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往力:社会治理的一种软权力

2011-12-24李辽宁

理论导刊 2011年2期
关键词:执政者民众权力

李辽宁

(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海口570228)

交往力:社会治理的一种软权力

李辽宁

(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海口570228)

交往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权力运行的方式。通过执政者的主动交往,可以扩大影响,宣传执政者的执政理念与政策主张;广纳民智,提高执政决策的科学度;了解民意,提升政策执行的社会效能;协调关系,处理不同社会群体的矛盾与冲突。这些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交往力;社会治理;软权力

一、交往与权力的内在关联

交往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权力运行的方式。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交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特征。交往既存在于个体与个体之间,也存在于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单个的人是脆弱的,无力应对大自然的挑战,只有通过交往,达成彼此之间的合作,才能共同应对人自身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困难。这是一个合作体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正如罗尔斯所言,“每个人的幸福都依赖于一种合作体系,没有这种合作体系,所有人都不会有一种满意的生活。”[1]在交往过程中,每个人都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不平衡的,人们如何交往——既包括交往的量(广度、频率),也包括交往的质(深度、真诚度)——决定着他的发展,“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2]

把交往看作是权力运行的一种形式,主要是基于交往自身的特点来。从“交往”与“权力”之间的关系来看,主要有三种联结方式:

第一种:交往是权力运行的中介。在这种联结方式中,交往是权力得以运用的必要条件,没有交往,整个权力系统就无法正常运行。权力的运用过程就是个体或群体对他人施加影响的过程,这其中涉及到三个要素:权力主体、权力客体、权力中介。权力主体就是施加影响的一方;权力客体是被影响的一方;权力中介就是交往,包括交往的时间、地点、途径、方式等等。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权力的运用本身就是一种交往方式。从本质来看,交往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益。利益既是交往的目标,也是权力运用的本质。从政治层面来看,这种交往主要表现为政党与政党之间、政党与社会民众之间的交往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对政治权力的内涵、基础、性质、特点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发表过系统而精辟的论述。他们认为,政治权力,即国家的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3]294是实现阶级利益的手段。“在阶级反对阶级的任何斗争中,斗争的直接目的是政治权力,统治阶级保卫自己的最高政治权力,也就是保卫它在立法机关中的可靠的多数;被统治阶级首先争取一部分政治权力,然后争取全部政治权力,以便能按照他们自己的利益和需要去改变现行法律。”[3]284实际上,这一过程早在人类社会发展之初就已经存在,“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4]84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交往的日益扩大,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变化,“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4]88可见,权力运用的范围、方式,也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们之间交往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第二种:交往中蕴含着权力。这种情况比较复杂一些,此时交往和权力之间的关系准确的表达应该是:交往并不必然蕴含着权力的运用,但权力的运用必然要依赖交往来完成。一般的交往并不存在权力关系,只有不对等的交往出现的时候,才有可能出现权力关系。换句话说,并不是所有的交往都蕴含着权力关系,只有那些既有主动影响他人思想或行为的主观意愿、又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的交往,才谈得上是在运用权力。交往者所拥有的权力大小严重依赖于其他交往者对其拥有资源的依赖性。在交往过程中,权力的产生与交往双方的能力、实力、声望、地位等密切相关。以能力为例,人际交往中的权力是指行动者拥有其他行动者所依赖的资源,并且拥有加入和维系凝聚性群体以及影响、支配其他成员态度、行为的能力,这种能力并不是平均分配给每个成员的,其稀缺性与不平等性促成了能力向权力性的转化。[5]能力本身并不构成权力,或者说,能力本身并不能给他人带来影响,但是在特殊情况下,能力就会转化成为影响他人的力量,即成为一种权力。当这种能力成为他人的需要,或者由这种能力所带来的结果能够满足他人的需求,则这种能力就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这种稀缺性资源具有凝聚其他成员的特性。相应地,拥有这种稀缺性资源的个体或群体,在交往过程中就容易对他人的行为、态度等产生一定的影响,于是,能力就转化为凝聚力、影响力。此时我们可以说,拥有能力的人在交往中拥有权力,即交往权力。这种权力是一种软权力(吸引力),而不是硬权力(强制力)。当然,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交往和权力的第一层联结含义仍然存在着,即交往是促成能力向权力转化的平台和中介,没有交往,能力始终只能停留在个体的属性层面,无法对他人产生影响,也无法形成凝聚力。同样,名誉和声望也可以转化成为权力,这种权力表现为获得他人的认同,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力与凝聚力。“德高望重”、“人微言轻”这样的词深刻揭示了名誉、声望等与社会地位相关的问题中所蕴含的权力关系。一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牧师兼多种新闻杂志的读者,在分析为什么自己很容易在当地出名时说:“作为牧师的优势在于你不必去证实自己。你立刻就会被千家万户,包括豪门望族所接受。”[6]可想而知,在宗教具有很强影响力的地方,牧师是很容易得到他人认同的,他能够通过自己的言行对信奉宗教的人产生影响力和凝聚力。

