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金融火箭筒”之争
2011-12-22刘洪
刘洪(北京)
商场如战场,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许多政治家口中,不知不觉也多了些军事词汇。其中,最显眼的,无过于“巨型火箭筒”(Big Bazooka)。12月在和法国总统萨科齐会晤时,英国首相卡梅伦就建议,要应对当前欧债危机,欧盟各国应采取“巨型火箭筒”策略。
在某种程度上,卡梅伦是贩卖“火箭筒”最积极的欧洲政治家。在11月和德国总理默克尔交锋时,卡梅伦对德国“稳扎稳打”(Step By Step)的策略大不以为然,他说欧洲现在需要的是“决定性动作”(Decisive Action),他并且揶揄说,“我的德国(朋友)并不这样看,我认为火箭筒就是超级武器,不对吗?”
和卡梅伦心有戚戚的还有美国人。2008年秋天金融海啸席卷华尔街,时任美国财政部长的保尔森紧急赴国会山要求数千亿美元的拨款。他给议员们打了个比方说,美国政府应该拥有“火箭筒”的火力,“你如果口袋里只有把水枪,那就必须掏出来,但你假如有一个火箭筒,人们也相信你有,你可能就不必掏出来。”
在军事上,Bazooka一般是指肩扛式火箭筒。在两场危机中,政治家频繁将这一军事用语用来形容经济问题,在笔者看来,至少表达出三层含意,一是经济形势严峻,千钧一发;二是要应对危机,非火箭筒这样的强大火力不可;三,这属于威慑性武器,意在稳定信心,不一定真需要开火。
在这种渲染下,保尔森最终如愿以偿,虽然中间也是一波三折——众议院一度的否决让华尔街惊出一身冷战,美国国会还是批准了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救市计划。近乎天文数字般的庞大资金,按照保尔森等人的说法,让美国最终避免了金融崩溃。
反观欧洲,却似乎没有这种发射“火箭筒”的魄力。金融大鳄索罗斯就讽刺说,按照道理,欧洲同样需要“巨型火箭筒”,但事实却是“慢半拍”:欧洲人总是“带着拳头去和拿刀的人斗,然后拿起刀去和扛枪的人斗,但就是不拿出‘火箭筒”。在索罗斯看来,这种“挤牙膏”式的被动救援,是导致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的主因。
欧洲可有什么“巨型火箭筒”呢?至少在经济学家眼中,选择其实比美国人多。一,可推出更庞大的救助基金;二,不妨发行欧元债券;三,还可让欧洲央行成为“最终贷款人”。当然,不管哪种“火箭筒”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作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的德国,将不可避免地多掏钱。
但就是这个德国,不管各界百般呼吁千般敦促,就是不愿扛起这个“火箭筒”。作为对卡梅伦的回应,默克尔的发言人赛博特就说,对于“部署‘最终大型金融储备,即盎格鲁-撒克逊世界众所周知的‘火箭筒的多次呼吁”,德国很“疑虑”。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无限量的现金”。
德国真没钱吗?似乎也不是。毕竟,发行欧元债券或让欧洲央行成为“最终贷款人”,其实并不需要直接从口袋里掏钱,而只是开动印钞机。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已两次大规模开动印钞机,英国央行也是忙得不亦乐乎。盎格鲁-撒克逊世界敢为天下先,为什么欧洲大陆就不可以呢?
德国人不为所动,可能更多考虑到的是“火箭筒”的后坐力。以美国7000亿美元金融救援方案为例,即使按照保尔森的说法,计划很成功,既挽救了美国经济,而且还产生了不错的收益。但拿纳税人钱财救助贪婪的华尔街,其中夹杂的巨大风险,尤其是道德瑕疵,却一直是美国社会愤怒的焦点,难以平息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即是表现,保尔森本人声誉不佳也是事实。
这还是美国人救美国人,现在可是让德国去救其他国家。勤劳的德国人就很愤怒,凭什么要将自己的血汗钱送给懒散的南欧人?万一再把德国经济拖入火坑,怎么办?默克尔的压力,肯定非保尔森能比。于是,不管外界怎么说,德国就是紧咬原则不松口,要想获得救助,救助对象就必须先紧缩开支,遵守财政纪律。德国正好可以借此立下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