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农民问题的探索
2011-12-24王艳波
□ 王艳波
(中共长岭县委党校,吉林 长岭 131500)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农民问题的探索
□ 王艳波
(中共长岭县委党校,吉林 长岭 131500)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农民问题进行的90年代艰辛曲折的探索。在民主革命时期,党认识到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因而和农民结成巩固的工农联盟,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在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党对农民问题的探索出现了失误,党既想迅速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的面貌,又想摆脱资本主义式的发展道路,因此,采取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政策及措施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并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改造对象,其结果是抑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革开放后,农民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党的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政策和措施充分调动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破解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难题。
中国共产党;农民问题;土地问题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曾经创造出领先世界的农业文明,在1840年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以前的封建社会里,农民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也是社会变革和改朝换代的重要力量,农民起义成为扫除社会发展障碍,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从1840年开始,中国的农民问题大致可以划分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前80年和后90年。前80年,中国农民问题,主要是依靠农民自己、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从太平天国革命、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到辛亥革命,农民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农民的处境却愈加悲惨。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的90年,无产阶级开始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党用28年的时间领导农民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使农民获得翻身解放。建国后,农民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所以说,中国农民问题是中国的一大政治问题。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农民问题的认识主要是解决革命的主力军问题。由于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无力领导民主革命,城市中的无产阶级力量又很弱小,因此中国共产党要领导民主革命胜利,必须找到庞大的主力军。1927年由于资产阶级背叛革命导致了“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这就更充分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必须有自己的庞大主力军,必须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对于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毛泽东在当时的思想具有代表性,早在1926年毛泽东就在《国民革命与农民问题》中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快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 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1](p37)1927年毛泽东在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指出,农民是“革命先锋”,“农民成就了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事业。 农民做了国民革命的重要工作。”[2](p18-19)毛泽东在肯定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当时中国人口80%以上是农民的中国国情,指出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者,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因此,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就成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由于对农民在中国革命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有了正确认识,毛泽东十分重视农民问题,而且多次论述了农民问题对国家的极端重要性。他在 《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农民——这是中国工人的前身。将来还要有几千万农民进入城市,进入工厂,……农民——这是中国工业市场的主体。只有他们能够供给最丰富的粮食和原料,并吸收最大量的工业品。农民——这是中国军队的来源。士兵就是穿起军服的农民,……农民——这是现阶段中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力量。”[3](p978-979)在党的七大口头政治报告中,他又说:“忘记了农民,就没有中国的民主革命;没有中国的民主革命,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也就没有一切革命。我们马克思主义的书读得很多,但是要注意,不要把‘农民’这两个字忘记了;这两个字忘记了,就是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没有用处的,因为你没有力量。”[4](p106)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主要基础,是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最大的掠夺对象和剥削对象,历来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和斗争精神,因此它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反封建,而反封建的核心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早在土地革命战争前期,毛泽东先后主持制定 《井冈山土地法》和《兴国土地法》,党的由没收一切土地到只没收地主和公共土地原则的变化,保护了中农的利益。到1931年党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其中明确规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是中国共产党将土地政策从没收地主土地调整为减租减息政策的根本原因。贫雇农和中农是民族抗战和根据地生产的基本力量,富农是抗日和生产的不可缺少的力量。地主大多数也有抗日要求,一部分开明绅士也赞成根据地的民主改革。当时,举国上下除了一部分最反动的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其他民族败类充当汉奸之外,各个阶层的民众都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抗日运动中。在减租减息政策下,地主原有的土地仍然属于地主所有,地主仍可将土地租给农民并收取地租,仍可放贷获利息,但地租和利息必须降下来,其中地租方面大体是“二五减租”。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除了最大限度地巩固和发展了农村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外,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农村的阶级分布与构成,因而出现了地主和贫雇农减少,中农和富农增加的趋势。通过开展减租减息与交租交息的群众运动,既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程度,也增强了农民群众的政治优势,从而激发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热忱,这样就从根本上巩固了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同时,使地主和资产阶级有一定的经济利益和地位,有利于联合他们大多数一道抗日,这又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将此前的减租减息改为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1947年10月,《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明确规定了“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的基本原则,但大纲规定的将一切土地平均分配的办法在事实上则侵犯了中农的利益。为此,毛泽东在1947年12月会议上强调指出,党在土改中的方针是“依靠贫农、巩固地联合中农,消灭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的封建的和半封建的剥削制度。”[5](p1146)土地改革中必须注意两个基本原则:第一,必须满足贫农和雇农的要求,这是土地改革的最基本任务;第二,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到1948年秋,党领导下的一亿人口的解放区消灭了封建的生产关系,发展了生产力,巩固了解放区革命政权,有力地保障了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
