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从“海囤”到“合余”
2011-12-23刘伟
□刘伟
学会从“海囤”到“合余”
□刘伟
在过去的2010年中,“涨”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年度汉字。从“豆”你玩、“蒜”你狠到“糖”高宗,一路“涨声响起来”。面对高涨的物价,以海量囤货防通胀为目的的“海囤”一族应时而生。“海囤族”的出现是个别涨价风波引发的,又和普遍的涨价预期分不开。
“海囤”现象得一分为二地看,“海囤”背后大多是一本心酸帐,普通百姓谁愿意囤积过多的生活必需品,很多货品难以储存,最终就像以前相声里说的“不涨价、光长毛”了,所以“海囤”既可能享受到有限的未雨绸缪的好处,同时又必须承担财货两空的风险。群众又不是专家,对市场没有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预估,他们朴素的观念和行为背后完全是出于生计的考量。在这个角度上,“海囤族”本无可厚非。但“海囤族”同时又可能不自觉充当了助力的角色。他们盲目的通胀预期往往比通胀本身还有害,这样通胀就成了哲学上讲的“自我实现的预言”,从囤后防涨、到囤后盼涨,再到囤后助涨,最终受害的还是消费者自己。
治理“海囤”,首先还是要回到防“涨”上来。防“涨”并不是说完全抑制涨价,由于近年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资源价格的上涨,在一个相对较合理区间内,特别是一些农产品价格上涨是正常的现象。我们要预防的是,由于热钱炒作、由于中间商的定价垄断、由于某些制度上的不完善造成农产品投机行为对消费者利益的侵害。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涨价风波背后的实质,“除了工资不涨,什么都涨”也许一语道破天机,收入水平跑不赢CPI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怎样利用收入分配改革增加居民收入是摆在我们党和政府面前重要的民生和民心工程。
其次,治理“海囤”要用好政府“看得见的手”,用政策防通胀、用监督促稳定,消费者的“海囤”毕竟有限,怕只怕一些投资者借机炒作,囤积居奇,这一部分资金才是真正风险所在。而在政府调控的同时也要做好信息的及时公开。要让真相跑赢谣言,政府就要拿出行动、就要善于宣传,就要用群众的信任感代替市场的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