肉的人看,以满足大学生高层次的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只要尊重他们,师生双方就能建立起融洽的关系,营造友好的气氛,创设宽松的环境,学生就可以在快乐的情境中接受老师的说教,把它不知不觉地转化为坚毅的意志品质,完成内化“任务”。那么,老师应该在哪些方面尊重学生呢?

第一,尊重大学生的人格,这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人格是人的尊严、名誉,是人之为人的基本标志。尊重大学生的人格,就是维护大学生的尊严,爱护大学生的名誉,重视大学生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相信大学生的能力,正视大学生的差异,看到大学生的优点。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搭建起平等对话、互动交流、友好协商、热烈讨论和共同进步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以激发大学生积极思维的主体意识,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第二,尊重大学生的兴趣,这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动力。兴趣是人的喜好的情绪、志趣和爱好的总称,是人之为人的显著特征。尊重大学生的兴趣,就是遵从大学生的爱好,引导大学生的志趣,培养大学生的专长,发挥大学生的优势,挖掘大学生的潜力,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我们应该设计个性化的教育环境,按照思想道德发展的顺序性,遵循思想道德发展的规律性,选择有吸引力的教育内容,造就有感染力的教育环境,组织有凝聚力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从课堂上吸收书本知识的精华,从社会实践中领悟生活的真谛,从交往活动中学会做人、做事,从集体活动中培养团队精神,以增添智慧,增长才干,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第三,尊重大学生的情感,这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需要。情感是人的感情、感受、感想、情欲和情意的统称,是人之为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尊重大学生的情感,就是要聆听大学生的心语倾诉,注意大学生的心理反应,理解大学生的情感需求,重视大学生的情感交流,关注大学生的情感变化,消除大学生的情感困惑,抚慰大学生的情绪波动,指导大学生的情感发展,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摆正自己的位置,注意自己的教育策略,改革自己的教育方法,造就自己的教育艺术,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接受自己所传授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要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坚持整体教育,因人施教,进行个体培育,促使大学生成长为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卓越的创造力和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栋梁之才。

二、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以人为本”精神的根本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使他们成长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积极推动者,这是我国众多教育家的共识。那么,什么是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呢?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大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作为发展中的人的群体理所当然应该得到全面和谐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以服务学生为己任,宽领域、深层次、高标准、严要求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第一,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修养。教育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前尤其要加强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教育;教育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当前尤其要进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以建设社会主义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为最大耻辱的教育;教育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发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独立自主、热爱和平、尊老爱幼和见义勇为的精神,当前尤其要进行增强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教育;教育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把对自己、对他人、对人类和对自然的负责结合起来,珍惜自己生命,关爱他人生活,关注人类生存,保护生态环境,当前尤其要加强节约资源、严禁污染、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教育。

第二,增强大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技文化实力的竞争,科技文化实力的竞争是人们的科技文化素质的竞争,因而增强大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是根本出路。其一,掌握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从新生刚一入学就要指导他们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帮助他们制定自己的发展计划,给他们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学习作好心理准备,来一个良好的开端。教育学生既要学好理科、也要学好文科,既要学好自然科学、也要学好社会科学,既要学好农工医科、也要学好美、音、体科,既要学好基础知识、也要学好前沿知识。其二,练就较强的科技文化实践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真正掌握科技文化知识,不能只学好书本知识,还要练就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让学生自己动手多做实验,老师在一旁指导;适当延长实习时间,让学生把书本知识用于实践;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建各式各样的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实践活动;大力支持多种形式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

第三,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那么,如何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呢?一是要教育大学生树立加强体育锻炼的意识。让大学生明白身体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强健的体魄不仅能提高个人的竞争力,而且能使国家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从根本上改变“锻不锻炼身体是自己的事”的狭隘意识,克服消极抵触情绪,高高兴兴地投身于阳光体育运动。二是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大学生广泛参加。有条件的高校要办好春、秋季运动会和冬季越野赛,没条件的高校应创造条件尽快实施;加强日常体育运动,进行多种体育比赛,以方便更多的人参与,同时多设奖项,如组织奖、文明比赛奖、参与奖和优胜奖,鼓励大家重在参与。三是要严格体育课考核。高校体育课是必修课,这个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体育课考核要作到考勤与成绩相结合,防止顾此失彼。对那些既旷课又不过关的学生要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绝不能敷衍塞责。当然,标准要适当。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为实现全面和谐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意味着道德的高尚、智力的发达、体魄的强健、鉴赏水平的提高、审美观的丰富和兴趣的多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教育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既要学会做事,又要学会做人;既要打开视野、丰富知识,又要增长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既要发展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又要发展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人格因素;既要增添学识才干,又要增进身心健康。”[1]把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统一起来,让个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以社会的发展带动个人的发展。

