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学界要为建设广西民族文化强区作贡献
——广西壮学学会、《壮学丛书》编委会学习贯彻六中全会决定和自治区党委常委扩大会精神

2011-12-23

广西民族研究 2011年4期
关键词:壮族丛书自治区

黄 铮

壮学界要为建设广西民族文化强区作贡献
——广西壮学学会、《壮学丛书》编委会学习贯彻六中全会决定和自治区党委常委扩大会精神

黄 铮

广西壮学学会、《壮学丛书》编委会11月3日在南宁召开学习座谈会。与会壮学研究专家学者紧密联系学会和《壮学丛书》编撰出版工作的实际,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学习自治区党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受到巨大的鼓舞。大家决心以更加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做好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发展、创新的工作,以更多高品质的壮学研究成果,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广西民族文化强区作出贡献。《壮学丛书》总主编、广西壮学学会终身名誉会长、自治区人民政府原副主席张声震研究员出席学习座谈会并作了主旨宣讲。

六中全会决定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大家认为,这是对中国共产党为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所作的不懈努力的高度总结。大家谈到,要推动和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传承与创新的过程。没有传承,就谈不上创新;没有创新,也不可能有真正的传承。传承是为了创新,创新的基础在传承。大家谈到,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于2000年批准了以原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张声震研究员为代表的一批壮学专家的倡议,拨款支持编撰《壮学丛书》。其第一阶段共50个项目出书110卷的计划,已连续得到自治区三届政府领导拨款支持。目前全部编撰出版计划已接近完成。其中已经出版和即将出版的8卷本《壮族么经布洛陀影印译注》、8卷本《壮族鸡卜经影印译注》、12卷本《壮族师公经书影印译注》、7卷本《壮族土司资料集成》、4卷本《广西壮语地名全集》、3卷本《壮族民歌古籍集成》、2卷本《古壮字大字典》以及历史名人《岑毓英集》、《冯敏昌集》、《郑献甫集》等,属于壮族传统古籍整理和资料编撰方面的文化产品。3卷本《壮族文学发展史》、5卷本《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壮族文明起源研究》、《壮族歌墟研究》、《壮族铜鼓研究》、《壮族稻作农业史》、《壮侗民族建筑文化研究》、《壮族嘹歌研究》等,则是对壮族传统典籍和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形成的文化产品。大家谈到,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支持下《壮学丛书》已经推出和即将推出的这一系列文化产品,总结和传承了壮族传统文化,为创新发展新时期的广西民族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广西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成果。

与会壮学专家通过学习认识到,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努力生产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文化产品,实现我们国家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另一方面,又要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努力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并通过吸纳和借鉴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促进和提升我们的文化事业。大家联系广西壮学学会和丛书编委会学术活动的实际,体会特别深刻。近年来,广西壮学学会、《壮学丛书》编委会及其战略合作伙伴壮学之家,采取了多种途径来推进对外文化交流:邀请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印度这些与壮族有同源民族关系的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学者,来广西参加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田阳布洛陀文化论坛,向他们推介壮学研究成果;编辑出版《中国壮族》、《壮族麽经布洛陀介绍》等英文版书籍用于对外宣传和交流;与东南亚学者合作进行“壮族泰族传统文化比较”等课题的研究;组织壮学专家赴东南亚进行“东南亚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等专题学术考察等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既把壮学研究成果推向东南亚,扩大了中国民族文化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又借鉴到了东南亚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和促进了自身的研究。通过学术交流,架起了一座广西各族人民与东南亚人民友好交往的桥梁。

六中全会决定强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必须加快培养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高层次的领军人物和专业文化工作者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要造就一批人民喜爱、有国际影响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与会壮学专家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西壮学研究成果不断推出,研究队伍不断成长壮大的过程,深感这一论断的正确和重要。广西壮学界多年来依托科研院所和大专学校,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资深科研人员的传、帮、带作用。支持中青年科研人员主持重大课题,领衔重点项目。鼓励科研人员参加各种调研活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经过长期的努力,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分明、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壮学研究队伍。现在,在广西壮学界,不仅有一批五、六十岁左右的资深专家在发挥着科研方面领军人物的作用,一批由四十岁上下的博士、硕士为主组成的中青年骨干队伍也已经独当一面,成为科研第一线的中坚力量。还有一批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正崭露头角。而七十岁以上的老专家发挥余热,继续承担科研任务也并不鲜见,其中包括像张声震研究员、范宏贵教授这样80多岁高龄的壮学大师级人物。这样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壮学队伍的形成,使广西壮学界人才辈出,成果卓著,令学术界刮目相看,印证了六中全会决定关于“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健”的重要论断。

