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好不过平常心

2011-12-23刘福奎

中华魂 2011年10期
关键词:物欲平常心名利

文/刘福奎

最好不过平常心

文/刘福奎

前不久,笔者问一位乡镇党委书记对党委换届有什么想法时,他说自己没有时间考虑,一直忙于访贫问苦、组织群众抗旱浇麦田返青水。临近换届,这位乡镇领导想的不是个人今后的 “政治仕途”, 而是全乡的发展和群众的疾苦,实乃可敬!

应该说,党委换届工作开展以来,绝大部分党员领导干部都能够坚守岗位,以平常心看待个人的进退留转,但也有极个别人暴露出 “多动症”: 找上级说情,找同级支持,找下级拉票,等等。为何出现这种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个别干部名利心太重。其实,人活在世上,无论贫富贵贱、穷达逆顺,都免不了要和名利打交道。时下找领导个别谈话的,相当多的是反映个人的“实际问题”,说到底是个名利问题。一些单位人际关系紧张,也往往是由名利问题引起的。过重的名利思想给人带来无穷的烦恼。由此可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对我们每一个同志都是十分必要的。

在如何正确对待名利问题上,有的同志平时也认为应该把名利看得淡些,可是一旦到了调职调级、评功评先的时候,往往是“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于是,忍不住还要去争一争,有时忍住了不去争,但心里很不平衡。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关键是要保持平常心,就是保持一种轻松平和的心态,正确地看待自己,宽容地对待别人。

人生活在社会中,自然要与他人、与社会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这就有一个以什么样的心态和方式去做人、做事的问题。一个人如果能够保持轻松平和的心态,就能不被物欲束缚住心灵、不被狭隘遮挡住视野,妥善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更好地干事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贫穷时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节操;富贵时不奢侈挥霍、不骄奢淫逸;成功时不得意忘形,继续谦虚谨慎、勤奋努力;失败时不消极颓废,依然不屈不挠、奋发进取,这就是保持了平常心。当然,保持平常心并不是要人安于现状、不求上进,而是尽量把个人的名利、荣辱、进退看得淡一些,防止这些东西干扰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也不是要人跳出 “三界”、 脱离实际,而是努力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做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事。 古人说: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就是平常心,是大胸怀、大境界。

说到这或许有人说:“道理谁都明白,可一遇到

具体问题,还是不能把握住自己。”的确,理论与实际总是有些距离。而这个距离的长短反映着我们对这个问题领悟的程度。悟之深,则悟得到做得到;悟之浅,则悟得到做不到。所以加强个人修养,是实践知行一致的重要途径。俗话说: “胸中既无半点物欲,犹如雪消炉焰冰消日;眼前自有一段空明,时见月在青天影在波。”可见,修身养性对一个人心态所起的作用是多么的至关重要。人生在世,无论是谁,都是要有所为又有所不为,有所为的是事业,有所不为的是功名利禄。首先,事业上要永远地积极进取,要总是不断地追求进步,总是渴望着取得更优异的业绩。其次,要做到不攀比。不少同志对组织张口的真实心态,有时并不是计较一职半级,也不是缺几十块钱,而是出于同他人比较后产生的挫折感、失落感、不公平感。因此,要想淡泊名利,就必须学会正确比较。要像雷锋同志那样,工作上向标准最高的同志看齐,生活上向标准最低的同志看齐。三是功名上顺其自然。不邀功、不沽名,不拿事业成就作为获得加官晋爵的筹码和阶梯,就像古人所倡导的, “只管耕耘, 莫问前程”。只要保持这样的心态,就会宁静而致远,就不会刻意地去采摘本不属于自己的“果实”,去想本来得不到的东西;就能以科学辩证的态度看人生,娴熟自如地处理各种问题。

猜你喜欢

物欲平常心名利
平常心不平常
平常心看待民法典时代的到来
修心
阎戈 名利对我没有吸引力
以平常心看婚姻
运动能够抑制物欲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
运动能够抑制物欲
平常心的艺术坚守——速写文人书画家许步书
消费主义视域下的中产阶级想象——论新都市电影的物欲狂欢与精神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