三、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以人为本”精神的最佳切入点

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则,也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色和优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就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予以重点解决,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才能激发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收到预期效果。

第一,切实帮助大学生克服经济困难,为他们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现在各高校都有一些经济困难的学生,这种状况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学校的稳定。高校各级领导和师生员工要从事关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构建和谐校园的高度关心贫困学生,除了助学贷款之外,多为他们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学习。特别重要的是,要鼓励贫困学生树立信心、鼓足勇气,凭自己的才智在闲暇时间创造经济收入,自我战胜经济困难;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俭为美,花钱量力而行,逐渐改变攀比的恶劣风气;要培育他们感恩的心,贷款求助国家,还款不忘国家,成才报效国家。

第二,帮助大学生消除种种思想困惑,为他们的发展拨开迷雾。由于现实原因和认识原因,一些大学生存在诸多思想困惑,从个人的角度讲,主要有:如何对待考试?如何处理恋爱与治学的关系?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如何应对就业压力?从国家的角度讲,主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如何?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前景如何?如何根除腐败?台湾问题如何解决?中国如何应对国际挑战和压力?从世界的角度讲,主要有:社会主义到底能不能战胜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到底能不能实现?如何维护世界和平?如何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对这些思想困惑,领导和师长要转变服务观念,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能力,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因势利导,耐心说服,培养学生以辩证思维思考问题,以战略眼光看待问题,以务实态度对待问题,以实际行动解决问题,解除思想顾虑,轻装上阵,加快自身发展。

第三,帮助大学生战胜挫折,为他们的发展树立信心。当代大学生求知欲旺盛,情感活动频繁,竞争意识强烈,但受社会环境、自身能力素质等的制约,经常会遭遇挫折,思想行为因此表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影响他们进行正确地自我评价及健康发展,甚至会走向极端。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动热情地帮助青年学生战胜挫折,坚定奋斗方向,奔向成功。要坚持“以人为本”,分析学生的心理,琢磨学生的心事,观察学生的情绪,倾听学生的呼声,留意学生的动向。帮助考试中受挫折的学生调整学习心态,传授学习方法,制订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成绩;关心青年学生的感情问题,帮助恋爱中受挫折的学生确立正确的恋爱观,端正恋爱目的,理智对待恋爱成败,要以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处理恋爱问题;帮助生活中受挫折的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奉献的价值观,创造的人生观,豁达的处世观,愉悦的生活观,勇敢面对挫折,坦然面对未来;指导大学生加强个人修养,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学会处事技巧,巧妙应对意外变故;指导大学生加强科学实践,掌握切实可用的本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值得注意的是,要特别关照心理异常的学生、有特殊困难的学生,“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2]帮助他们想开些、豁达些,减缓心理压力,消除心理阴影,力避惨痛事件发生。

第四,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为他们的发展搭建平台。“就业是民生之本”,[2]大学生就业不只关乎个人前程、家庭幸福,更关乎教育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伟大复兴。高校各级领导、各个部门要理解毕业生的心情,分担毕业生的忧虑,关心毕业生的流向,开展就业创业指导,提供用人单位信息,举办供需见面会,引导他们顺利闯过就业难关。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要拓宽就业领域,扩大就业范围,疏通就业渠道,积极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尤其重要的是,高校要充分发挥各种党团组织、社团组织、联谊会在教育大学生方面的优势,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大学生的心里去,竭尽全力为毕业生就业服务;教育大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评价,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对待就业,善于吃苦耐劳,作好平凡工作,切忌好高骛远,挑三拣四,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以致坐失良机;教育大学生作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视野开阔、知行统一、脚踏实际,转变就业观念,面向艰苦行业、基层、西部、老边穷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直至走出中国奔赴世界,做到哪里有工作就往哪里去,哪里有发展就在哪里扎根,哪里待遇好就往哪里奔,这样既解决了个人就业问题又解决了国家发展稳定问题。教育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要把个人理想与祖国需要统一起来,把个人梦想与社会现实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价值与实现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追求中发展自己、赢得美好生活。

总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形成“以人为本”的思维模式,践行“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立足点,充分肯定广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时时注意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处处注意依靠学生、组织学生、感召学生、塑造学生,事事从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的角度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开展工作。务必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创新型人才。

[1]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05-01-17.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07-10-15.

G641

A

1002-7408(2011)03-0095-03

冯志斌(1969-),男,陕西延安人,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责任编辑:陈合营]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