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奋进
2011-12-23孙长青
◎ 文/本刊记者 孙长青
青海省委书记强卫说:西部大开发战略,是西部发展史上最大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是中华民族振兴史上的旷世伟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成功实践。没有西部大开发,就不会有青海大跨越、大发展;就不会有青海政通人和、繁荣稳定。
谈起西部大开发10年来青海的巨大变化,青海省委书记强卫认为,过去的10年是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持续时间最长、发展质量最好的10年;是投资力度最大、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的10年;是社会事业发展最快、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10年;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最大、成效显著的10年;是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10年;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10年。
在充分肯定青海10年西部大开发成绩的同时,强卫强调指出:随着东部率先、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战略的实施,青海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不但未缩小,反而呈继续拉大之势。2009年,青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9年的全国第24位降至28位;农牧民人均收入由25位降至29位,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4.9%。青海仍是全国甚至西部最落后的地区之一,贫困落后仍然是最大的省情,发展不足仍然是最大的现实。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制约着青海社会经济发展呢?本刊记者请有关专家梳理出以下主要因素和发展短板——
生态环境脆弱
据青海省发改委西部开发处处长胡军介绍,青海地处高寒,四季无夏,常年冻土区占较大比例,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近几十年来,由于气候变暖、连年干旱,加之过度开垦放牧、不合理的人为经济活动和人们重治理轻预防,又缺乏治理的科学方法和资金等原因,使三江源地区大面积草场退化、水土大量流失,荒漠化日趋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不断加剧。目前,冰川、雪山逐年萎缩,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干涸;受威胁的生物物种占总类的20%以上,远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全省荒漠化面积达1447.5万公顷,占总面积的20.1%,而且每年以 13.3万公顷的速度递增。据悉,全省因荒漠化每年造成损失达6亿多元。实施生态保护、退牧还草,刻不容缓……
封闭的地理环境与较差的区位条件
青海省发改委西部开发处王丽娜说,青海高原远离海岸线,远离我国主要的经济发展中心和发达地区,由于地质、地貌等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交通通达性差,大部分农牧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海拔高,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现仍处于半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如此封闭的地理环境与较差的区位条件对青海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是十分巨大的。既无运输之便,无口岸,无舟楫之利,运输成本大幅度上升,又远离市场中心,信息不畅通,加之基础设施落后,利用外资难度大。
缺乏人才、技术和资金
据华中农业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青海省人才奇缺,还面临流失的问题,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缺乏更为严重。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分布不合理,为数不多的高层次人才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市的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县及县以下人才数量偏少。专业人才中,高级人才也相对较少。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和优秀企业家流失比较严重,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曾出现了“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现象;加之人才队伍基础不够雄厚,大专院校和在校学生人数也相对较低,大学毕业生“回乡率”低。还有思想观念有一定的差距,人才管理体制不完善。人才短缺和相对闲置的问题并存,现有人才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同时,缺乏具有新观念、新思维、有综合策划运作能力的企业家。
对于发展资金匮乏,青海省省委书记强卫直言不讳:“10年来,青海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为3861亿元,比宁夏少投入近千亿元,不及江苏2009年一年投入的八分之一和广东一年的四分之一。”
社会发育程度低
青海省地广人稀,高海拔、交通欠发达,个别地方还处于半封闭原始状态,人口结构大多数为农牧人口,尤其是占全省总人口46.3%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面积98%的民族自治地区,农牧民长期从事传统农牧业生产,人口受教育的程度远远低于东部,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较多,普遍缺乏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
面对诸多制约因素和发展瓶颈,青海省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大力引进人才、技术、资金,在社会稳定、改善民生、生态保护、循环经济、文化产业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