中国共产党人重视农民问题的思想在实践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土地问题,实行“农耕者有其田”;二是减轻农民负担,解决农民困难。在当时的中国,农民问题实质上是土地问题,“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赢得了农民”。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正确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调动了农民支持革命的热情,农民积极参军参战,支持前线,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解放后的29年,农民成为社会主义的改造对象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一方面从改革生产关系入手,通过土地革命、合作化、人民公社化等一系列生产关系变革来打破地主经济的束缚和小农经济的局限;另一方面则通过兴修水利、农具改革、品种改良、促进化肥和农药的生产等提高生产力的办法来促进农业增长。
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和农业文明发达,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早就产生,到了清末这些矛盾已经十分尖锐,而且在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后的一百年里,由于近代工商业发展缓慢,这种人口与耕地资源的矛盾并没有缓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虽然解决了土地占有方面的严重不公平,真正实现了农民几千年“耕者有其田”的梦想,但这并不能够缓解人口与耕地的矛盾,在农村人口多而耕地不足且耕地是农民生存的必要条件的情况下,私有制下的竞争结果会使土地改革的目的消解。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农村来说,除了继续完成土地改革和民主建政任务外,党在农村工作的重心已经开始转到如何尽快发展农村经济方面来。如何改造落后的小农经济开始成为土地改革以后的主要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认为土地改革只解决了反封建问题,但是没有也不能解决小农经济的落后、分散、生产率低下问题,并且小农经济自发发展的结果必然是生产资料向少数人集中,大部分农民陷入破产和贫困的境地。因此,如何使广大农民既摆脱资本主义式的发展道路,又能够迅速改变农民经济的落后面貌,就成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党考虑的焦点问题。毛泽东曾强调:农民的情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新中国成立后,党不失时机地在新解放区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明确宣布了土地改革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到1953年春,全国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任务。土地改革的完成是中国土地制度史上的一次最彻底的变革,其极大地解决了农村的生产力问题,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从1950年到1952年,全国农业总产值分别比前一年增长了17.8%、9.4%和15.2%。 农业的快速发展不但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制,而且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开辟了道路。
1950年党在农村大力发展和整顿供销合作社,1951年积极提倡农业互助合作,1952年农村整党中批判和处理了党员中的自发资本主义倾向,这些都反映出党在按照七届二中全会的思路,引导土地改革后的农民跟党走集体致富的道路。
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由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国家投资增长过快,积累与消费、市场与计划(实质上是个体农民与国家)、农业与工业的矛盾突然以农副产品供应短缺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再次验证了列宁关于小生产者每日每时自发产生资本主义的论断;验证了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小农经济矛盾的论断,因此从理论和逻辑上讲,改造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就成为当时的迫切任务,成为保证工业化任务顺利实现的前提。当时实行的农副产品 “统购统销”政策和大张旗鼓地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都表明党对农民问题的基本认识,已经从民主革命时期的主力军(革命性)转为社会主义的改造对象(小农经济的落后性)。
从1953年到1957年,党一直以阶级观点看待和处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以及改造后产生的问题。在这种认识指导下,追求自己富裕的农民成为被摒弃的对象,合作社不但没有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反而使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很多矛盾;使农民的手脚受到了束缚。实际上,当时的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陷入的两难选择是:选择单干发家致富的路是走不通的,党和政府提倡的合作化道路虽然是阳关大道,但是未必能够给农民带来好运。于是农民只好放弃自己的想法,跟着政府走。毛泽东在当时的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主要考虑的是中国农村人口与资源的矛盾问题,并试图达到资源短缺情况下的社会公平、安定和全体人民的生活保障。因为国内外的历史证明,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工业化,往往是以牺牲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旧中国的农民失去土地后并未能转为工人并享受工业化的成果,而往往是流离失所、无以为生。同时,由于中国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使工人的待遇也被压得很低。毛泽东认为农业合作化不仅可以加快农业发展,充分利用农村富余的劳动力,还可以避免两极分化;而城市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样也可以避免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毛泽东在1955年论述广大农民具有社会主义积极性时就说:“中国的情况是:由于人口众多,已耕的土地不足(全国平均每人只有三亩田地,南方各省很多地方每人只有一亩田或只有几分田),时有灾荒(每年都有大批的农田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水、旱、风、霜、雹、虫的灾害)和经营方法落后,以致广大农民的生活,虽然在土地改革以后,比较以前有所改善,或者大为改善,但是他们中间的许多人仍然有困难,许多人仍然不富裕,富裕的农民只占比较的少数,因此大多数农民有一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对于他们来说,除了社会主义,再无别的出路。这种状况的农民,占全国农村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这就是说,全国大多数农民,为了摆脱贫困,改善生活,为了抵御灾荒,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大道前进,才能达到目的。”[6](p429)
在大力推行个体经济向“政社合一”集体经济转变和快速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我国的城乡关系发生了重大变迁,城乡分割的堡垒逐步形成,由此派生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体制把农民紧紧地束缚在既有土地和社区内,基本上不得自由流动,农民不仅被束缚在农村,而且被束缚在土地上,被束缚在集体生产经营中,受到国家行政手段和政策的严格控制,因而失去流动的自由。因此,生产要素不仅在城乡之间、产业之间不能自由流动,甚至在农村、农业内部也不能自由流动,甚至在农民所从事的家庭副业和自留地生产,也只是集体劳动之余的额外劳动,只是生活的补贴,并且受资金和规模的限制,更谈不上是生产要素的流动。
在建国后的29年里,我国农民收入水平一直不高,远远低于城市职工。然而农民却对国家工业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从世界工业化的历史看,各国工业化起步时期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外部来源或通过海外扩张(贸易或侵略),或借助外国资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获取资源和市场。二是国内传统产业的资源流向新兴工业。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作为一个经济落后的社会主义大国,受国际环境的影响,很难从国外获取大量资源和市场,不得不将积累工业化资金的目光放在国内。而作为人口众多、规模较大的农业自然就成为中国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因此,建国以来,中国农民通过税收的直接形式和通过“剪刀差”的间接形式,为中国的工业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农民的生活却十分艰苦,始终难以解决温饱问题。
