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创新:曲折中充满希望
——访北京市政协科技委员会主任焦志忠

2011-12-24

北京观察 2011年9期
关键词:工程化北京市政协中关村

张 涛

科技创新:曲折中充满希望
——访北京市政协科技委员会主任焦志忠

张 涛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2010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内地省份排行榜显示,北京市以11209件,位居我国内地发明专利授权量第二位。2010年,北京市专利申请量57296件,同比增长14.1%;专利授权量33511件,同比增长46.2%。其中,企业申请量占比65.6%,发明专利申请占比为58.4%,结构全国最优;亿元GDP专利申请量4.2件,每万人发明专利申请量19件,在全国遥遥领先。科技创新正为首都经济发展注入最重要、最持久的动力。

成功的背后

科技创新一直是北京市政协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从2008年起,北京市政协科技委员会围绕北京市科技事业发展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据北京市政协常委、市政协科技委员会主任焦志忠介绍,在前几年关注中关村科技创新、北京新能源发展等课题的基础上,今年,针对目前北京市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市政协科技委员会联合部分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科研机构等7个单位,以“加快推进北京市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为题,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近年来我们的科技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北京的科技成果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对于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还缺乏深入的研究。不能回避,我们的科技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焦志忠说。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涌现出一大批产业化前景良好的重大自主创新成果,中低速磁浮列车技术的研发就是其中之一。由北控磁浮公司作为投资和组织主体,与国防科技大学合作,并联合国内相关研究、设计、生产、建设单位,共同启动了中低速磁悬浮交通技术工程研发。项目掌握了中低速磁浮交通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组建了完整而专业化的工程化体系,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产业化运作模式,使我国的磁浮交通技术工程化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可以说,这条交通线是中国科技的骄傲。

然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道路并非一马平川,成功的背后总是布满荆棘。北京市政协委员、北控磁浮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志明在《中低速磁浮交通技术工程化发展报告》中曾回忆:耗时5年,投入上千万的八达岭旅游示范线立项和建设准备工作不果;艰苦推进两年的昆明世博园试验示范线项目黯然收场;6年多落实车体制造和车辆总装单位过程中艰苦漫长的谈判和屡战屡败;历时2年多的轨排轧制实验多次失败;被怀疑属于没有政府支持、没有市场和资金、没有专业化背景的企业,没有能力和实力组织工程化研发的无语和无奈……

在许多人看来,北控磁浮公司这样一个没有工程化背景、缺乏资金的企业来完成磁浮技术工程化研发,只是一个梦而已。光环的背后是科技成果转化的艰辛。

体制是主要问题

“当前,科技成果产业化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科技创新的机制问题,即由谁来配置资源。行政还是市场配置科技资源,二者之间不明确,是当前阻碍北京甚至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的重要障碍。”经过一系列细致调研,焦志忠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有了更深入的分析。

在本次“加快推进北京市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调研中,许多委员都认为,科技发展首先要明确谁是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主体。虽然目前已经明确提出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主体,但是每年的科技成果和科技创新项目能够真正花落企业,解决企业现实问题的并不多。

其次,现在行政配置科技资源的能力太强,这对科技成果转化非常不利。“我不否认行政配置资源有一定的效果,但遗憾的是,这种资源配置方式把科技创新建立在沙滩上,没有稳固的基础,没有强大的可持续的创新之力。”焦志忠说。

科技创新的市场体系不健全以及科技成果和科学技术价值认定体系不完备,也严重制约着科技事业的发展。现在科技成果之间的转化,大多数都是用行政分配和国家下达科技项目的形式来进行转化,而不是通过市场,通过科技成果的交易主动地取得。在科技成果的认定过程中,论文、评优、评奖等内容占了相当大的权重,而技术的市场价值和产生的效益所占的权重却很少,且没有一套科学的体系来进行评估和认定。

对此,焦志忠认为,要使行政配置科技资源尽快向市场配置科技资源转换,在转化过程中首先要尽快解决企业是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这个问题,各项政策都要向企业倾斜,向市场倾斜。第二,要尽快完善对科技成果和科学技术价值的市场认定体系。第三,政府要逐步淡化行政配置资源,更多地采取市场认购的手段。“此外,政府应该下大力量培育北京的科技市场,现在各级政府都在为此努力,但是这个过程还应该再加快些。”焦志忠说。

先行先试才是出路

“要保持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必须激活科技创新的原动力,也必须制定更多的激励政策。”焦志忠认为,现有的科技人员是现实的第一生产力,他们之间蕴含着我国科技创新的原动力,而制定更多的政策将这些原动力激活出来是十分必要的。

市政协科技委员会的调研也表明,目前在中关村“1+6”政策中的股权激励政策,虽然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从实际操作来看,激励作用还很不足。“现在科技人员股权创新的政策范围还比较窄,主要面向一些科研院所和事业单位,但是企业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科技创新是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完成的,而现有的‘1+6’政策却没惠及到企业科技人员。”

融资难问题是科技创新企业呼吁多年的老问题,为了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政府出台了知识产权抵押贷款等多项政策。

“在调研中委员们也发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政策没有真正实行,其效果似乎并不如想象中理想。银行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在企业负责人办理完知识产权抵押之后,还要让他们拿车、房子再做抵押。希望这个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因为它对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焦志忠强调。

开放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是解决科技企业资金的又一有效渠道。当前社会资本开放程度不足,如何调动民间资本也就成为了值得研究的问题。

“我感觉可以再适当地让民间资本参与到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当中来,可以经过一定的评估和审批程序,指定某些科技成果作为定点投资方向,向社会上吸收一定的社会资本。也可以再进一步扩大现有的非国有小额贷款公司规模。现在这些非国有小额贷款公司的规模还太小,控制也太严,如果对他们放开一些,也能使我们的科技创新更多更快地获得资本。”焦志忠提议说。

焦志忠所言的解决之道,在市政协科技委的调研报告中也有所体现,但这些意见建议又该如何实践呢?

“我们主张让中关村‘先行先试’。国家给了中关村很多权利,但是如果不让他们‘先行先试’,那么怎么能够得出真知灼见呢?在中关村这个平台上进行先试,即使错了也不要紧,错了可以再改正,无碍于国家大局。但是一旦成功,对中国科技发展就是一个突破。应该让中关村的企业自己去创新,自己去摸索,让他们总结出能够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利益的经验。相信他们会拿出好的办法来。”焦志忠这样说。

“加快推进北京市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调研活动历时半年,终于圆满完成并取得了非常丰硕的调研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此次调研共组织各类活动28次,参加人数达582人次,调研范围包括朝阳、海淀、丰台、昌平、密云、大兴及河北唐山7个地区,涉及各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等49个单位以及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技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诸多领域。为提高调研活动的时效性,市政协科技委员会认真制定了调研总体方案,根据委员工作领域由委员自愿选择调研小组,充分发挥了委员的专业优势。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委员们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并精心撰写调研报告,充分发挥了智库优势,为北京科技发展提供了许多高质量、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为首都科技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谈及下半年的工作时,焦志忠表示,还将进一步提高市政协科技委员会的服务水平和凝聚力,将调研活动尽量开展得全面深入,更好地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为北京市科技发展建言献策。

北京市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之路虽然注定曲折,但绝不缺少希望。

猜你喜欢

工程化北京市政协中关村
我的梦
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下线
时速620千米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下线
北京市政协“最具影响力优秀提案”揭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任命专门委员会主任的决定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PLC软件工程化在高端工艺装备研制中的应用初探
PLC软件工程化的管理实践
图数解说中关村
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