参加学习座谈会的壮学专家在学习六中全会决定的同时,结合学习了自治区党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自治区党委强调指出:“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民族文化强区、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枢纽以及中国文化走向东盟的主力省区”。大家认为,自治区党委提出的这个目标定位非常准确、非常重要。是自治区党委根据六中全会精神,是新的历史时期在文化方面提出的行动纲领,是广西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广西壮学界作为广西文化战线的一支重要队伍,应积极行动起来,为实现自治区党委提出的这一目标作贡献。为此,《壮学丛书》编委会和广西壮学学会在学习座谈会上提出了近期工作计划:

一是圆满完成《壮学丛书》原定编撰出版计划。按原定计划,至2012年底,《壮学丛书》应完成第一阶段的全部编撰出版计划,共出书50种110卷。目前尚未完成的主要是一些多卷本的重点项目,其中包括8卷本的专著《壮族通史》这样的拳头产品。编委会将与课题承担人一起,采取各种措施,确保这些课题如期完成,以便向自治区党委、政府和人民大众交出一批高质量的民族文化产品。

二是着手提出一批新的的研究课题,继续编撰出版新的《壮学丛书》系列课题。一方面,壮族传统文化资源极为丰富,需要深入研究课题还有很多。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新世纪新时期,民族问题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着优化基础研究,强化现实性、应用性和对策性研究的原则,要有针对性的开展民族团结、边疆稳定、文化安全等方面的对策性研究。壮学研究是长期的事业,决不是几十个研究课题就能做完的。要继续发挥由《壮学丛书》编委会和广西壮学学会经过多年努力组织起来的这支志同道合、团结协作、能攻坚克难的高素质的研究队伍的作用,在政府的主导下,在公共财政的支持下,继续推出一批重要的壮族古籍整理成果和研究专著。用人民群众欢迎的高品质的民族文化产品为广西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

三是开好一年一度的田阳县布洛陀文化学术研讨会。布洛陀是壮族的人文始祖。田阳县敢壮山是布洛陀圣山。由广西壮学学会、《壮学丛书》编委会及其合作伙伴广西壮学文化传承发展公司联合田阳县共同主办的布洛陀文化学术研讨会已经开过3次,很有成效。基于布洛陀文化源远流长,《布洛陀经诗》内函丰富,博大精深,有待进一步发掘研究。经与田阳县商定,自2012年起,每年在田阳举办百色市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的同时,召开规模不等的布洛陀文化学术研讨会。通过常态化的研讨活动,拓展和深化布洛陀文化研究,弘扬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布洛陀民俗文化节”节庆水平,打造壮族布洛陀文化品牌。

四是进一步扩大对外文化学术交流。继续加强与东南亚民族问题研究机构、团体以及与壮族有同源关系的东南亚民族的联系和交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利用网络平台,促进双方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发挥壮学界在广西与东南亚国家和人民友好交往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向东南亚宣传广西的民族文化和文明成果,促进广西文化走向东南亚,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五是加快“壮学之家”网站的建设,使之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坚强阵地。广西壮学文化传承发展公司作为广西壮学学会与《壮学丛书》编委会的合作伙伴,正在筹办“壮学之家”网站。要加快进度,早日建成投入运营。担负起大力宣传壮族历史文化,宣传壮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介壮学研究成果和壮族名人,密切壮族与国内外同源民族和兄弟民族的关系,促进祖国各民族大家庭紧密团结的任务。

六是尽快成立广西“壮欢”山歌总会,大力弘扬广西“歌海”文化。“壮欢”(山歌)是广西壮族民间喜闻乐见的演唱形式。为使“壮欢”山歌来自民间,回归民间,在活跃农村文化,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广西壮学学会将拓展学会工作,由内设的“壮欢”专业委员会与壮学之家及有关方面合作,于11月成立广西“壮欢”山歌总会,并逐步向各县乡村基层延伸。通过经常性的活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弘扬“歌海”文化,用贴近群众、健康向上的民间文艺形式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七是统筹规划,落实壮学学会“十二五”规划,增强使命感,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注重实效,多出精品,全面推进学会工作,繁荣与发展壮学研究,以丰硕的研究成果,为实现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建设广西民族文化强区”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广西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广西壮学学会顾问、《壮学丛书》常务副总编)

〔责任编辑:覃彩銮〕

猜你喜欢

壮族丛书自治区
自治区方志办、自治区档案馆工作座谈会召开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人梯书库”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Cat’s book》
走进神奇的汉特-曼西自治区
壮族山歌
《社会组织培训教材丛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