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2011-12-21史会剑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限值保护区氨氮

史会剑,蔡 燕,谢 刚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山东济南250013)

山东省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史会剑,蔡 燕,谢 刚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山东济南250013)

简要回顾了山东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建设的历程,重点分析了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特点,并对其实施绩效进行了简要评价,阐述了地方排放标准在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引导行业污染治理技术进步和环境质量改善等方面的作用,并给出了两点重要的启示。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三个转变”的历史时期,地方排放标准是综合利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环境管理的有力抓手。

水污染物;流域;综合排放标准;环境质量

1 山东省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出台的背景

从环境的角度来看,山东省情有四个特点:一是人口密度比较高;二是环境承载力比较低;三是经济总量比较大,发展速度快,但结构偏重;四是污染物排放总量比较大,高居全国前列。

省情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实行全国最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走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省的道路。鉴于此,山东省自2003年开始发布和实施严于国家的地方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截至2006年,已制定了造纸、纺织、畜禽养殖等6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其他行业执行国家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或行业标准。

地方行业排放标准的实施,走出了解决结构性污染的重要一步,但在污染物集中排放的流域,即使所有排污单位都完全达标,水体质量与地表水功能区划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1]。为此,自2006年开始,山东省又先后组织编制和发布实施了《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599-2006)[2]等4项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2 山东省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特点

2.1 实行排放标准与环境目标相衔接

为逐步解决全省的水环境问题,2002年山东省印发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目标相结合的《山东省实现水污染问题明显好转、基本解决、彻底解决阶段性目标方案》。山东省流域排放标准限值的制定,是依据解决水环境问题的“三阶段方案”,采取环境目标倒逼机制,逐步实现了排放限值与环境目标的衔接。

第一阶段,到2012年,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环境目标的实现。“明显好转”,即要重现鱼类,按照山东的经验,主要污染物COD浓度在60mg/L以下,氨氮在6mg/L以下,常见鱼类一般是可以稳定生存的。经测算,全省污染源排放限值COD、氨氮需分别控制在100mg/L和15mg/L以下(一般保护区)。

第二阶段,到2020年,基本解决水污染问题,确保实现基本现代化的环境目标。“基本解决”,即要彻底消除劣Ⅴ类,有天然径流的地表水体的所有控制断面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土著鱼类可以恢复生长。经测算,全省污染源排放限值COD、氨氮需分别控制在60mg/L和10mg/L以下(一般保护区)。

第三阶段,到2050年左右,全面实现现代化,并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彻底解决水环境问题。“彻底解决”,即要实现水环境功能区的全面达标和水系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为此,需要进一步对流域排放标准的限值进行修订加严。

每一阶段排放限值的确定,则是以主要受纳水体控制断面水质目标为控制基准[3],采用水质反演法,依据小流域环境容量测算结果,反推支流上游点源污染物的排放限值,从而实现排放标准与环境目标的衔接。

2.2 实行“分区、分级”[4]管理

南水北调流域标准、小清河流域标准、海河流域标准、半岛流域标准四个流域标准覆盖了山东全境。在同一个流域内部,按照环境容量和敏感程度不同,划分出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每个区域范围的界定则是根据污染源分布情况和河流自净能力,采用数学模型计算所得,如南水北调流域重点保护区的范围是调水干线大堤两侧15 km范围,小清河流域重点保护区的范围是小清河干线大堤两侧5 km范围。核心保护区内禁止废水直排,重点保护区COD和氨氮分别执行100mg/L和15mg/L,一般保护区COD和氨氮分别执行60mg/L和10mg/L。实行“分区、分级”管理,既确保了水质目标的实现,又充分利用了河流自净能力,减少企业治污压力,有利于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

2.3 分阶段加严,逐步取消行业排污特权 [6]

山东省利用8年时间,分4个阶段,逐步实现了从行业排放标准到流域综合排放标准的过渡。第一阶段,对应地方行业排放标准的第一时段,仅比国家标准略微加严一点,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第二阶段,较大幅度加严标准,如草浆造纸外排废水COD由加严为300mg/L,此时,规模较大、工艺技术装备较先进的企业具备达标排放的能力,达标无望的企业主动选择结构调整;第三阶段,出台流域综合排放标准,流域标准第一时段与行业排放标准第三时段相衔接,实现了行业排放标准与流域综合排放标准的对接;第四阶段,根据各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环境质量改善的紧迫性和行业技术进步状况,实现排放标准与环境目标挂钩,并取消行业差别。南水北调沿线自2006年3月1日起,小清河及省辖海河流域自2009年7月1日起,半岛流域自2010年1月1日起,流域内所有企业全部执行统一的排放要求,高消耗、高污染行业排放特权已成为历史。

3 山东省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绩效

3.1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水环境改善明显

山东省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呈现出明显的倒“U”型曲线特征。1998—2002年水质的改善主要归功于当时采用行政手段关闭一批规模小、污染重的企业,但同时带来的经济、社会压力也是比较大的;自2003年开始,由于地方标准特别是流域标准的实施,水环境改善的幅度更加明显。在GDP增幅平均为14.2%的前提下,省控断面主要污染物COD浓度以年均19.5%的幅度改善,全省59条省控河流已经有58条恢复了鱼类生存,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同步共赢。