第三种:把交往作为一种权力运作的方式。此处的“交往”一词取的是狭义的用法,意思是沟通、交流和对话。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基本内涵。在这里,交往被看作权力运行的一种方式,即“交往权力”,这种权力不是强加给其他成员的,而是其他成员对于拥有一定资源的人的自愿服从,因而是一种软权力,即“交往力”。所谓交往力,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或其他社会集团通过与民众、其他政党或社会集团进行坦诚的交流对话与协商,达到相互间有效合作的目的。在社会治理中,能否充分发挥交往力,是执政者自身素质和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当代中国,一个反映执政者与民众之间交往的典型案例是“信访”。所谓信访,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政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依法应当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应该说,信访是沟通政府与民众的有效桥梁,是民众政治表达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处理得好,有利于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于监督政府行为、打击各种行政腐败都是有好处的。但是有些地方的领导没有认识到信访的价值,而是片面地把信访当作一种消极的政治表达现象,群众的越级上访,常常被基层官员视为“影响稳定”。有的地方用“越级上访就是违法”的标语来震慑上访者,有的地方变“接访”为“截访”,中央的“好经”被念歪,致使群众积怨越来越深。2008年9月22日,广东江门农民陈启林等7人在国家信访局反映土地问题回乡后,被当地公安局以“扰乱社会管理秩序”处以行政拘留10天。当他准备再次上访时被当地有关部门快速截访。对此,江门蓬江区委常委刘曙光称:“我们带他们去(上访),既省钱,还不会闹访。”[7]当然,正面报道的例子也有不少。据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5月20日报道,因对海南三亚海棠湾旅游度假区的开发补偿存在争议,风塘村部分村民在网上发表《呼吁救救我们海棠湾镇风塘村村民》的帖子,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质疑。此后,海棠湾镇工委、管委会对问题一一解答,并写成《致风塘村全体村民的公开信》,发放到群众手中;对于村民反映生活补偿款分配不公平的情况,三亚市纪委专门开展调查。政府部门正面公开回应群众疑问,为土地纠纷的解决开了一个好头。[8]

二、交往的软权力功能

交往是执政者权力运用的一种积极形式。通过执政者的主动交往,可以有效地缓解甚至消除不同群体之间,特别是政党之间、执政者与民众之间的误会与对立情绪,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与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交往的软权力功能主要包括:

第一,扩大影响,宣传执政者的执政理念与政策主张。任何执政者都是以一定的主导意识形态为指导的,这种意识形态贯穿于执政的各项具体的理论和政策之中。为了减少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阻力,就必须获取民众对执政理念和政策的认同与支持。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民众中宣传自己的执政方略。这无论是对于执政党来说,还是对于那些谋求执政地位的政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西方国家的大选,可以被看作是政党发挥交往力的重要举措。大选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政党与民众进行思想理论上的“交往”以获得民众支持的过程。

第二,广纳民智,提高执政决策的科学度。在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才,有的是以个人的身份出现,有的则是以各种组织、社团等名义出现,其中不乏对社会发展的进程和存在的问题有深入研究的人才,比如形形色色的智库、思想库、基金会、研究所、咨询中心等等。加强执政党与民众的联系与交往,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的智慧,作为决策的参考。

第三,了解民意,提升政策执行的社会效能。在现代政党体制中,政党即使在赢得选举以后,仍需要加强与群众的联系。这一方面是为了兑现选举时的承诺,制定出选民满意的政策;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了解民意,解决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减少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阻力,提升其社会效能。比如新加坡的人民行动党规定,党的国会议员必须每月至少安排一次固定时间接见本选区的选民,为选民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并且要求议员在四年任期内,对选区的每个家庭都要拜访。[9]

