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立而后凡事举
——学做人是当代高等教育的首要职责
2011-12-24邹荣庚
●邹荣庚
人立而后凡事举
——学做人是当代高等教育的首要职责
●邹荣庚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普遍道德缺失的现状,正本清源,力主教育应以造就人的品质为目标,当代高等教育的首要职责,就是对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加大人格、道德教育的投入和力度,首先补好学会做人这一课。
高等教育;首要职责;做人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五四”前夕,温家宝总理在同首都青年座谈时也强调:青年一代不仅要“学知识,学本领,而且要学做人”。中央领导在公开场合要求青年一代“学做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
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讲这些话的原因,是因为现实的教育状况并不尽如人意,不少学生的人格也不够健康,尤其是在学做人方面。即使在大学生这个通常被人们称之为“天之骄子”的群体中,诚信缺失,道德滑坡、不懂礼貌、不会做人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大学生在校期间,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心浮气躁,投机取巧。也有些大学生沉湎于谈恋爱、睡懒觉、玩游戏。全然不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顾老师的教育之情,不思报效国家的应尽之职。给他们画一幅像,就是“早自习睡睡懒觉,晚自习说说笑笑,上课时经常迟到,谈恋爱搂搂抱抱”。至于上课时随意讲话,走进走出,打手机、打瞌睡、吃零食更是司空见惯。走上社会以后,大学生随意毁约,弄虚作假、频繁跳槽也时有发生。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关键是这些学生在学生时代,缺乏良好的养成教育,缺乏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的诚信责任意识。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古人云“化民成俗,基于学校,兴贤育德,贵在师儒”,讲的就是这个事情。党的相关政策规定,大学的培养目标是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华民族已有5000年的文明史,早在西周时期,就形成了重德重教的传统,特别是儒家的德治与教化思想,就是这一传统的集中体现。例如:儒门的亚圣孟子就竭力主张“天下第一好事,莫如诱人为善”。“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被称为“蒙学之冠”的传统启蒙教育经典《三字经》和《弟子规》,都主张“首孝悌,次见闻”、“有余力,则学文”,就是把培养敦伦尽分、防邪存诚的健全人格放在第一位。以中国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规范“孝敬父母”为例,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学会做人的最基本的伦理要求。因为父母是家庭的脊梁,是无私奉献的化身。我们的身体发肤都是受之于父母,是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是父母养育我们长大,所以做儿女的首先要学会感恩,学会孝敬父母。古人云:“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即使长大成人,也日日挂怀,心为所系。所以对父母的慈爱,若不思孝报,真不知其何以为人?”孔子也提倡“父母之年,不可不知”。如果一个人能够孝敬父母,就成功构筑了人生道德的第一道防线,就走好了人生的第一步。尽管这些思想有一定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但作为一种文化积淀,对于当代人才道德素质的提高,也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如今,举国上下对人才的重要性已形成共识,大家都懂得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打造人才强国的道理。然而,什么是人才?怎样才能成为人才?道理很简单,要成为人才必须“人”在先,“才”在后,必须先成“人”,后成“才”。所以传统教育认为,知识的传授可以暂缓,道德的一定要首先确立起来。只有先成人,才能成事。不会做人,就不会做事,就做不成事。可现在的教育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却往往本末倒置。请看今日教育之现状:学校、教师、家长普遍的都是急功近利,重视“才”的培养,相对忽视“人”的教育。小学、中学、大学,甚至是幼儿园,都是把“才”放在第一位,家长、教师平时最关心的事是考试的成绩,学生补课最多的是“才”,对学生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现在好好学习,将来考一个好的中学,好的大学,大学毕业后找一个好的工作。而总是相对缺少教育孩子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现在,中国教育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幼儿园讲小学的课,小学上中学的课,中学学大学的课,到了大学又重新强调幼儿和小学生就应该懂得的道理。诸如:尊敬师长、孝顺父母、懂得羞耻、不说谎话、不迟到、不早退、不骂人、不打架、上课守纪律、课后做作业、考试不作弊等等,这些本该在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就应该懂得的做人、做事的基本行为规范,我们有些大学生还做不到。少数大学生还把老师在这方面对他们的教育当作耳边风,屡教屡犯,屡教不改。更有甚者,个别学生还情绪对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据说,大学生上课迟到现在已成为一个世界难题,更是让人匪夷所思!国学大师文怀沙老先生曾说过,人最可怕的是不懂羞耻,人无羞耻、百事可为,什么坏事都干得出。如果连中小学生甚至是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的坏习惯,在通过激烈竞争的高考而选拔出来的大学生身上还继续存在,还如此缺乏基本的道德价值观和行为判断力,学校和老师还要花很大的力气去纠正,我认为这就不仅仅是中小学教育的失败,而且是高等教育的失败。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中国的高等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除了天才、环境、理念、体制上的原因之外,我认为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缺少一种高尚的人格力量,缺少一种对规律的敬畏和为科学献身的执着追求,缺少一种心与物驰、物我两忘、舍命求解的痴迷境界。
英国诗人弥尔顿曾说过:“心灵是自己作主的地方,能让地狱变成天堂,也能让天堂变成地狱。”可惜当今有些人只有心脏,没有心灵。当代高等教育只有将以竞争手段改变生活质量的知识技能教育为重转变为以道德为手段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重,把道德、人品教育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把教会学生做人作为首要职责,我们的教育才能收到将“地狱”变成“天堂”的效果。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曾指出,改革开放的最大失误是教育。我的理解是,这个最大的失误就是做人教育的失误,偏重于知识技能的应试教育,对道德教育的忽视。我曾经看到过一份材料,讲的是一位二战时期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后来当上了美国一所学校的校长,每次有新老师来到学校时,这位校长都会交给新老师一封信,信的内容完全一样:“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我亲眼看到了这样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工程师毒死,妇女和幼儿被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枪杀……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所以,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因为,只有在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不错,只有在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这个以鲜血和生命验证出的命题告诉我们:道德能弥补知识不足的缺陷,知识却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教育就其本质来说,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塑造高尚的心灵。教育如果忽视德行,它对个人与社会未必有利。不论社会怎么发展,不论经济如何繁荣,如果公民丧失了做人的底线道德,这个国家不可能真正强大,这个民族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个社会就会走向沉沦和没落。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是青年一代的佼佼者。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国家的发展和强大就有希望。教育人为本,成才德为基,只有有德之人,才是可塑之才。没有高尚的人格,也不可能有优秀的人才。所以,对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应该加大人格、道德教育的投入和力度,补好学会做人这一课,才能把他们培养成可担大任、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材,这是实现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的前提,也是当代高等教育的首要职责。
[1]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2010-07-13.
[2]胡锦涛.把提高质量作为教改核心任务——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Z].2011-04-24.
[3]温家宝.希望在青年身上——“五四”前夕同首都各界青年代表在中南海座谈[Z].2011-05-03.
G41
A
1009-928X(2011)12-0042-02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员
■责任编辑:胡中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