图1 1983—2008年水环境质量与GDP总量变化情况

3.2 有力的推进了“转方式、调结构”的进程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明显。2008年,全省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由2005年的77万t减少至67.86万t,同比削减了11.9%,减排幅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排污强度减小。2005—2008年,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由14.8 t降至10.6 t,下降28.4%;平均万元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由3.8 kg降至1.5 kg,下降60.5%;平均万元工业增加值氨氮排放量0.9 kg降至0.1 kg,下降88.9%。第三,结构性污染得到初步缓解,产业结构趋于优化。2008年,造纸行业COD排放量占工业COD排放总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56%减少至31%;化工行业氨氮排放量占工业氨氮排放总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54%减少至31%。与此同时,通过对2002—2008年山东制造业30个细类分析显示,饮料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5个门类在30个细类中的排名下降幅度较大,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两个行业排名上升幅度较大。

3.3 推动了行业污染治理技术进步和环保瓶颈的突破 [6]

地方标准的实施大大推进了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据全省自动在线监控数据分析显示,目前直排水体的省控重点污染源COD平均排放浓度为50.5mg/L,氨氮排放浓度为4.8mg/L,其中70%的企业年均COD排放浓度低于60mg/L,67%的企业年均排放浓度低于5mg/L,大大低于目前执行的COD100mg/L、氨氮15mg/L的标准(一般保护区)。在污染最为严重的造纸行业,也出现了一批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如以麦草为原料进行制浆造纸的泉林纸业集团出水COD可达30mg/L左右,中冶银河纸业出水可达50mg/L左右。山东省环科院研发的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出水COD也可稳定达到60mg/L以下,吨水处理费用在2~3.5元左右。

4 两点启示

4.1 地方排放标准的制定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相衔接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要求,各地区要根据环境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人口数量以及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将区域经济规划和环境保护目标有机结合起来[5~6]。要按照“四区”的特点实施不同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战略。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实际上就是落实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具体要求,为制定区域环境政策奠定了基础。

地方排放标准的制定,应当建立在深刻理解经济、社会发展内在要求的基础上,标准的阶段划分、时限设置,标准值的设定,应当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相适应,也就是要实现“同步”。

4.2 特定区域要确立环境优先意识,以可预见的标准引导转方式、调结构

制定地方排放标准,应当综合考虑环境效益、社会需求以及技术、经济可行性。但在环境承载力低的区域,要建立环境优先的机制,从严制定标准,逐步取消行业排污特权,这样,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才能内在化,环境容量这个稀缺的社会公共资源的使用和分配才能更加公平合理。科学实施积极的环保措施,不仅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是推动“两高”行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手段。

对于仍然存在的不适应先进生产力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既不能采取安于现状、保护落后的态度,也不能脱离实际地简单化地加以排斥,搞“一刀切”,而要立足实际,以逐步加严的标准[6]引导上述企业加以改造、改进和提高,逐步使它们向先进适用的生产方式转变,以可预见的政策和标准引导转方式、调结构,常可具有四两拨动千斤之效。

[1]王洪臣,陈珺,谢晓慧.让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在行业改革发展中归位[J]. 环境经济,2007,42(6):58-60.

[2]谢刚,贾洪玉,武周虎,等.DB37/599-2006山东省南水北调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S].

[3]孟伟,王海燕,王业耀.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研究——控制单元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与削减技术评估[J].环境科学研究,2007,20(4):1-8.

[4]孟伟,张楠,张远,等.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研究——控制单元的总量控制[J],环境科学研究,2007,20(4):1-8.

[5]司蔚.我国水污染排放标准评析[J].环境监测管理技术,2010,22(4):7-9.

[6]谢刚,史会剑,谢锋,等.山东省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绩效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5):129-131.

The Integrated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 in River Basin of Shandong Province

Shi Huijian, Cai Yan, Xie Gang
(Shandong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Jinan Shandong 250013)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ed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ng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 system in Shandong Province.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grated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 in river basin were analyzed and its implementing performances were valuated in brief.Also it elaborated the effect of regional discharge standard on promoting transform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way and guiding industrial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improvement,and two important enlightenments were shown.In the era of practicing scientific view on development and advancing the three transformations,regional discharge standard is an effective means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with synthetically law,economy,technology and necessary administrative methods.

water pollution; river basin; integrated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 environment quality

X652

A

1008-813(2011)03-0001-04

10.3969/j.issn.1008-813X.2011.03.001

2011-05-11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水质综合改善方案及支撑技术与示范(2009ZX07210-07-04)

史会剑(1979—),男,山东临沂人,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现主要从事环境标准与政策、规划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限值保护区氨氮
悬浮物对水质氨氮测定的影响
改进型T-S模糊神经网络的出水氨氮预测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辽宁省辽河流域石油炼制排放限值的制定
氧化絮凝技术处理高盐高氨氮废水的实验研究
如何保护好兴隆山保护区内的马麝
中美炼钢行业污染物排放限值研究
间位芳纶生产废水氨氮的强化处理及工程实践
蓄电池SOC限值下的微电网协调控制策略研究