第四,协调关系,处理不同社会群体的矛盾与冲突。在一个多样化社会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群体的利益分化,这种利益分化产生的社会矛盾,往往会通过一定的社会事件得到释放,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社会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稳定。近年来国内引起网民高度关注的事件,如富豪子弟驾车撞人、城管打人事件、邓玉姣事件等等,从表面上看是独立的个体性事件,但是透过网民的激烈反应我们可以看到,其中都蕴含着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冲突,有时甚至是民众与政府之间的矛盾与对立。作为执政者,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充当化解矛盾的仲裁者。要做到这一点,也需要加强执政者与民众之间的交往与沟通,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

三、提升交往力的路径选择

执政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执政者与民众不断交往的过程,这里的民众包括具体的社会成员,也包括社会其他党派组织与社会群体。在这个过程中,执政者能否充分地激发民众参与到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来,通过二者的积极合作达到双赢,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文明进步,是衡量执政者水平高低的标尺。

第一,建立交往诚信。交往行为的社会调解机制是通过主体之间的交流、相互理解达到同意来完成的,其最终目标是主体之间的有效合作。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行为具有有效性的同时具有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真实性即交往双方对交往对象的正确认识;正当性即交往内容、目的和途径的合理性;真诚性即交往双方对交往行为的坦诚态度。其中,真实性和正当性可以通过相互沟通达成一致,但是真诚性不是沟通的结果,而是沟通的前提。当然,沟通的结果会对新一轮沟通的真诚性带来影响。

第二,整合交往机制。传统的政府与民众的交往渠道主要是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社会调查、信访等等。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机关增加了新闻发言人制度、网络问政等新举措,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听取民意、沟通舆论,为公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和表达民意开辟了崭新的通道,已经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风气。但是,如何让这些传统的和新兴的交往渠道发挥各自的功能,一方面需要政府各部门继续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另一方面要整合各种交往的制度和机制。比如,在网络交往方面,建立网络舆情预警制度,按照不同的危机程度划分不同的等级,提高公共危机处理的能力;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回复制度,加强对网络民意的收集、转办、答复、审核和监督,积极回应网民的问题;在执政党建设方面,建立并整合党内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机制,借助民众的力量,完善干部管理机制、纪律约束机制和司法惩戒机制,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第三,优化交往环境。交往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的优劣对于交往的结果具有重大影响。就我国当前来说,交往环境主要有三个层次: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党内环境。国际环境是宏观环境,主要是国际局势、我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关系。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关系的改善,这一层次的环境也有一定的改善,但是仍然不可掉以轻心。国内环境是中观环境,主要是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党派、组织、各阶层之间的关系。作为执政党,共产党在社会各领域中居于领导地位,其他政党、社会团体和广大民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这一层次的环境目前总体上是和谐的,当然不排除在个别地方、个别时期存在不和谐的情况。党内环境是微观环境,指的是党内各个系统、部门以及党员之间的关系。目前党内团结,总体上是好的,但是也存在着党内民主建设不足、权力运行监督不够以及党内腐败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的执政公信力。

当前我们必须针对以上三个层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建设。在宏观层面,以对外交往活动和国际重大事件为纽带,进一步加强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领域与其他国家、地区的联系和交往,提升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在中观层面,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抓手,促进社会的公平建设,进一步融洽执政党与广大民众的情感关系,促进执政党与其他党派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打造良好的执政形象;在微观层面,以党内民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为重点,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三个层面的建设互为影响,又相对独立。此外,网络环境作为一种虚拟世界,其对于现实世界的影响日益增强,需要政府部门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正确引导和管理,使之成为执政党与广大民众坦诚沟通的平台。

[1][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51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人民出版社,196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5]宋晶晶.大学生群体内人际交往中的权力运作研究[J].学理论,2009,(4).

[6][美]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译林出版社, 2006:607.

[7]资料来源.http://news.163.com/09/0515/23/59D3C6EB000 1124J.html

[8]卜云彤,郑玮娜.网上举报,止于政府坦诚回应[EB/OL].资料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09-05/21/content_11413616.htm

[9]李路曲.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是如何处理党群关系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2).

C912

A

1002-7408(2011)02-0070-03

海南大学2009年科研项目“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文化软实力研究”(hd09mx106);第三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201003331)阶段性成果。

李辽宁(1969-),男,武汉人,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闫生金]

猜你喜欢

执政者民众权力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老子尚简政治思想初论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论以民族主义宣传调控民众不满情绪的成败条件——基于数学模型的分析
执政者应学习异质传播
胡主席一弯腰 感动亿万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