当时实行的高级农业合作社和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彻底废除农民对土地的私有权,使土地乃至农民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等都属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经营,片面强调发展纯粹的集体所有制经济,排斥乃至取消个体所有制经济,从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看,大多数农民并未提出纯粹的集体经济的要求,因此,这种脱离农村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做法既违反了生产关系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违背了农民的意愿,引起了广大农民的不满,抑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农业和农村经济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甚至停滞状态。
三、改革开放使农民获得了彻底解放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是个大舞台,土地改革、互助合作,统购统销,人民公社、大炼钢铁,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一直不停地搞运动。经过多次折腾,尽管也有过辉煌,但更多的是难过温饱之关。终于有一天,皖东凤阳县小岗村18名农民,耐不住饥寒交迫,在一间茅屋里通宵筹划了“分田到户”之事,写下了一份惊天动地的农民宣言,“包产到户”——在公有土地上实行农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国农村改革立了头功,为农村改革拉开了序幕。按照邓小平的说法,这不是他的发明,而是农民群众自己的创造。从1978年起,农村开始出现的农民家庭联产承包的形式推动了农业的整体改革。20世纪80年代初形成高潮,并很快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普遍形式。邓小平以极大的热情充分肯定了这一热潮,由此,我国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60954亿斤,增加到1990年的89248.6亿斤,年均增长3.3%,高于前26年1.6个百分点。到2010年底我国粮食产量达54641万吨。1985年粮食由“买难”变为“卖难”。作为历史的一大功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比较好的制度安排,因为,中国有8亿多农民,每人分配一点资源,使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这里独立两个字特别重要,现在以独立的身份参与市场,农民由此获得了支配劳动时间、安排农作物和发展庭院经济特别是发展商品经济的自由权,大批专业户的出现深化了农村社会分工,推进了农村的市场化进程。20世纪90年代的牧区草场家庭承包和21世纪初的山林家庭承包制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成为农业家庭承包制的继续和扩大方式。
1978年以后,以包产到户和发展乡镇企业为标志,党开始真正尊重农民的自主权;而到2002年党十六大以后,以减免农业税、增加国家对农村教育投资为标志,党开始全面认识到农民是现代化过程中的弱势群体,需要政府的保护和援助,从2004年到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多予少取放活”的六字方针、“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科学论断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加大了强农惠农力度。彻底取消农业税和各种收费,结束了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每年减轻农民负担超过1335亿元。建立种粮农民补贴制度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使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夯实了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了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了农民幸福、美好的家园。“十二五”规划中又明确规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效益,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引导农产品加工工业在产区布局,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
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核心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生产决策和物质利益问题,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江泽民同志在1993年4月1日《当前的经济工作》中指出:“对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生产积极性,不能损害、挫伤,一定要采取坚决措施,切实加以保护。”农民的积极性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证明,什么时候农民有积极性,农业就快速发展;什么时候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就停滞甚至萎缩。因此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近年来,农村教育、卫生事业和村民自治、养老保险等改革,也激发了农民从事新农村建设的热情。经济上保证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上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是农村改革在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对农民问题经过90年的积极探索,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富裕农民,保障农民权利的正确道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生活的积极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破解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难题。
[1]毛泽东文集(第1卷)[C].人民出版社,1993.
[2]毛泽东选集(第1卷)[C].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选集(第3卷)[C].人民出版社,1968.
[4]毛泽东文集(第3卷)[C].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5]毛泽东选集(第4卷)[C].人民出版社,1969.
[6]毛泽东文集(第6卷)[C].人民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牟春野)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China's Farmers Exploration
Wang Yanbo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China's farmers of the 90 s hard tortuous exploring.In a democratic revolution period,the party to realize farmers is the main force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and thus form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armers and the alliance of workers and peasants,made the victory of Chinese revolution.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o reform and open policy before the party to the farmers,the exploration, the party is a mistake to quickly change the face of the rural backward economy,and want to get ri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t type,therefore,take the cooperative way to establish people's communes and the policies and measures farmers will be tied to the land, and make it become socialist transformation object,the result is inhibit the production of the farmers enthusiasm.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farmers become an independent commodity producers,the party's protecting farmers'material interests and democratic rights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farmers,creativ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improve the production and living standard of the farmers and solve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affluent society modernization of difficult problem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farmers;land problem
D267.2
A
1007-8207(2011)07-0009-04
2011-07-05
王艳波 (1964—),女,吉林长岭人,中共长岭县委党校经济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共产党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