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辛亥革命百年

2011-12-23

决策 2011年10期
关键词:民主主义共和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正是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从黑暗驶向光明的曲折航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渡口”。这场伟大革命,为老大帝国如何“变”才能救亡图存,探索了方向和道路;为中华民族怎样“变”才能跟上世界,积累了经验与教训,开启了改造中国社会、改变中国人民命运的百年现代化进程。

——任仲平, 《人民日报》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实际政治影响和思想影响,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政治体制的革故鼎新,社会习俗的除旧布新,的确使民国初年的中国政治和中国社会面貌为之一新。民主思想的大规模传播,为民主主义革命的推行起到了极其重要的舆论动员作用;而民主主义革命的实现,使全国的老百姓受到了一次极其难得的民主主义的教育和洗礼。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

辛亥革命的发生,是量变到质变的历史必然。1911年的清政府风雨飘摇,3月27日发生广州黄花岗起义,5月发生湘鄂川粤4省保路运动,革命的干柴早已在全国范围内铺就。武汉城头的那声枪响,最终点燃了辛亥革命的熊熊烈火。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黄小同

摆脱沉重的思想束缚,提出以民主共和的政治制度代替君主专制,勇气何其可嘉,难度可想而知。孙中山第一次举起民主共和的大旗,并最终推翻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件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海鹏

二十世纪中国三大历史巨变,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之间,有着历史的延续性。当今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为实现无数革命先烈梦寐以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晓秋

猜你喜欢

民主主义共和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共和都市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镜管理法
我的共和国
共和思想的内在价值的文献综述
论《星期评论》从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轨
从反对派到执政党——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匈牙利公民联盟的发展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华侨民主主义与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